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工会关于2025年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的工作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节点。县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紧扣“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核心任务,以“防风险、保稳定、促和谐”为主线,团结动员全县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有效防范化解劳动领域各类风险隐患,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一)深化思想理论武装,凝聚职工思想共识紧扣工会政治属性,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劳模宣讲等形式,组织专题学习会126场次,覆盖职工8.2万人次;开展“劳模工匠进企业”活动,邀请全国劳模、技术能手走进车间班组,用亲身经历讲述党的政策与奋斗故事,增强职工对党的政治认同。针对新业态群体,创新推出“红色直播间”“货车司机微党课”等学习模式,建立15个“司机之家”“骑手驿站”党建阵地,确保新兴领域职工思想引领全覆盖。(二)构建网络舆情防控体系,守牢意识形态阵地组建由工会干部、职工代表组成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建立24小时舆情监测机制,重点加强对劳动关系、职工权益等领域网络舆情的研判处置。针对恶意炒作、虚假信息等风险点,制定劳动领域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全年成功处置涉劳负面舆情3起,有效遏制不良信息扩散。同时,加强工会新媒体矩阵建设,开设“职工权益微课堂”“法治在线”等专栏,推送政策解读、案例剖析等内容380余条,总阅读量超50万次,牢牢占据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三)开展主题宣传教育,凝聚奋进精神力量围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举办职工演讲比赛、技能比武、文艺汇演等活动42场,参与职工达2.1万人次。结合“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重要节点,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拍摄、“劳动者风采”摄影展等宣传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针对青年职工群体,推出“青年大学习工匠面对面”系列活动,邀请青年工匠分享成长经历,引导职工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二、聚焦主责主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网络(一)源头参与劳动政策制定,维护制度安全主动参与某县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条例修订工作,提出涉及社会保险、休息休假等制度性建议17条,推动建立“行业集体协商”机制。联合人社、司法等部门开展劳动法规“体检”行动,对全县36家重点企业劳动规章制度进行合规性审查,督促整改违法条款23项。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队伍,选聘专职监督员45名,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89次,帮助职工规避劳动合同风险1200余例。(二)深化集体协商机制,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以“稳就业、促发展、构和谐”为目标,开展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全县建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8.6%,覆盖职工12.3万人。在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等新业态行业试点“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将职业技能等级、创新成果等要素纳入薪酬体系,惠及职工4200余人。建立“行业协商+区域协商”双轨机制,在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签订区域性集体合同6份,有效化解行业性劳资矛盾。(三)创新劳动争议调解模式,化解矛盾风险深化“工会+法院+人社”三方联动机制,在全县12个乡镇(街道)建立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实现“调解-仲裁-诉讼”无缝衔接。推广“互联网+调解”模式,通过“浙里办”工会维权平台受理线上调解申请387件,结案率达95%。针对重大劳动争议案件,建立“一案一专班”制度,成功调处群体性欠薪纠纷2起,涉及职工680人,追回欠薪1420万元。全年共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268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2800余万元。三、突出风险防范,筑牢劳动领域安全屏障(一)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制定劳动领域政治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涵盖劳动关系、职工队伍稳定、网络舆情等5大类28项指标。组织工会干部深入企业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排查出欠薪隐患、用工不规范等问题47项,全部实行清单化闭环整改。建立“红黄蓝”风险预警机制,对高风险企业实施“一对一”跟踪督导,全年成功预警处置劳动纠纷风险事件8起,防止矛盾激化升级。(二)加强重点领域专项治理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顽疾,联合住建、交通等部门开展“根治欠薪春季行动”,检查在建项目45个,约谈企业负责人12人次,为134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218万元。在新就业形态领域开展“护航行动”,推动外卖、网约车平台建立“算法取中”机制,优化派单规则,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开展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督查,推动32家企业落实“四期”保护政策,增设母婴设施18处。(三)健全应急处突机制修订劳动领域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由工会牵头,公安、信访等部门参与的应急联动机制。组织跨部门应急演练2次,提高快速响应能力。畅通“12351”职工服务热线,全年接听职工诉求电话1800余通,办结率100%。针对突发舆情事件,建立“30分钟响应、2小时发布、24小时处置”快速反应机制,确保舆情平稳可控。四、深化服务保障,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一)实施精准帮扶行动构建“四季帮扶”工作体系,春季开展“春风助学”行动,资助困难职工子女236人次;夏季实施“送清凉”活动,走访高温作业企业102家,发放防暑物资35万元;秋季组织“金秋助学”活动,帮助12名困难职工子女圆梦大学;冬季开展“暖冬行动”,慰问留守职工家庭89户。全年累计发放帮扶资金428万元,惠及职工1.2万人次。(二)推进职工服务阵地建设按照“会、站、家”一体化要求,新建、改扩建职工服务中心3个、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18个,其中省级示范点2个。在工业园区、商务楼宇等职工密集区域布点“共享职工之家”,提供法律咨询、技能培训、心理健康等一站式服务。打造“线上职工服务超市”,整合教育、医疗、文体等资源,注册用户达8.5万人,累计提供服务26.8万人次。(三)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拼”“师徒结对”等活动,组织技能培训112场次,覆盖职工1.8万人次。联合人社部门开展“技能提升行动”,推出电工、焊工等紧缺工种免费培训,帮助1200名职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5家,完成技术攻关项目38项,创造经济效益650万元。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一)存在问题一是风险预警机制有待完善,对新兴业态劳动风险的感知能力仍需加强;二是集体协商质量不均衡,部分中小企业协商流于形式;三是职工思想动态研判的精准性有待提升,特别是对青年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需求把握不够充分。(二)下一步打算深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劳动领域风险数据库,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风险预警智能化水平;试点“工会+大数据”监管模式,对新业态企业用工进行动态监测。提升协商调解效能:开展集体协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培育行业协商示范点5个;推广“线上协商”平台,实现协商流程数字化管理。加强职工思想引领:实施“青年职工铸魂赋能”计划,开展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心理健康辅导等活动;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诉求表达机制,定期召开恳谈会收集意见。推进服务阵地升级:打造“15分钟职工服务圈”,在全县新增服务驿站30个;拓展“线上服务超市”功能,接入更多政务服务资源。2025年,我县工会在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仍需保持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下一步,我们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严作风,切实履行工会政治责任,团结引领广大职工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智慧力量!谢谢!仅供参考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