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我对附红细胞体病的一些认识,简单认识:,1928年首次报道鼠的附红细胞体病。,1950年确定猪的黄疸性的贫血是由附红细胞体所引起的。,我国于1972年在江苏省发现该病。,2000年我国北方数省、市发生该病。,2001年夏季南方又爆发流行。,过去认为是一种原虫,曾称为“类边虫病”。,又称为“猪红皮病”。,病原:,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不同动物得病命名也不同:牛的温氏附红体、绵羊的绵羊附红体、猪的猪附红体和小附红体、鼠的球状附红体、猫的猫附红体、狗的彼来克洛波夫附红体。,其中猪附红体和绵羊附红体致病力较强。,猪感染最严重。,小附红体是猪附红细胞的未成熟阶段和前体。,认为吸血节肢动物是该病原体的主要传播媒介。,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宿主有鼠类、绵羊、山羊、牛、猪、狗、猫、鸟类、骆马和人等。其中以隐性感染居多,其中猪和绵羊的附红细胞体致病力最强。在动物血液中发现附红细胞体,不代表动物本身就会发生附红细胞体病。,2、传染源: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健康猪和附红细胞体之间是保持一种平衡。,3、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报道的有接触性传播、血源性传播、垂直传播和媒介昆虫传播等四种方式。,4、流行特点:在我国发病有季节性,主要见于温暖炎热的夏秋季节,每年的6-9月份多发,冬季发病少见。,5、发病的诱因:许多应激条件,都内促进和导致本病的爆发流行,特别是在猪免疫机能收到抑制时,更容易发生本病。如:管理应激、慢性传染病、营养不良、机体中毒引起免疫抑制、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传染病等。,发病机理:,1、大量的虫体附着于红细胞膜上,使膜的变形性和可塑性消失,膜凹陷,通透性改变,形成空洞,红细胞体积增大,脆性增高。当这些红细胞通过网状巨噬内皮系统时,破裂产生血管内溶血。溶血后释放出大量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又释放出血红素,大量的血红素在巨噬细胞、网织内皮细胞及肝脏细胞作用下,转换为胆红素,大量的胆红素,造成黄疸。(胆红素(英文:Bilirubin)是胆色素的一种,它是胆汁中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它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代谢产物,有毒性,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但也有抗氧化剂功能,可以抑制亚油酸和磷脂的氧化。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由于机体贫血、黄疸、发热,刺激机体造血器官,尤其后期,补偿性红细胞迅速增生,网状红细胞增多,并发巨红细胞症,红细胞大小不均,多染细胞增多,有核红细胞出现。这可能是临床上出现贫血的原因。(附红细胞体主要寄生于骨髓及外周血液中,在骨髓中浓度最大。),发病机理:,2、附红细胞体进入机体后,引起机体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猪附红细胞体通过糖酵解消耗血糖,同时产生大量乳糖。猪附红细胞体急性感染可导致严重的低血糖症和酸中毒,致微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血液中大量红细胞渗出而形成较大的出血斑。,猪附红细胞体使红细胞膜抗原发生改变,被自身免疫系统视为异物导致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猪附红细胞体急性感染可导致严重血液凝固障碍引起出血。,发病机理:,3、猪附红细胞体感染致使猪红细胞被大量破坏,导致免疫抑制,同时有贫血和呼吸困难。,临床症状:,总体:感染后,多数呈隐性经过,受应激因素刺激可出现临床症状。猪常以“红皮”为特征,仔细观察可见毛孔处有点状的微细红色点状斑,尤以耳部、肩胛部、臀部等处皮肤明显。以后出现贫血和黄染。,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母猪在进入产房或分娩后3-4天出现临床症状。急性期母猪表现厌食、发热,体温高达42,乳房或外阴的水肿可持续1-3天。母猪产奶量下降,缺乏母性或不正常。临床症状持续整个产期,很难与产科病相区分。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时,以及饲养管理不到位等都会加重本病。母猪也可能出现繁殖障碍,表现受胎率低,不发情,流产、产弱仔。贫血母猪所产仔猪,即使未感染,也表现贫血,生长缓慢,易于发病。,临床症状:,断奶仔猪,特别是被阉割后几周的仔猪易被感染,急性期表现发热,体温达42,食欲不振,精神萎顿,贫血,黏膜苍白,有时有黄疸,背腰及四肢末梢淤血,特别是耳廓边缘发绀,耳廓边缘的浅至暗红色是特征性症状。持续感染病例耳廓边缘甚至大部分耳廓可能会发生坏死。急性感染后存活的猪生长缓慢,并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再次感染。,育肥猪感染时皮肤潮红,仔细观察可见毛孔处有针尖大小的微细红斑,尤以耳部皮肤明显,体温高达40以上,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成年猪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而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病后症状重剧,死亡率高。一旦有继发病和混合感染,损失更加严重。,临床症状:,特征性症状:1、一般拒食3天后体温才上升,而其他病一般是体温先升高后才废食;2、该病首先是耳部整个变为紫红色,至病后期紫红色或红色而变为“红皮猪”;3、同栏中个体大的猪先发病,而个体小的则后发病,且多能耐过。,我个人的理解:,发热;出血点(斑);贫血;黄疸。,病理变化:,主要病理变化为溶血性贫血与黄染,血液凝固不良,有的病例血液淡薄如水样而不凝固。,全身肌肉、皮下组织水肿和弥漫性黄染,黏膜、浆膜苍白、黄染。全身淋巴结肿大、潮红、黄染。脾脏肿大,表面有一层假膜,呈暗红色或黄色,边缘不齐,有的有梗死灶或针尖大出血点。喉头黏膜、气管外浆膜、心包浆膜、肺浆膜、胸腔浆膜、胃浆膜、肠浆膜黄染。胸腔、腹腔和心包积液,液体发黄。肺水肿、淤血、出血,实质肉变、无弹性。心内外膜有出血点,心肌变性。胃黏膜黄染,有散在的出血斑。消化道内有程度不同的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肝有脂肪变性,实质性炎性变化和坏死,肿大、质脆、多汁、出血、黄染,表面有黄色条纹或灰白色坏死灶。胆囊肿胀,大小不一,充盈胆汁,有的病例胆汁粘稠,有时可见结石样物质。肾脏肿大,外观发白,有出血点,肾盂水肿,质地脆弱,外观黄染。膀胱黏膜有少数出血点。脾肿大黄染被膜有结节,结构模糊。胸腹下及四肢内侧有紫红色斑点。脑组织充血、出血、水肿,脑脊髓液增多。,预防与治疗:,预防:1、加强饲养管理。,2、严格消毒。,3、切断传播途径。,4、定期用药物。,治疗:贝尼尔(血虫净、三氮脒)、四环素、长效土霉素、九一四(新砷凡钠明)等。,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