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章、两汉文论,两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高峰,汉人雄强的国力创造了特色鲜明的学术文化。汉代文论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两汉文论在先秦文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理论自觉性、系统性及表达方式都有很大进展,为后世文论的繁荣打下了基础。,第一节、两汉文论概述,两汉文论是两汉思想文化和学术背景下展开的,两汉思想文化和文学特色及发展走向,制约着两汉文论的基本特色及历史走向。汉初黄老之学、西汉中期之后“独尊儒术”,东汉的谶纬迷信和反迷信思想斗争、今古经学思潮,都对汉代文论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一节主要谈以下几问题:,一、两汉思想文化概况,二、汉代思想文化对文论的影响,三、汉代文论的主要成就,一、两汉文化概况,汉代的思想文化主要是围着生产关系而展开的,面临着如何何巩固政权和社会现实问题,具有强大的实用性。汉代思想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汉初的重黄老之学、汉代中期“独尊儒学”、东汉的“谶纬神学”。,“黄老之学”,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史记,乐毅列传赞,称其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安期生等。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上述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文景之治”。东汉时黄老之学与谶纬迷信相结合,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原始道教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自从汉代史迁史记中体现了“黄老”并称一词后,以后历代相因,直至今天,人们 往往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认识:黄老之学就是道家说(或新道家学说),而道家(或新道家)学说 也就等同于黄老之学。对此种流行的观点,本人颇不以为然。当然,所谓“老”,本属道家 无疑,而“黄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常言道;有比较才能鉴别。下面我们就先对“黄”、“老”来进行一下比较。,先看“老”。老,就是老子,以老子为其主要代表的道家学派,在先秦诸子中,是以其 本体论思想而见长的。道家最高的哲学概念,既不是天,也不是上帝、鬼神,而是其哲学理 念上的“道”,在老子的学说中,“道”既是“万物之母”,同时又是宇宙的最高原则,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本体论思想。,“老子的最大发明便是消除了殷周以来人格精神天之至上的权威,而建立了一个超绝 时空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这个本体,他勉强给它一个名字叫“道”,又叫“太一”。老子发明了本体的观念,是中国思想史上所从来没有的,老子对于殷周传统思想的确是起了一个天大的革命。”,郭沫若青铜时代,再看所谓“黄”,体现黄学思想的著作就是黄帝四经(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这在学术界已为定论。就本体论而言,黄帝四经同老子一样,它也是把“道”看成是宇宙的最高本 体,该书之道原篇对“道”的理论进行了全面阐发,其中对“道”是这样论述的:恒先之初,迥同大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知其形。天地阴阳,四时日月,星辰云气,规行侥重,戴根之徒,皆取生。,显然,在黄帝四经中,也同样是把“道”看成是宇宙的本体,万事万物赖之发生和成长。然而,再看一下黄帝四经的政治伦理思想,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在这方面,黄帝四经与老子思想产生了严重分歧。,在黄帝四经中,明显体现了一种对儒法思想的吸收。如该书之中就有“道生法”的 言论,认为只有“抱法知度,天下可一”,“居则有法,动作循明,其事若易成”。这明明是对法家思想的吸收。又如,儒家强调重民;保民,民本思想突出。在黄帝四经中,这种倾向也是十分明显的。,通过以上简单比较可以看出,黄帝四经中已经抛弃了老子社会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而以积极的政治态度谋求于世,在社会政治观上,走向了与老子完全不同的道路。,“独尊儒学”,修养生息的政策使经济得到发展,但“无为而治”的思想和政策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出于政权巩固和经济的原因,在思想上必须树立适合专制统治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氏的文学理论思想皆源于此。,谶纬神学,谶是一种宗教性的神秘预言,又称谶语,以之预测吉凶,因通常配有图,故又叫图谶。古人多 用於政治斗争中,如秦始皇晚年,卢生奏 录图书 说:“亡秦者胡”。又有“始皇帝死而地分”、“今年祖龙死”等谶语。纬是相对於经而言,指用图谶等神秘含意解释儒家经典,又称为“纬书”,如纬书孝经援神契 说孔子即已预言刘邦当皇帝。实际上,谶纬神学 是古代的具有宗教神学色彩的政治宣传心理学,以此 为谋求权力者或 登上权力宝座的统治者大造舆论,从而收服具有传统天命观的民众,证明其权力的合理 性。谶纬神学在西汉末年的哀、平之际大兴,在王莽 与刘秀的推波助澜之下,到东汉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 思想。本来,董仲舒以神秘的阴阳五行学说附会儒家经 义,提出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使儒家学说宗教 化。儒生与方士的结合造成了汉代社会浓郁的宗教气 氛,这样的社会环境给神仙方士创立宗教提供了方 便。道教发生於东汉不是偶然的,与谶纬神学的流行 分不开,并得到其启示,如受纬书对孔子神化的启示,早期道教逐渐装扮老子,终至以老子为道教教主太上老君。後世道教也曾大量造作和利用图谶,如魏 晋南北朝时“老君应治,李弘应出”的谶。唐代道教徒为李渊创业而制作的“桃李谣”等即属此类。,儒学与谶纬之学的结合,必然趋于式微。谶纬迷信的流行,必然导致反谶纬迷信思想的产生,王充、桓谭等即是反谶纬、疾虚妄的思想家。特别是王充,他从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出发,猛烈抨击了谶纬迷信思想,并提出了一系列文学思想。,汉代思想文化的这种发展状况,构成了汉代文学理论的思想文化背景。,二、汉代思想文化对文论的影响,汉初道家思想与文论。汉初政治上推行道家思想,文学思想受其影响,也主要反映道家观点。如刘安的,淮南子,论美丑云:“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求丑则不得丑,求丑则有丑矣。”这种对美丑的看法体现了道家法天贵真,随顺自然的思想。司马迁虽生活于武帝时期,但其文艺思想未受儒学独尊的限制,他对屈原的评论及著名的“发愤著书”说,都不能归于儒家文论范畴,而与汉初不拘一格的文学思想一致。,汉代经学与文论。汉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与经学密切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受经学影响。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政策,确立儒学统治思想。将儒家经籍诗、书、易、礼、春秋尊为“五经”,并由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广泛传播儒家思想。由此而兴起一门训解或解释儒家经典著作的学问,即“经学”,在以后的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经学”一直流传,并对历代的思想艺术产生了广泛 影响。分为重“微言大义”的今文经学和注重名物训诂的古文经学。论文受其影响有两个方面:其一,经学促进了文论的发展。如“诗无达诂”和扬雄的文论思想。其二,经学的繁荣,对儒家经书的阐释,也带动了文学学阐释学的发展和文论的发展。,三、汉代文论的主要成就,汉代文论较先秦文论相比,有了进一步深化。首先,出现了专门性的文论形态。其次,从论述范围看,汉人所论大大超过先秦人所论。先秦文论主要是诗论,且数量有限,汉人所论有诗论、文论和赋论,所涉及诗歌本质、功用以及诗歌发展与社会政治关系、创作动力。其三是汉代理论家的自觉性也大大超过先秦。其四,汉代的文学观念较先秦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汉代文学文学批评主要中在三个方面:,诗经,、,楚辞,和汉赋。,其一,对诗经的研究。汉代经学的兴盛,使诗经地位大大提高,诗经研究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诗大序是汉代诗经研究最有理论价值的诗学论文,后来我们专章再谈。,班固汉书,艺文志,:“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班固继承了“诗言志”传统,又有所发展。认为诗是“哀乐之心感”的产物,即“情”的产物。这一点切近诗歌的本质。,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对诗的研究。郑玄的诗论主要体现在诗谱序中,有如下向个方面论述:其一,论诗歌功能;其二,诗是情与志的表现。其三是论诗歌的发展。其四是论诗歌的创作方法。,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评论屈原及其作品是汉代文学批评的一个热点。,其中刘安对屈原及其作品评价很高。,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蝉蜕浊秽之中,浮游 尘埃之外,嚼然泥而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也。,两汉之交,儒家思想的独尊,使人们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发生的变化。班固在离骚赞序中说:“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群小,国将危亡,忠诚之情,怀不能已,故作离骚。”,在离骚序:“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竟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沈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班固对屈原忠于楚国,作辞讽谏的精神是肯定的,同情屈原忠信见疑、遭谗的被逐的不幸遭遇。认为屈原遭谗的原因是“露才扬己”都是不公正的,后来王逸给予指正,我们专章再谈。,对汉赋的评论。汉赋是汉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如葛洪西京杂记曾记载一段司马相如的赋论:“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于外也。”,扬雄早年热衷于赋作,总结出赋的“丽”“则”“淫”的标标准,说明“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第二节、董仲舒的文论思想,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广川人(今河北枣强人),汉景帝时博士,主要著作有,举贤良对策,、,春秋繁露,等。董氏在政治上以“春秋大一统”思想为本,提倡“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从此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并对儒学进行神学化改造,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人格化的神,“君权神受”等等。他的文论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天人感应说;论诗歌的内容和功用;诗无达诂。,一、天人感应与文学创作,“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是董氏的神学化哲学观,他认为人的意志是“天”授,天所生。他在,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中说:,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故曰受,由天之号也。为人主也,道莫明省身之天,如天出之也。使其出也,答天之出四时而必忠其受也,是可生可杀,而不可使为乱。故曰:“非道不行,非法不言。”此之谓也。,董氏的理论认为统治者统治的先验性实为荒谬,但作为研究天人之际的哲学,给文学理论启发很大。人生于自然,不可避免地要与自然发生种种关系。自然作用于人,必然使人产生种种反应,人的很多感情都与自然的关系中的产生的。正是基于这点,董氏理论才在文论史上有片席之地。如我国文论强调“物感”说。后世的陆机“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刘勰“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创作发生的物我感应说与董氏的理论并行不悖,天人感应说实际上构成了我国古代文学创作论的理论依据。“几千年来,天人合一、天人相通、天人感应,实际上是中国历代艺术家所遵循的一个根本原则。”(李泽厚中国美学史),二、论诗歌内容和功用,诗,作为儒经这一,董氏高度重视。,春秋繁露,玉杯,云:“诗道志,故长于质。”“诗言志”之志是诗人之志向或感情,而“诗道志”之志主要是指儒家的道德礼义。董氏将“诗言志”的志狭隘化为儒家道德礼义,从而强化了诗以礼、德为内容的要求。而诗的教化在于“美刺”方面。,举贤良对策,云:,至于宣王,思昔先王之德,兴滞补弊,明文、武之功业,周道粲然复兴,诗人美之而作,及到周室之衰,其卿大夫缓于议而急于利,亡推让之风,而有争田之讼,故诗人疾而刺之。,三、“诗无达诂”,“诗无达诂”是董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