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章 财政支出理论,本章内容,一、财政支出分类,二、财政支出规模理论,一、财政支出分类,财政支出是政府将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有方案地分配使用到各种用途上去的过程。通过财政资金的支出,满足整个社会再生产和公共部门等各方面活动的资金需要,从而为实现政府的各项职能效劳。,财政支出就代表着政府活动的本钱。,一般的分类:大体有两类:一类是用于理论和经验分析的理论分类;另一类是用于编制国家预算的统计分类。,1、按经济性质分:购置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置性支出:指政府为了执行各种政府职能,用于购置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例:各种经济建设支出、文教科卫支出、行政、国防支出等,转移性支出:指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例:社会保险和福利支出、对居民的补助支出、债务利息支出、捐赠支出等。,特点:不减少私人部门可支配的资源总量,只是在结构上调整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分配,这种分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各自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购置性支出对社会生产、就业以及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总量与结构均衡有着直接的影响,并对收入分配产生间接的影响。转移性支出那么相反。,2、按政府职能分类,参见?中国统计年鉴?按功能性质分类,经济建设支出、文教科卫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国防支出、其他支出,分类意义:可以反映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活动的全貌,和各个时期政府职能与活动范围的变化情况。,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五五”时期,经济建设费,59.9%,社会文教费,14.4%,国防费,16.4%,行政管理费,5.3%,其他,4.0%,“十五”时期,经济建设费,29.1%,社会文教费,14.4%,国防费,7.6%,行政管理费,19%,其他,17.7%,3、按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例如我国是按政府预算支出科目分类。它主要有:,根本建设支出,增拨企业流动资金,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交商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等,可参见中经网经济统计数据库,4,、其他分类,按政府部门不同分类,可分为工业、农业、交通、邮电、商业、文化、教育、国防、行政、外交等部门的支出。,意义:这种分类与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相一致,便于进行财政管理和人代会对预算的审查批准,也有助于反映政府预算执行情况。,财政支出按复式预算编制的要求,可分为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支出两大类,意义:这种分类有利于分析各种性质资金的使用情况,加强预算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二、财政支出规模理论,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绝对标准:财政支出的绝对数额,相对标准:财政支出总额与GDP之比,二、各国公共支出规模都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P89统计资料说明,我国1950年财政支出仅为68亿元人民币,2003年全国财政支出到达24649亿元人民币。美国的财政支出1890年为8亿美元,2003年财政支出为2万多亿美元。英国1900年财政支出为2.8亿英镑,2003年已经到达4191亿英镑,三、财政支出增长规模理论理论解释,宏观模型、微观模型和公共选择理论,主要经济兴旺国家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各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单位:%),国 家1979年1985年1992年1993年,美 国32.0 33.7 34.5 34.3,法 国41.4 46.7 47.1 48.3,德 国43.8 47.1 55.1 54.8,英 国38.1 43.3 39.8 39.5,澳大利亚31.0 35.6 36.7 36.9,瑞 典54.0 57.8 61.0 58.4,新 加 坡23.9 38.1 32.6 35.1,马来西亚28.4 35.0 31.5 31.4,泰 国14.9 17.3 20.1 20.6,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政府财政统计年鉴(1994)?,1、“瓦格纳法那么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德国财政学家阿道夫瓦格纳 1882,观点:在考察了19世纪许多西欧国家以及美国和日本的公共部门增长状况之后,瓦格纳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是政治因素国家职能扩张和经济因素工业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化的影响:,市场扩大、分工细化法律、治安,经济开展、收入提高文化、娱乐、教育、保健福利,城市化拥挤等外部性,需求收入弹性: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以及福利效劳的需要收入需求弹性较大,要求政府在这些方面增加支出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结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公共支出也将随之增加,瓦格纳法那么之缺乏,工业化背景的局限,有机体国家观 未能指出公共选择的政治过程,2、时间形态模型,皮科克和魏斯曼,对1890-1955年间英国的公共支出的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公共支出增长的时间型态模型。他们假定,政府喜欢多花钱,公民不喜欢多纳税,因而存在一个公民可忍受的税收水平,即税收容忍度,观点: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因素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外在因素是说明财政支出超过GNP增长的主要原因,内在因素: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开展,收入水平上升,税收提高,政府支出的提高与GDP的增长成线性关系。这是内在因素作用的结果。,外在因素:一旦发生冲突,如战争,政府提高税率,公众在危急时期也会接受提高了的税率,并形成公共支出替代私人支出的效应。,危机过后,公共支出不会退回到原先的水平。,“替代效应、“审查效应、“集中效应,结论: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显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激变时,财政支出会急剧上升,当这种“激变时期过后,财政支出会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趋势水平。,该解释的两大显著特点,3、财政支出增长的开展模型,马斯格雷夫(Musgrave)和罗斯托Rostow 从经济开展不同阶段的角度予以考察,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较大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开展提供社会根底设施。,开展中期,GDP中总投资的比重上升,但政府投资占GDP的比重趋于下降。而此时的公共部门投资已经开始成为日益增长的私人部门投资的补充。,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根底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对教育文化、保健和福利效劳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及GDP的增速,但在经济开展的所有阶段,随时都可能出现新的市场失效的问题并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有效进行。因此,政府还要通过增加公共部门活动来解决市场失效问题。,4、公共选择学派的支出增长理论,政治家的目标,中间投票人定理,利益集团活动下,铁三角政治家、官僚、利益集团,利益集团的影响利益集团促成政府规模的扩大,例书P92:由100个农民组成的社区就修路提议进行投票表决,修路只有局部农民受益,其中的51人是一小利益集团,受益仅限于他们或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多数票规那么下,这利益集团获得主宰权。总会通过,因为只付本钱的51%外部本钱,甚至还有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强制,P93“铁三角受益被通过原因:,1、利益集团组织性强,将承担费用的人无组织联系到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小集团战胜大集团,2、互投赞成票已析,官僚的作用,官僚的目标就是要使他的预算最大化。,立法机构为何会容许?,公共产品提供过程的复杂性、需要特别的信息,缺乏与私人产品可比性、难以测量,立法机构与官僚的特殊关系,中国背景下那么更有特殊中的特殊,附:公共选择中的收入再分配论,一种观点认为:政府支出增长源于低收入者利用政治制度进行有利于他们的收入再分配,【例】五个选民收入分布:,5万、4万、2.5万、1.5万、0.5万,中位数2.5万;平均数2.7万,如果五个选民收入分布:,20万、5万、3万、1.5万、0.5万,那么平均数为6万,解释了西方民主国家中社会福利支出比重很大的原因,5、财政支出增长的微观模型,该模型旨在解释公共部门要素的需求变化。模型指出了导致公共产出的需求因素,并考察了影响公共产出供给的各种因素。公共产出供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通过公共预算提供的公共效劳水平。,总之,在供需均衡处决定公共产出水平。因此决定需、供进而决定均衡水平的因素就是微观影响因素。,总之,公共部门总支出或总产出=PQ,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主要变量P95,对公共部门最终产品需求的变化。,公共部门生产方式的改变,要素组合的改变效劳环境对公共支出的影响供给的影响,人口因素对公共支出的影响需求,公共产品质量的影响供给,公共部门投入的要素价格的变化供给,公共部门产出水平的决定,前文已经对公共产品的提供模型和公共选择理论进行了初步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公共产出是由需求和供给双方共同决定的,最终的产出水平那么取决于双方的力量比照。,供给者政治家的效用函数:,其中:,是第P个政治家的效用函数;,S:因职位而获得的个人收益;,G:公共供给的产品/效劳的向量;,P:私人部门产品的向量。,政治家为了中选,通常要考虑中间投票人的意愿。而中间投票人的目标是最大化其效用函数,用公式表示为:,假设经济中只存在一种税率:,其中 是所有公共产出中公共部门单位本钱的向量,即 ;表示经济中的总税基。,中间投票人对公共总产出的需求函数为,P96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中间投票人的税基下降,那么产量提高,需求曲线外移,例如,从到;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中间投票人的收入提高,那么,产量也将提高;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总税基提高,产量也将提高。,中间投票人税基与公共产品需求量负相关,中间投票人收入与公共产品需求量正相关,经济中总税基与公共产品需求量正相关,个人认为:应为MC而非AC,该图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税基下降,收入提高。公共支出都会提高。,结论:随着收入的增加,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也会随之提高。提高的水平还取决于本钱曲线的变化状况。,效劳环境,财政支出的大小,还受到效劳环境的制约,即生产某种水平产出所需资源的一组社会经济和地理变量的制约。,效劳环境变化本钱变化,公共效劳水平没有提高,但财政总支出增加,原因在于环境恶化,结论:效劳环境的变化会引起财政支出的增加,保护本钱宜改为保护水平,本图画得歪了,人口变化对财政支出的影响,人口的规模、年龄结构、人口密度、学龄儿童人数、老年人的比例,等等,都会对财政支出产生影响。,人口变化对财政支出的影响,取决于所供给的产品和效劳的实质,就纯公共产品而言,由于它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人口的增长只会导致财政支出的零增长。但是,人口增加人均支出下降公共产品价格的下降公共产品需求水平的上升。,对“准公共产品而言,人口的增加也会导致支出的增加,原因在于其拥挤性。,拥挤函数P97,公共供给产品的质量,供给的公共产品质量的变化,导致了其需要有效使用要素的变化,进而影响财政支出,如师生比、设备比,公共部门投入的价格,鲍莫尔非均衡增长模型,由于劳动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导致累进部门与非累进部门的生产率存在差异累进部门生产率高,非累进部门的生产率相对低。累进部门生产率的提高源于在规模经济和技术革新上的优势,如果公共部门的生产率提高的程度,不如经济中的其他部门,而公共部门雇员的工资那么按照经济中其他部门的工资变动,那么即使其他条件毫无变化,财政支出也会增长,该解释似乎并不符合中国情况,一个例子,公共部门:,私人部门:,指数为r的速度增长,假设各部门间的工资率相等,其增长与私人部门生产率同步,为:,公共部门的单位本钱:,私人部门的单位本钱:,案例分析:中国公务员加薪,1999-2003年,中国公务员四次加薪。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1998年曾定下三年内公务员工资翻一番的目标。2006年第五次,加薪的原因,有的认为是为了扩大内需,有的认为是公务员收入太低。,经济学家戴园晨:“第一次给公务员加工资,我举双手拥护,第二次给公务员加工资,我一个手拥护,一个手不拥护,2002年还要给公务员加工资,我举双手反对。加一次工资1000多亿,这1000多亿用在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方面,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有1000亿,农村义务教育都解决了。现在,包括戴园晨在内的许多学者认为重要的是加薪机制,而不是加薪的多少问题。,案例问题:加薪机制如何构建?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