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第11页 / 共29页
第12页 / 共29页
第13页 / 共29页
第14页 / 共29页
第15页 / 共29页
第16页 / 共29页
第17页 / 共29页
第18页 / 共2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1,第一节 诞生与确立,一 孕育期(史前史),古罗马时代:贺拉斯、维吉尔、塔西陀、郎吉弩斯等人,罗马作家与希腊文学之间的传承关系和风格差异。,第一节 诞生与确立一 孕育期(史前史),2,昆提利安(约3595),演说术原理,比较了西塞罗和狄摩西尼的演说风格:,“我以为这两位演说家在许多方面是类似的。他们在说理判断、谋篇布局、造境立意诸方面都有很高的天赋。但说到风格,却并不相同。狄摩西尼论点集中,绝不旁涉,西塞罗文笔恣肆,往往从远处娓娓道来;狄摩西尼简短扼要,仿佛一支轻剑,机警峭拔,西塞罗洋洋洒洒,仿佛一根短棒,沉着透辟;前者的演说一字不可减,后者的演说一字不可增;前者典雅秀美,后者自然清新。我以为西塞罗是全心全意模仿希腊作家,他又狄摩西尼雄辩的说服力,有柏拉图滔滔不绝的流畅,还有伊索克拉底动人心魄的魅力。”,昆提利安(约3595)演说术原理比较了西塞罗和狄摩西尼,3,孕育期,中世纪:但丁论俗语,按语言之不同把欧洲文学分为北、南、东三部分,并加以对照比较。,文艺复兴后:欧洲文学整体观念的形成,伏尔泰论史诗(1727)首先提出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欧洲各民族史诗的意见。,孕育期中世纪:但丁论俗语,4,伏尔泰论史诗(1727),难道没有为所有民族共同接受的关于鉴赏趣味的准则吗?毫无疑问,这样的准则是有很多的。自从文艺复兴以来,荷马、德谟斯梯尼(即狄摩西尼)、维吉尔、西塞罗等在某种程度上已将所有的欧洲人联合起来置于他们的支配之下,并为所有各民族创造了一个统一的文艺共和国。但是在这个共同的领域中,各国引进了各自特殊的欣赏趣味。,伏尔泰论史诗(1727)难道没有为所有民族,5,莱辛(德,1729-1781),汉堡剧评用比较的方法讨论欧洲戏剧的一部杰作,比较哈姆莱特中的鬼魂和塞迷拉密斯中的鬼魂:,伏尔泰的鬼魂只是一部艺术机器,它只是为情节而存在,我们对它丝毫不感兴趣。莎士比亚的鬼魂则相反,是一个真正行动的人物,我们关心它的命运,它唤起恐怖,但也唤起怜悯。,莱辛(德,1729-1781)汉堡剧评用比较的方法讨,6,歌德(1749-1832),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歌德(1749-1832)民族文学在现代,7,孕育期,浪漫主义时期:,斯达尔夫人(1766-1817)论文学、论德国,19世纪中期后,进化论和实证主义的传播,启发人们从整体性、相互关联的角度来认识欧洲各国文学的关系。,诺埃尔和拉普拉斯(法国教师):比较文学教程(1818)最早使用“比较文学”一语。,维尔曼(1790-1870):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1827-1830)、比较文学研究(1829),安贝尔:“各国比较文学史”讲座(1830),孕育期浪漫主义时期:斯达尔夫人(1766-1817)论文学,8,二、比较文学的正式诞生,19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二、比较文学的正式诞生19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9,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之一,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总体比较文学,由多种语言写成,介绍或提及欧洲主要国家及欧洲以外的许多文学;,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了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又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之一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10,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标志了比较文学的时代已经正式开始”。,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之二,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之二,1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1870年,俄国学者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举办了“总体文学”讲座;,1871年,意大利学者桑克蒂斯在那不勒斯主持“比较文学”讲座;查理谢克福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举办“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讲座;,1892年,法国学者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举办了比较文学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之三,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12,比较文学学位论文、学术专著与工具书的出现,戴克斯特: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1895年),贝茨:海涅在法国(1895年),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873-1890),贝茨:比较文学目录初稿,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之四,比较文学学位论文、学术专著与工具书的出现,13,三、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研究,三、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研究,14,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研究,布吕纳季耶,(又译“布吕纳介”,1849-1906),法国最早的比较文学学者,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引入文学史研究。,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研究布吕纳季耶,15,巴尔登斯伯格,(1871-1958,),开设比较文学讲座(1910、1919),创办法国最重要的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评论(1921),主持出版比较文学丛书,把贝茨的数目扩编成6000条(1950),著作:歌德在法国(1904);文学史研究(三卷本,1907、1910、1939);1787-1815年间法国流亡贵族中的思想动向(1925);巴尔扎克所受的外来影响(1927),主张:严格的实证方法;主张言必有据,反对牵强附会。,巴尔登斯伯格(1871-1958),16,梵第根(1871-1948),第一个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法国学派的观点。,比较文学论(1930)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法国比较文学的成就,阐述了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和历史。,主张:,把比较文学视同历史科学,注重事实联系的考证,第一次把文学研究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经过路线”,研究方法:“精细和准确的考据”,排斥审美批评和鉴赏在比较文学中的作用,梵第根(1871-1948)第一个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法国学,17,卡雷(1887-1958),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法国作家与德国幻象(1800-1940):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形象学,卡雷(1887-1958)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18,基亚(1921-),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的或民族的边缘,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基亚(1921-),19,第二节 新领域的开拓,第二节 新领域的开拓,20,一、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的成立(1954年),一、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的成立(1954年),21,二 教堂山会议(1958),韦勒克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对法国学派的批评:,法国影响研究的狭隘性,实证主义的方法,记文化帐民族主义和文化扩张主义,把美学评价(文学性)排除在比较文学之外,二 教堂山会议(1958)韦勒克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对法国,22,三、美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正式成立),背景及原因:,美国文学地位的极大提升,“新批评”思潮的影响,三、美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1960年,23,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亨利雷马克 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24,哈瑞列文(1912-1994),比较的基点,提出“文化上的相对主义”,要探讨文学的普遍规律,就应该突破欧洲中心主义,必须本着平等的精神,坚持民族文学无优劣论;越是关系疏远的民族文学越值得研究,因为若是在这样的二者之间能找到共同的东西,便更能说明问题;,超越民族背景的束缚;,主题学研究,哈瑞列文(1912-1994)比较的基点,25,奥尔德里奇(又译“艾德礼”),纯粹比较,环球文学和文化多元主义,东西方比较诗学(Comparative Poetics),奥尔德里奇(又译“艾德礼”),26,教堂山会议的意义,它是比较文学发展史的转折点。法美两国学者的争论促使他们各自检讨和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出现了双方互相吸收、取长补短的局面。,比较文学理论更趋成熟,这一学科也获得了新的动力。它面对全球各民族的文学,既可以探索国家之间的影响和联系,又可以研究它的内在价值;既可以考证和比较,又有综合评价;既重视科学性,又重视美学性;既有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又有超越学科界限的、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比较研究。,教堂山会议的意义它是比较文学发展史的转折点。法美两国学者的争,27,五 苏俄比较文学的“复苏”(20世纪50年代末),“历史类型学”,文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一致性,而且任何外来的影响都会受到当地社会条件和社会需要的制约而发生变形,所以,影响与接收都不是随意的、主观的,而是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规律的支配的。,五 苏俄比较文学的“复苏”(20世纪50年代末)“历史类型学,28,第三节 当前发展趋势,三大世界性潮流冲击下的比较文学,理论大潮,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文化研究热潮,第三节 当前发展趋势三大世界性,29,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