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章产业布局,第十章产业布局,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理论发展,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原则、规律及产业布局战略,第三节 产业布局政策,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理论发展,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理论发展,一、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二、产业布局的聚集理论,工业区、区位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新产业理论、企业竞争优势,三、产业聚集均衡与分散均衡,积聚、起飞、高峰、饱和、拥挤成本,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理论发展一、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区位理论,冯,杜能(,J.H.Von Thunen,,,1826,):,农业区位理论,,区位国,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909),:工业区位理论,恩伦德尔,(Englander,1924),与普雷德赫,(Predohl,1925),:,当成价格理论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勒施,(1946),:,将贸易流量与运输网络中的,“,中心地区的服务区位,”,问题纳入,区位理论 冯杜能(J.H.Von Thunen,1826),胡佛,(Hoover,1937,1948),:,考察了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的替代物和规模经济,伊萨德,(Isard,1956,1975),:,增加了运输和生产的其它投入品之间的替代关系,新古典经济学:区位选择矩阵(图),区位理论,胡佛(Hoover,1937,1948):伊萨德(I,6,假定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对工业区位只探讨其经济因素,运输费用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其理论核心是工业布局主要受到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运费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工业部门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别主要是运费造成的。,运输区位法则,劳动力区位法则,集聚法则,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6 假定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对工业区位,聚集理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rshall,1890),:,存在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与规模经济,(scale economies),条件下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90),:,从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角度,,国家的竞争优势,。,韦伯:,将聚集经济定义为成本的节省。将其假定为内部规模经济的,外部表现,其模型的目的也只是解释为何这样的经济会导致聚集。,聚集理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rshall,1890),聚集理论,胡佛:,引入区位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es),与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es),的区别,认为与群体规模有关的,外部性经济不仅与购买即需求方面的因素有关,而且也包括,成本与供应问题,并将任何活动的经济规模分为三个等级。,合作竞争及与此相关的新产业区理论:,指企业(甚至是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寻求合作的方式来获得,共同发展,即使这些企业在发展新产品及市场竞争中为竞争对手。,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主要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探讨了产业聚集的动因,通过该简单模型,得出一个结论:在贸易(运输)成本高时,两个产业同时存在于,两个经济中,而在贸易成本低时,产业聚集的现象首先是可能的,,也是必需的,甚至可能走上彻底专业化,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聚集理论胡佛:合作竞争及与此相关的新产业区理论:保罗.克鲁,克鲁格曼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规模报酬递增指产出水平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同时存在的空间产业集聚和区域专门化的现象,是在区域经济分析中被广泛接受的报酬递增的基础。,克鲁格曼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规模报酬递增指产出水平增长比,产业聚集均衡与分散均衡,斯旺、普瑞沃泽尔与斯多特(,Swann,Prevezer and Stout,1998),等人探讨了产业聚集的动态过程:,积聚,(critical mass),、起飞(,take-off,)、,高峰(,peak entry,)、饱和(,saturation,)。,布瑞兹斯与克鲁格曼(,Brezis and Krugman,,,1993,):,如果出现新的思想或技术,原有专业化知识的正向反馈效应,或者说外部性减弱,聚集收益将被拥挤成本超过,进而引发产业,区位的重新选择,进而导致产业的重新布局,也即分散布局。,产业聚集均衡与分散均衡斯旺、普瑞沃泽尔与斯多特(Swann,一、产业布局的指向性,指向性理论、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二、区域产业布局模式及其应用,三、产业的均衡与非均衡布局战略,一、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业布局的,指向性,是产业布局指向性理论的具体表现,主要探讨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该理论认为由于企业工艺及技术上的特点等原因而引起的企业区位选择的必然性,使得企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明显的区域指向性,这一理论其实与产业聚集与分散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及工业布局具有以下指向性:原料指向、市场指向、原料与市场双重指向、劳动力指向、港口交通运输指向、科技指向、集聚经济指向、大学及研究机构指向,生态效益指向,等等。,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原则、规律及战略,产业布局的指向性是产业布局指向性理论的具体表现,主要探讨影响,13,梯度布局模式,增长极布局模式,点轴布局模式,网络布局模式,二、区域产业布局模式及其应用,13梯度布局模式二、区域产业布局模式及其应用,14,1,、梯度布局模式,区域经济技术梯度是指区域经济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呈现出规律性的差异,区域经济技术水平较高、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即为高梯度区,否则为低梯度区。,区域梯度开发和布局的理论依据是基于产品生命循环理论及处于不同生命循环阶段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空间配置规律。,梯度布局模式在我国的实践,141、梯度布局模式 区域经济技术梯度是指区域经济技术水平和,15,2.,增长极布局模式,增长极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关联效益大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在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运行中,增长极具有两种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增长极布局模式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以及工业化前期阶段的地区。,152.增长极布局模式 增长极有两种含义:,16,3.,点轴布局模式,点轴开发就是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大区间、省区间及城市间线状基础设施轴线,对轴线地带的若干个城市的重点发展。,点轴布局模式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轴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各种交通轴线,并使产业有效地向增长极及轴线两侧集中布局,从而由点带轴、由轴带面,最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点轴布局模式并不适用于各类地区,主要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前期和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地区。,163.点轴布局模式 点轴开发就是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确定,17,4.,网络布局模式,一个现代经济区域,其空间结构由三要素构成:一是节点,即各级各类城镇;二为域面,即各级节点的吸引范围;三为网络,即联结节点与节点之间及节点与域面之间的各种交通通讯网。网络开发是点轴开发模式的延伸,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开发模式,主要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区域以及更发达的区域。,网络布局必须明确主要节点的分工协作关系,充分发挥各城市优势,建立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要强化网络中已有的点轴系统,提高区域各节点之间、点轴之间、节点与域面之间以及各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特别是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将区域的技术经济优势向外围区域扩散,以促进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发展。,174.网络布局模式 一个现代经济区域,其空间结构由三要素,三、产业的均衡与非均衡布局战略,均衡区域发展战略,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采取均衡或非均衡配置,生产力或产业模式达到均衡,或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目的,三、产业的均衡与非均衡布局战略均衡区域发展战略非均衡区域发展,我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战略,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是产业布局在全球范围内的特殊表现,,对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此背景下的地位和经济发展战略。,国际分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国际间的产业级差,国际产业转移使国际经济关系建立在一种新的国际分工基础上,我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战略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是,第三节 产业布局政策的分类,产业布局的投资政策,产业布局的结构调整与功能调整政策,产业布局的组织政策,产业布局的导向与激励政策,产业布局的集中政策与产业布局的分散政策,第三节 产业布局政策的分类产业布局的投资政策产业布局的结构调,制定产业布局政策的关键,重构产业布局机制,健全产业布局政策,强化产业布局政策制定的导向性,产业布局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制定产业布局政策的关键,简述工业区位理论的内容。,利用产业布局的集聚理论说明,在特定区位空间集中的企业和产业,有利于实现规模报酬递增,。,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试述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举例分析我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战略和策略。,习 题,习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