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精品课件,*,*,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精品课件,结构施工图识读,结构施工图识读,1.1,结构施工图的主要内容,(,1,)结构设计说明,(,2,)结构布置平面图,1,)基础平面及大样图,2,)楼层柱梁板结构平面图,(,3,)构件详图,1,)楼梯结构详图,2,)节点大样图,常用构件代号,规定:将构件的名称用代号表示。,表示方法:用构件名称的汉语拼音字母中的第一字母表示。,如:,独基,DJ,条基,TJ,框架柱,KZ,梁上柱,LZ,构造柱,GZ,地梁,DL,主梁,K,L,次梁,L,悬挑梁,X,L,1.1结构施工图的主要内容常用构件代号,1.2,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图的表示方法有三种:,一、详图法,。,它通过平、立、剖面图将各构件(梁、柱、墙等)的结构尺寸、配筋规格等“逼真”地表示出来。用详图法绘图的工作量非常大。,二、梁柱表法,。,它采用表格填写方法将结构构件的结构尺寸和配筋规格用数字符号表达。此法比“详图法”要简单方便得多,手工绘图时,深受设计人员的欢迎。其不足之处是:同类构件的许多数据需多次填写,,容易出现错漏,图纸数量多。,三、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以下简称“平法”)。,它把结构构件的截面型式、尺寸及所配钢筋规格在构件的平面位置用数字和符号直接表示,再与相应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和梁、柱、墙等构件的“构造通用图及说明”配合使用。平法的优点是图面简洁、清楚、直观性强,图纸数量少,设计和施工人员都很欢迎。,详见图集,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2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1.3,结构施工图识读的正确方法是,:,先看结构设计说明;再读基础平面图、基础结构详图;然后读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最后读构件详图、钢筋详图和钢筋表。各种图样之间不是孤立的,应互相联系进行阅读。,1.3结构施工图识读的正确方法是:,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知识,2.1,、钢筋混凝土构件和详图,1),钢筋混凝土构件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2),混凝土,抗压强度,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用,C,来表示,目前设计中一般垫层,C15,,砖混主体,C25,,框架主体,C30,。,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容易受拉而断裂。,3),钢筋受拉强度高,根据钢筋等级不同而分为不同强度。,4),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部用钢筋混凝土构件承重的结构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钢筋的受拉强度。,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知识2.1、钢筋混凝土构件和详图,1,)受力筋 构件中承受拉应力和压应力的钢筋。用于梁、板、柱等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中。,2,)箍筋 构件中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剪应力),并固定纵向钢筋的,位置。,3,)架立筋 与梁内受力筋、箍筋一起构成钢筋的骨架。,4,)分布筋 与板内受力筋一起构成钢筋的骨架,垂直于受力筋。,钢筋的保护层 :为了使钢筋在构件中不被锈蚀,加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在各种构件中的受力筋外面,必须要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这层混凝土就被称为保护层。,架立筋,分布筋,受力筋,箍筋,受力筋,受力筋,箍筋,2.2,、,钢筋的名称和作用,梁,板,柱,1)受力筋 构件中承受拉应力和压应力的钢筋。用于,2.3,、钢筋的弯钩,1,)标准的半圆弯钩:一个弯钩需增加长度为,6.25d,。,例如:直径为,20,的钢筋弯钩长度为,6.25 x 20=125mm,一般取,130mm,。,2,)箍筋弯钩: 箍筋分为封闭式、开口式、抗扭式三种。,封闭式和开口式箍筋的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同半圆弯钩一样取,5d,。抗扭,式箍筋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按设计确定,一般取,10d,。,钢筋弯钩形式如下图:,2.4,、,钢筋的表示方法,4.25d,3.5d,5d,直角弯钩,在板上皮,在板下皮,封闭式,箍筋,开口式,箍筋,抗扭式,箍筋,10d,6.25d,3d,3.5d,半圆弯钩,2.3、钢筋的弯钩2.4、钢筋的表示方法4.25d3.5d5,2.5,、,标,注法,1)标注钢筋的根数和直径,n,d,钢筋的直径,(mm),钢筋等级直径符号,钢筋的根数,如:,2,),标注钢筋的种类、直径和相邻钢筋的中心距离,d s,钢筋等级直径符号,钢筋的直径,(mm),相邻钢筋的中心距离(,mm),相等中心距离符号,如:,6 200,4,20,2.5、标注法 钢筋的直径 (mm) 钢筋等级直径符号 钢,冷轧扭钢筋,t,冷轧带肋钢筋,(,R,),冷轧扭钢筋t冷轧带肋钢筋(R ),结构施工图识图课件,3.,基础平面图与基础详图,基础是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埋于地下,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传递给基础,.,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形式相应地决定基础的形式。如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为砖墙承重,就采用墙下条形基础;独立柱基础作为柱子的基础。,基础图表示建筑物室内地面以下基础部分的平面布置及详细构造,.,通常用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表示。,基础详图主要表明基础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形状、大小、材料及基础埋深等。通常用断面图表示,并与基础平面图中被剖切的相应代号及剖切符号一致。,3.基础平面图与基础详图基础是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建筑,符号一致,符号一致,3,钢筋平法施工图的识读,平面整体表示法,,是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一次整体直接地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并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形成一套表达顺序与施工一致且利于施工质量检查的结构设计。,按平法设计绘制的施工图,一般由,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构成,且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直接表示了各构件的尺寸、配筋和所选用的标准构造详图。,3 钢筋平法施工图的识读,3.1,柱的平法识读,3.1柱的平法识读,3.2,梁的平法识读,梁平法施工图是在梁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梁配筋图。,7.2.1,、平面注写方式,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见图,7.2.1,。,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用原位标注。使用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3.2梁的平法识读梁平法施工图是在梁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采,结构施工图识图课件,集中标注,集中标注可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集中标注的内容,包括五项必注值和一项选注值。,五项必注值包括:梁编号、梁截面尺寸、梁箍筋、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一项选注值为梁顶面标高高差。,1,、梁编号,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几项组成。注:(,A,)为一端悬挑,(,B,)为两端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例,KL2,(,2A,)表示第,2,号框架梁,,2,跨,一端悬挑;,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集中标注集中标注可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集中标注的内容,,2、梁截面尺寸。等截面梁用bh表示;加腋梁用bh、yc1yc2表示(其中c1为长,c2为高);悬挑梁当根部和端部不同时,同bh1/h2表示(其中h1为根部高,h2为端部高)。,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箍筋肢数写在括号内。箍筋加密区长度按相应抗震等级的标准构造详图采用。,例,10100/200(2)表示级钢筋、直径10mm、加密区间距100mm、非加密区间距200mm,均为双肢箍;,2、梁截面尺寸。等截面梁用bh表示;加腋梁用bh、yc1,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所注规格及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例,2,22用于双肢箍;2,22+(4,12)用于6肢箍,其中2,22为通长筋,4,12为架立筋。,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例,2,14;3,18表示梁的上部配置2,14的通长筋,下部配置3,18的通长筋。,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须配置符合规范规定的纵向构造钢筋。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例G4,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12的纵向构造钢筋,两侧各配置2,12。,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打头,接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例N6,18,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18的受扭纵向钢筋,两侧各配置3,18。,当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不再重复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但此时受扭纵向钢筋应满足规范对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要求。,6、梁顶面标高高差此项为选注值。当梁顶面标高不同于结构层楼面标高时,需要将梁顶面标高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注写在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高于楼面为正值,低于楼面为负值。,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原位标注,原位标注的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1、梁支座上部纵筋,原位标注的梁支座上部纵筋应为包括集中标注的通长筋在内的所有钢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且角部纵筋写在前面。,例6,25 4/2表示支座上部纵筋共两排,上排4,25,下排2,25;,2,25+2,22表示支座上部纵筋共四根一排放置,其中角部2,25,中间2,22;,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否则,须在两边分别标注,见图7.2.27.2.3。,原位标注原位标注的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结构施工图识图课件,3.3,板的平法识读,7.4.1,、板的平面表示方法,(一)坐标方向的规定,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方向,从下至上为,Y,方向;,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转折;,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方向,径向为,Y,方向。,(二)板块集中标注,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为:板块编号、板厚、 贯通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对于普通楼面,两向均以一跨为一块板;对于密肋楼盖,两向主梁(框架梁)均以一跨为一块板(非主梁密肋不计)。所有板块应逐一编号,相同编号的板块可择其一做集中标注,其它仅注写置于圆圈内的板编号,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3.3板的平法识读7.4.1、板的平面表示方法,2,、板厚,板厚注写为,h=,(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当设计已在图注中统一注明板厚时,此项可不注。,3,、贯通纵筋,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当板块上部不设贯通纵筋时则不注),,并以,B,代表下部,,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与上部;,X,向贯通筋以,X,打头,,Y,向贯通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筋配置相同时则以,X&Y,打头。当为单向板时,另一向贯通筋的分布筋可不必注写,而在图中统一注明。,当在某些板内(例如在延伸悬挑板,YXB,,或纯悬挑板,XB,的下部)配置有构造钢筋时,则,X,向以,Xc,,,Y,向以,Yc,打头注写。,4,、板面标高高差,板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且有高差时注,无高差时不注。,5,、有关说明,同一编号板块的类型、板厚和贯通纵筋均应相同,但板面标高、跨度、平面形状以及板支座上部的非贯通纵筋可以不同,如同一编号板块的平面形状可为矩形、多边形及其它形状等。,2、板厚,板平法集中标注图,LB1,表示,1,号楼板,板厚,120mm,,板下部配置的贯通纵筋,X,向为,10150,,,Y,向为,10100,;板上部未配置贯通纵筋。,板平法集中标注图LB1表示1号楼板,板厚120mm,板下部配,例,2,:延伸悬挑板平法标注见图。,延伸悬挑板平法标法,YXB1,表示延伸悬挑板的编号,,h=150/100,表示板的根部厚度为,150mm,,板的端部厚度为,100mm,,下部构造钢筋,X,方向为,8150,,,Y,方向为,8200,,上部,X,方向为,8150,,,Y,方向按,1,号筋布置。,结构施工图识图课件,例,3,:纯悬挑板平法,标注见图,例3:纯悬挑板平法标注见图,(三)板支座原位标注,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当在梁悬挑部位单独配置时,则在原位表达)。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或梁悬挑部位),垂直于板支座(梁或墙)绘制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实线(当该筋通长设置在悬挑板或短跨板上部时,实线段应画至对边或贯通短跨),以该线段代表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并在线段上方注写钢筋编号(如、等)、配筋值、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注写在括号内,且当为一跨时可不注),以及是否横向布置到梁的悬挑端。,例如:(,)为横向布置的跨数,(,A,)为横向布置的跨数及一端的悬挑部位,(B),为横向布置的跨数及两端的悬挑部位。,(三)板支座原位标注,1,、非悬挑板的平法原位标注,图中表示,2,号钢筋,,8150,表示直径为圆,8,的钢筋,间距为,150mm,,(,2,)表示连续布置的跨数为两跨,,900,、,1000,表示自梁支座中线向跨内延伸的长度,两边对称延伸时,另一侧可不标注(如轴线的,2,号筋)。,1、非悬挑板的平法原位标注图中表示2号钢筋,8150表示,2,、一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注:,2A,表示板支座负筋连续布置到一端悬挑部位。,2、一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注:2A表示板支座负筋连续布置,3,、两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法,注:,2B,表示支座负筋连续布置到两端悬挑部位。,3、两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法注:2B表示支座负筋连续布置到,4,、支座单边平法原位标注,注:板负筋尺寸,1000,表示自支座中线到跨内延伸的长度。,4、支座单边平法原位标注注:板负筋尺寸1000表示自支座中线,(四)隔一布一筋方式,当板的上部已配置有贯通纵筋,但需增配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时,应结合已配置的同向贯通纵筋的直径与间距采取“隔一布一”方式配置。,“隔一布一”方式,为非贯通纵筋的标注间距与贯通纵筋相同,两者组合后的实际间距为各自标注间距的,1/2,。当设定贯通纵筋为纵筋总截面面积的,50%,时,两种钢筋应取相同直径;当设定贯通纵筋大于或小于总截面面积的,50%,时,两种钢筋则取不同直径。,1,、直径相同情况,例,1,:板上部已配置贯通纵筋,12250,,该跨同向配置的上部支座非贯通纵筋为,12250,,表示在该支座上部设置的纵筋实际为,12125,,其中,1/2,为贯通纵筋,,1/2,为非贯通纵筋。,2,、直径不同情况,例,2,:板上部已配置贯通纵筋,10250,,该跨同向配置的上部支座非贯通纵筋为,12250,,表示在该支座上部设置的纵筋实际为(,110+112,),/250,,实际间距为,125mm,。,(四)隔一布一筋方式,板的平法标注和传统标注比较,板的传统标柱,注:未注明分布筋间距为,8250,温度筋为,8200,板的平法标注和传统标注比较板的传统标柱注:未注明分布筋间距为,板的平法标注,注:未注明分布筋间距为,8250,温度筋为,8200,板的平法标注注:未注明分布筋间距为8250温度筋为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