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8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页 / 共48页
第6页 / 共48页
第7页 / 共48页
第8页 / 共48页
第9页 / 共48页
第10页 / 共48页
第11页 / 共48页
第12页 / 共48页
第13页 / 共48页
第14页 / 共48页
第15页 / 共48页
第16页 / 共48页
第17页 / 共48页
第18页 / 共48页
第19页 / 共48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0,蜀 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 相,1,杜甫这首诗写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那么,这样如此智慧的人,又会如何教育自己的后代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诸葛亮的,诫子书,去看看吧。,杜甫这首诗写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下面,,2,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七年级语文上册,15,诫子书,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七年级语文上册15 诫子书,3,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记“夫、淫、躁”等字的读音,熟记“淫慢、节俭”等词语的字形,掌握文中的判断句式及重点古今异义词。,(,重点,),2.,理解文意,;,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重点,),3.,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素养,),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记“夫、淫、躁”等字的读音,熟记“淫慢,4,作者介绍,知识备查,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区,),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草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建兴十二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今陕西勉县西南,),。曾革新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又制造“木牛流马”,利于山地运输。有,诸葛亮集,。,作者介绍知识备查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5,背景资料,知识备查,这篇文章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一生效忠刘氏父子,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国家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诫子书,告诫儿子诸葛瞻要读书修身、静心养德。,背景资料知识备查这篇文章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6,读一读,预习检查,夫,淫,淡泊,躁,庐,遂,穷,慢,险,f,yn,dn b,zo,l,su,读一读预习检查夫淫淡泊躁庐遂穷慢险fyndn bz,7,【,宁静致远,】,预习检查,词语解释,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平稳静谧的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宁静致远】预习检查词语解释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8,整体感知,方法指导,根据语意断句读,根据语录体的特点断句读;,通过分析句式特点(如固定句式、句式短小、句式工整)断句读,通过“之乎者也矣”等语气词断句读。,断句读方法归纳,整体感知方法指导根据语意断句读,根据语录体的特点断句读;断句,9,整体感知,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诫 子 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整体感知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诫 子 书,10,整体感知,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品德高尚的人。,操守、品德。,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整体感知诫子书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品德高尚的人。操守、,11,整体感知,译,: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品行,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心,依靠节俭来培养自已的品德。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神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整体感知译: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品行,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12,整体感知,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增长才干。,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振奋精神。励,振奋。,修养性情。治,修养。,译,: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源于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整体感知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增,1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岁月。,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又怎么来得及。,疾行,指迅速逝去。,整体感知,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枯败零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等到那时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4,整体感知,结合前面的字词分析,试着解释一下文章题目的含义。,诫 子 书,劝诫、劝勉之义。,即诸葛亮写给儿子的旨在劝诫、劝勉的信。,整体感知结合前面的字词分析,试着解释一下文章题目的含义。诫,15,精读细研,1,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从哪两方面进行说明的?,观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分别从,治学和修身,两个方面进行说明的,一正一反,说服力强。,精读细研1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从哪两方面进行说明的?观,16,精读细研,2.,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向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精读细研2.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之间有什,17,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始终保持内心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精读细研,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18,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说一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精读细研,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19,上节课我们具体分析了文章内容及诸葛亮对儿子教诲的观点,那么诸葛亮自身又是如何实践的呢?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具体分析了文章内容及诸葛亮对儿子教诲的观点,20,合作探究,1.,诸葛亮希望儿子宁静、淡泊又希望最终儿子能明志致远而“接世”,如他自己当年隆中隐居不求闻达于诸侯与后来出山成为蜀国丞相,这是否矛盾?应该如何理解?,不矛盾。(,1,)“淡泊”不是弃世,“宁静”也不是慵懒。其目的在静心于学,修身养性,进而服务于社会国家,所谓致远,是因达于天下而远,因泽于后世而远。是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2,)“接世”,是在儒家文化濡染下中国古代士大夫和文人们的人生价值追求,他们入仕为官不是为了物质利益需求,而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大学,里指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合作探究1.诸葛亮希望儿子宁静、淡泊又希望最终儿子能明志致远,21,合作探究,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内到外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的有识之士成长追求的目标,,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为人的社会观念,是传统意识中个人价值的最高体现。所以诸葛亮最担心的是年少早成的儿子不“接世”,全文的劝诫以修身起,以高标准要求,“夫君子之行”,做人要做君子,处世要能“接世”,以淡泊之心,立志、为学、广才正是君子最终能够接世的途径。,合作探究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内到外的思想成为中,22,2.,请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示例一:,“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岁月蹉跎,那将于事无补。,示例二:,“非志无以成学。”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向,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为中华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合作探究,2.请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23,古今异义,合作探究,夫,君子之行,古义: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今义:丈夫,古义:操守、品德;,今义:行为,行动,古义: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今义:指环境安静,不嘈杂,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君子之,行,古今异义合作探究夫君子之行古义: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古,24,古义:增长,今义:广泛;宽广,险,古义:轻薄,今义:危险,惊险,治,古义:修养,今义:治理,古今异义,合作探究,非学无以,广,才,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增长 险,古义:轻薄 古今异义合作探究非学,25,古今异义,合作探究,古义:疾行,指迅速逝去,今义:奔驰,奔跑,古义,:,懈怠,;,今义,:,指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年与时,驰,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今异义合作探究古义:疾行,指迅速逝去 古义:懈怠;年,26,一词多义,合作探究,意与日,去,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歌,以,咏志,可,以,为师矣,静,以,修身,消失,离开,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介词,用,介词,凭借,去,以,学,夫,学,须静也,非志无以成,学,动词,学习,名词,学业,一词多义合作探究意与日去 歌以咏志,27,词类活用,合作探究,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成,形容词做名词,远大的目标,词类活用合作探究非学无以广才,28,文言句式,合作探究,倒装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宾语前置,即“以静修身,以俭养德”,文言句式合作探究倒装句:宾语前置,即“以静修身,以俭养德”,29,概括主题,课堂小结,本文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概括主题课堂小结 本文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30,学后感悟,课堂小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现实社会中充满了诱惑,我们切不可随波逐流,迷失方向,切忌追逐短视的功利而汲汲于功名富贵。它是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但对于后人也有普遍的警示作用。,学后感悟课堂小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现实社会,31,写作特色,观点鲜明,层次清晰。,本文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分析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观点鲜明,说服力强。再如,从“静”的重要性上看,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文章层次十分清晰。,写作特色观点鲜明,层次清晰。,32,正反阐述,对比鲜明。,文章从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了治学、修身的条件,劝诫儿子惜时并有所为。同时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写作特色,正反阐述,对比鲜明。写作特色,33,板书设计,诫子书,观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正),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 性(反),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勤学励志,修身养性,珍惜年华,板书设计诫子书观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治学: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