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第11页 / 共15页
第12页 / 共15页
第13页 / 共15页
第14页 / 共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YOUZI DESIGN,隋朝以前人才选拔的方式方法,1.,早期国家的人才选拔,夏商时代,官员选拔带有浓厚的氏族部落统治特色,官员主要有部落首领担任。,西周时期,将夏商选官方式方法制度化,上升为分封制与宗法制,推行世卿与世禄。,1.,早期国家的人才选拔,世族和世袭制度是西周统治的核心内容,世卿制度与氏族集团互为表里,世卿(嗣卿),是指在天子或诸侯之下的世族,世袭地拥有卿的地位,并且掌有政权的人,贵族的官职和采邑也互为表里,官既是“世官”,禄也就是“世禄”了,1.,早期国家的人才选拔,分藩建卫与国野统治。把氏族组织扩大为政治组织,氏族组织变成国家机关。依照血缘的亲疏远近分成许多等级。,1.,早期国家的人才选拔,宗法制是世卿、世官的继承法,也是继统法。分藩建卫与国野统治。,1.,早期国家的人才选拔,春秋战国士人阶层的活跃,。,军功,辟田,2.,秦朝的选官,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直接由皇帝任免。,3.,汉朝的察举与征辟,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3.,汉朝的察举与征辟,察举和征辟,这两种方式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东汉时期,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4.,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东汉政权瓦解后,大姓名士构成了各个割据政权的骨干。三国政权的上层统治者多出自新老名士,他们构成了魏晋士族的社会基础。,4.,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级。士族以外的地主称为庶族。士族形成于汉魏之际,西晋得到巩固,东晋时达到鼎盛,南朝时逐渐衰落。,4.,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司马氏依靠士族夺得政权,建国后与士族分享权利,社会上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士族制度确立以后,地主阶级严格区分为士族和庶族两个阶层。士族很快暴露出奢侈残暴的腐朽性。从司马炎到士族官僚,竞相荒淫奢侈,造成政治日趋败坏,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4.,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东晋南朝前期,门阀士族特别注重郡望、婚姻和流品,严格区分门第的尊卑,在高门大姓与寒门庶族之间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壁垒。士族的社会地位,不因政治地位的升降受到影响。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享有特权。,4.,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南北士族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东晋,一百多年间的朝政由王、谢等几家南渡士族轮流执掌,一直维系着士族代表人物与司马氏“共天下”的格局。政治上,士族凭借资历和门第垄断清官要职。朝廷明文规定,士族子弟,20,岁即可出仕,庶族子弟,30,岁方可为官。经济上,士族不仅按照官职可享有占田和荫客特权,而且四处求田问舍,霸占山林川泽,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4.,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为了维护特权,士族过分夸大士族庶族之间的差异,他们不屑于担任那些事务繁琐、升迁机会较少的官职,也不愿带兵打仗,更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甚至连坐都不愿与庶族同席。东晋末年以后,士族在奢侈腐化中开始走向衰落,庶族代之而起。,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