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9/9/4,#,老子八章,老子八章,1,老子简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人称为老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老子简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2,出自,老子,的成语,根深蒂固 祸福相依 鸡犬相闻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宠辱不惊,出生入死 大器晚成 大巧若拙 地久天长,功成身退 金玉满堂,老死不相往来 目迷五色,安居乐业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无中生有 虚怀若谷,小国寡民 涣然冰释 知足常乐 芸芸众生 功,遂身,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自知之明 治大国,如烹小鲜,哀兵必胜 不可名状,出自老子的成语,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河上公注:“上善之人,如水之性。”,(,老子道德经章句,),几:接近、相似。地:低卑的意思。渊:深静的意思。与:予,指和别人相交。政,:有,行政的意思。尤:过失。,译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无论何地,他认为最好的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他与世无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黄、青、赤、白、黑。五音:宫、商、角、徵、羽。五味:酸、甜、苦、辣、咸。爽:伤也。驰骋:马纵横奔跑。畋:猎取飞禽走兽。心发狂:心浮放荡。行妨:伤害行为。为腹不为目:王弼注:“为腹者以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即以物养己,但求恬淡安饱,而不以物役己追逐声色之娱。去彼:指舍弃“为目”的生活。取此:指摄取“为腹”的生活。,译文:,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5,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道德经,第十五章),“道”是指善行老子之道的人。容:形容、形象。“豫兮”引申为迟疑谨慎的意思。冬涉川:冬天涉水过河,怕冷、战栗、小心翼翼不敢贸然下水。犹:与“豫”一样,也指一种野兽。若畏四邻:形容不敢冒贸行动。俨兮:形容态度恭谨端凝。涣兮其若凌释:河冰消融,顺水下流。敦:淳厚朴质;朴,:意为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旷:空豁。浊:水浊、浊水。孰:谁。盈:满。不欲盈:不求盈满。,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zhng,。,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枉,:屈、弯曲,。敝,:凋敝,。抱,一:抱,守。一,即道。此意为守道,。式,:法式,范式,。见,:音,xin,,同现,。明,:彰明,。伐,:夸。,委曲反能保全,,,屈就反能伸展;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新生;,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逞己见,所以能明理;,不自以为是,,所以能得到彰,显,;,不自己夸耀,,所以能成就大功;,不,自负,所以能得到敬重。,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可以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在是能够达到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企,:一本作“支”,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跨,:跃、越过,阔步而行,。赘,形:多余的形体,因饱食而使身上长出多余的肉。,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牢稳;,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8,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道德经,第二十七章),1,、撤迹: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2,、善言:指善于采用不言之教,。,3,、瑕谪:过失、缺点、疵病,。,4,、数:计算,。,5,、筹策:古时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6,、关,楗,jin,:,栓梢。古代家户里的门有关,即栓;有楗,即梢,是木制的,。,7,、绳约:绳索。约,指用绳捆物,。,8,、袭明:内藏智慧聪明。袭,覆盖之意,。,9,、资:取资、借鉴的,意思。,10,、要妙:精要玄妙,深远奥秘,。,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第三十三章),1,、强:刚强、果决,。,2,、强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3,、死而不亡:身虽死而“道”犹存。,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1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1,、信言:真实可信的话,。,2,、善者:言语行为善良的人,。,3,、辩:巧辩、能说会道,。,4,、博:广博、渊博,。,5,、圣人不积:有道的人不自私,没有占有的欲望,。,6,、既以为人已愈有: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用来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7,、多:与“少”相对,此处意为“丰富”,。,8,、利而不害:使在万物得到好处而不伤害万物,。,9,、圣人之道:圣人的行为准则,。,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自己懂得多,,,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11,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道德经,第三章),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12,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