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第11页 / 共39页
第12页 / 共39页
第13页 / 共39页
第14页 / 共39页
第15页 / 共39页
第16页 / 共39页
第17页 / 共39页
第18页 / 共3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8章 货币政策调控,第一节,货币政策及其目标,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时滞,回目录,至下章,第8章 货币政策调控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1,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回本章,至下节,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2,货币政策有三大构成要素,即: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目标。,3.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1.含义:,2.构成要素:,图示 货币政策三要素及其关系,货币政策有三大构成要素,即:货币政策工具;,3,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货币政策目标内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亦称货币政策目标,它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而达到的最终宏观经济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基本上不外乎下列四种类型:,单一目标型,即稳定币值,双重目标型,即稳定币值和发展经济,三重目标型,即前两个目标加上国际收支平衡,四重目标型,即前三个目标加上充分就业,*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一个因国家不同而有所差别,因时期不同而不一致、因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的问题。,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货币政策目标内容:*,4,图表西方七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变化一览表(二战以后),图表西方七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变化一览表(二战以后),5,(1)稳定币值。,即稳定货币的价值,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本身并没有价值,这样稳定币值就成了稳定货币购买力的简称。,(2)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3)充分就业。,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即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4)平衡国际收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2.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1)稳定币值。即稳定货币的价值,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6,*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货币政策的诸目标之间既矛盾又统一。只有因势利导,慎重选择,才能把握全局。,3.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 *货币政策的诸目标,7,*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该具有如下四个特征:,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1.中介指标的涵义及其标准:,*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8,回本章,至下节,*优点:,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力较强,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系紧密,可以明确地区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不足:,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公众和商业银行的行为也会影响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存在有一定的时滞。,2.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缺点,*优点:*不足:2.货币供给,9,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回本章,至下节,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0,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个,也称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1.涵义,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比率来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11,效果表现:,对所有存款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通常称它是一帖力度大、反应快的“烈药”。,局限性:,对经济的震动太大,不宜轻易采用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的工具;,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存款的影响大小不一致。,2.效果和局限性,效果表现:对所有存款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12,按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增加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率;,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3.我国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方法,按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3.我国完善法定存款,13,1.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及其作用,涵义:,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再贴现政策是国外央行最早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融资;货币政策告示;宏观间接调控;激励商业信用票据化;,加速资金周转。,再贴现政策,1.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及其作用涵义: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14,优点:,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通过再贴现率的变动影响货币供给量、短期利率以及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金,达到中央银行既调节货币总量又调节信贷结构的政策意向。,缺点:,难以真正反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向;可能导致再贴现贷款规模甚至货币供给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波动;调整频繁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预期。,2.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优点: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通过再贴现率的,15,观念上的转变。,必须大力宣传票据贴现及再贴现知识,努力创造适宜于票据贴现、再贴现业务的社会氛围和环境。,体制上的完善。,加快发展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票据市场;适当扩大再贴现的对象和范围。,运用上的配套。,再贴现要与超额准备金的管理相结合;再贴现要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相配合;逐步实现银行商业化经营和利率的市场化;建立企业信誉评级和信誉档案等制度等,对于完善和运用再贴现政策都是非常必要的。,3.我国拓展再贴现政策的思路,观念上的转变。必须大力宣传票据贴现及再贴现知识,努力创造适宜,16,1.公开市场业务的涵义及其特点,涵义:,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特点:,公开性;灵活性;主动性;直接性。,公开市场业务,1.公开市场业务的涵义及其特点涵义: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17,图示 公开市场业务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图示 公开市场业务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18,优越性:,主动权在中央银行,可以经常性、连续性地操作,并具有较强的弹性;操作可灵活安排可以用较小规模进行微调,不致于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促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结合和配合使用。,局限性:,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作背景;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2.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优越性:2.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19,构建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注重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运用;,注重与国债发行和交易相配合;,注重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注重与外汇市场的操作相配合。,3.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完善,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构建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3.我国,20,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1.消费者信用控制,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指中央银行对有关有价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21,3.不动产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投机。,指中央银行对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规定较低贴现利率或放款利率的一种管理措施。,3.不动产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 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22,回本章,至下节,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直接信用工具,2.间接信用指导,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和金融检查等办法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实施间接指导。,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直接信用工具2.间接信用指导指中,23,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时滞,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二、,货币政策时滞,回本章,至下节,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时滞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24,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现实操作开始,到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涵义,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25,图示 对货币政策传导主要路径的横向描述,图示 对货币政策传导主要路径的横向描述,2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1.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现代经济学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是从凯恩斯开始的。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发挥作用: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即流通性偏好;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即投资利率弹性的途径。,其具体思路是:货币供给相对于需求而突然增加后,首先产生的影响是使利率下降,然后又促成投资增加。如果消费倾向为已知量,则通过乘数作用,又可促使国民所得增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1.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7,上述表达式中,,M,s,表示货币供给量,,I,表示利率,,I,表示投资,,P,表示物价,,y,表示收入。,上述传导机制很可能因以下两个因素而被堵塞:,“流动性陷阱”的出现;,投资的利率弹性非常低。,但是,这种增加是随不同条件而发生变化的。因此,在作进一步分析时,还应考虑一些复杂因素。,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表述如下:,上述表达式中,Ms表示货币供给量,I,28,q,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按照托宾的定义:,托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上述表达式中,,M,s,表示货币供给量,,I,表示投资,,P,s,表示股票价格,,y,表示收入。,2.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q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托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29,上述表达式中,,V,为金融资产的价值,,为财务困难的可能性,,为耐用消费品的支出,其他符号含义同前。,米什金,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米什金描述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为:,上述表达式中,V为金融资产的价值,为,30,弗里德曼及其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较为直接和迅速,并不像凯恩斯学派认为的那样间接和迂回。两者可用以下模式区别。,凯恩斯学派的一般模式:,货币学派的一般模式:,3.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弗里德曼及其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较为直接和迅速,并,31,上述表达式中,,A,为金融资产,,为消费,,P,为价格,代表可能存在但还未被揭示的过程,其他符号含义同前。,货币学派认为,从短期来看,货币数量的变化是决定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的主要因素,或者说,货币数量变化是决定经济变动的主要因素。而从长期来看,货币增长率的变化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化,不会对实际产量发生影响。,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述表达式中,A为金融资产,为消费,32,不同学派不同学者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中,基本公认的有:货币数量增加后,对金融市场的利率会产生影响,同时对股票价格或债券价格也会产生影响;利率或股票价格、债券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企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