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目,录,三国与西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目录三国与西,1,2266,魏,蜀,吴,司马炎,西晋,司马昭,灭,(,266,),灭,(,263,),统一,(,280,),灭,(,220,-266,),(,221,-263,),(,229,-280,),2266魏 蜀 吴 司马炎 西,2,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263 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 年,司马昭之子司,3,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西晋,“,十六国,”(,先后出现),(,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东晋,(司马睿),灭,(,316,),淝水之战,(,383,),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西晋 “十,4,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课件,5,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课件,6,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4)改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西晋改“建业”为“建邺(ye)”,西晋末又改“建邺”为“建康”,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均定都建康。,(1)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东晋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2、北方人民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与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士族又称世族、势族、世家、门阀等。,司马昭,(1)为了革除落后习俗,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直接目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十六国”(先后出现),司马昭,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与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3、北方人民充实劳动资源,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3)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东魏,“,十六国,”(,先后出现),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东晋,(司马睿),淝水之战,(,383,),北魏(,439,,统一北方),西魏,宋,-,齐,-,梁,-,陈,与吴,东晋都定都于建康(今南京),故称,“,六朝,”,北齐,北周,灭,隋,581,灭,(,589,),统一,北朝,南朝,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东魏 “十六国”(,7,知识拓展,建业与建康,南京在秦代被称为“秣,(mo),陵”,东汉末年,孙权改秣陵为“建业”,意谓将在此“建帝王之大业”。西晋改“建业”为“建邺(,ye,)”,西晋末又改“建邺”为“建康”,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均定都建康。,知识拓展建业与建康,8,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课件,9,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课件,10,十六国,宋 齐 梁 陈,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隋朝,北魏,西魏,东魏,北周 北齐,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十六国宋 齐 梁 陈东汉魏西晋东晋隋朝北魏西魏 东魏北周,11,政权更迭 民族交融,政权更迭 民族交融,12,士族又称世族、势族、世家、门阀等。东晋是士族势力发展的鼎盛时期。,(1)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2)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国经济。(品官占田荫客制为士族制度提供经济保障),(3)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4)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士族,士族又称世族、势族、世家、门阀等。东晋是士族势力发展的鼎盛时,13,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与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也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14,(西汉时)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取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史记,(西汉时)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取果实和贝,15,东晋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主观,客观,1、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向南方迁移(人口南迁),2、北方人民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3、北方人民充实劳动资源,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5、南方政局稳定,社会安定,表现:农业,手工业,东晋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主观,16,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鲜卑族,他5岁即位公元490年亲政。,孝文帝从小就由冯太后抚养,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是北魏第一个系统接受汉文化儒学教育的皇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17,背景,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成为趋势,目的,(1)为了革除落后习俗,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直接目的);,(2)加强对黄河流域(中原)的控制,巩固北魏统治(根本目的),措施,(1),迁都:,把都城迁到洛阳;,(2),学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3),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4),改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5),通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6),改官制:,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7),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背景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18,政权更迭 民族交融,2、北方人民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史记,“十六国”(先后出现),5、南方政局稳定,社会安定,“十六国”(先后出现),(1)迁都:把都城迁到洛阳;,(西汉时)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取果实和贝类为食.,263 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史记,-史记,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与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4)改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史记,(4)改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229-280),政权更迭 民族交融,263 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政权更迭 民族交融,19,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课件,20,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与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2、北方人民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3、北方人民充实劳动资源,5、南方政局稳定,社会安定,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4)改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229-280),(6)改官制: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成为趋势,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成为趋势,西晋改“建业”为“建邺(ye)”,西晋末又改“建邺”为“建康”,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均定都建康。,东晋是士族势力发展的鼎盛时期。,(4)改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西晋改“建业”为“建邺(ye)”,西晋末又改“建邺”为“建康”,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均定都建康。,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1)迁都:把都城迁到洛阳;,(7)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史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与中正推举之权,,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