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2016,年高考一轮复习,课程标准,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考点一、两极格局的形成,考纲要求,考情分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015,年全国,2,卷文综第,35,题,四川文综第,12,题,北京文综第,41,题;,2014,年北京文综第,23,题,福建文综第,23,题,山东文综第,23,题,四川文综第,7,题等均有考查,属于高考命题重点,备考时要关注,“,冷战,”,的背景、含义、表现及影响。,知识点一,从盟友到对手,1,历史背景,(1),二战后期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2,最初信号:,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3,开始标志:,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知识回顾,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_,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北约,”,“,华约,”,杜鲁门主义,知识点二,美苏,“,冷战,”,1,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2,表现,3.,影响:两大,集团对峙的局面出现,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军事政治,(1),积极作用:有利于缓解世界的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有实力打世界大战的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消极影响:打上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的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擅自划分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埋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了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何认识两极格局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重点探究,知识点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德国分裂,(1),二战后,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2)1949,年,在美苏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建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朝鲜战争,(1),爆发:,1950,年。,(2),过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3,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73,年,被迫撤出。,4,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出现,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出导弹。,思维升华:,“,冷战,”,是二战后美国推行的全球霸权战略,导致部分国家分裂和国际局势紧张,说明了霸权主义是地区冲突、局势动荡不安的根源,因此只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才能建立持久、和谐、共同繁荣的世界。,核心突破,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三者之间的关系,1,区别,(1),所谓雅尔塔体系,简而言之就是美、英、苏三国首脑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2),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主导),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主要形式是,冷战,)为特点的格局。,(3),“,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2,联系,(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2),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3),一般说来,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1,(,2015,四川文综,12,)图,2,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A,冷战格局的扩展,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美苏的直接对抗,D,联合国势力的扩张,考与练,【,考点,】,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朝鲜战争(朝鲜分裂),【,解析,】,题干中的,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显示的朝鲜战争的情况,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局部战争,是冷战格局的扩展,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经济复苏的经济措施,与朝鲜战争无关,故,B,项错误;在朝鲜战争中苏联并没有直接参战,故,C,项错误;朝鲜战争与联合国势力的扩张之间没有联系,故,D,项错误。,【,答案,】,A,2,(,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瓦解,【,解析,】,各国的根本利益是维护本国利益,不会出现趋同,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下以冷战为主,世界局势虽然紧张,但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不是以军事冲突的加剧为主要趋势,故,B,项错误;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到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等事件,体现的是美苏两国实力的较量,故,C,项正确;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紧张对抗和缓和交替出现,敌对意识的淡化不是贯穿两极格局确立与解体的主线,故,D,项错误。,C,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区别和实质,(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3),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典例,1,如果你研究国际关系史,翻阅,1947,到,1948,年的旧报刊寻找史料,映入你眼帘最多的,“,关键词,”,应该是,(,),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铁幕演说、越南战争,D,朝鲜战争、杜鲁门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记忆历史问题的能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于,1949,年,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分别爆发于,1950,年、,1961,年,故选,A,。,A,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D,缓和与受援国社会矛盾,解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的组成部分,而,“,冷战,”,的目的则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B,北约,华约,时间,1949,年,1955,年,地点,华盛顿,华沙,目的,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稳定东欧,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性质,军事政治集团,军事政治集团,主导国,美国,苏联,影响,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为,加剧了,“,冷战,”,的程度,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要点,3,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1,(,2014,年上海单科,26,),“,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这段文字出自,A,华沙条约,B,北大西洋公约,C,联合国家宣言,D,凡尔赛和约,华约,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可以判定为,北大西洋公约,,故,B,项正确。,B,2.,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解析:分析材料,,“,条约,”,应指,“,华沙条约,”,,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本题选,C,项。,A,项指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B,项是雅尔塔体系的影响;,D,项是杜鲁门主义的影响。,C,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为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正确。二战后期,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2.,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错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3.,“,冷战,”,等于没有战争。,错误。,“,冷战,”,是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世界上没有战争。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推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4.,国际格局就是国际局势。,错误。国际格局和国际局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趋于平衡,势均力敌时,就会形成一种新的国际格局;而国际局势则是一种政治形势,国际间的任何事件都可能导致国际局势的转化,但不一定会导致国际格局的变化。,易错盘点,1.,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在于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美苏战时合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法西斯,战后对抗是为了维护战后本国的国家利益。,2.,“,冷战,”,政策是指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同时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3.,“,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是美国国家实力、国家性质及国家利益的体现,是美国对外扩张的表现。,史论要点,4.,马歇尔计划决不仅是一项紧急援助计划,实际上是通过经济手段达到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5.,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6.,朝鲜战争后,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越南战争导致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上赶上了美国。,考纲,课程标准,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考点二、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思考:,20,世纪,60,80,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走向联合的欧洲,(,欧共体的形成,),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的兴起,),4,、,中国的振兴,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欧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2,、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的需要,),3,、思想渊源:,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心理认同感,),4,、关键因素:,法德宿敌的和解,(1950,年法国舒曼计划,),一、走向联合的欧洲,(,欧洲共同体,),(,根本原因,),(,一,),背景,:,依据材料,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材料一:,过去西欧发展经济的许多重要原料和市场都从殖民地获取。战后,殖民地先后独立,这些渠道大大缩小或被堵塞,这使西欧各国认识到国家壁垒需要打破。,材料二:,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