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第11页 / 共25页
第12页 / 共25页
第13页 / 共25页
第14页 / 共2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性命情性与中医,性命情性与中医,第1页,第一节 传统性命论与中医生命观,性命情性与中医,第2页,一、道家性命论选介,性命双修万神圭旨,作者不详。分元、亨、利、贞四集。相传出於尹真人高弟之手。,本书系道、儒、释三家杂陈丹道著作,然大旨属于道家。,性命情性与中医,第3页,1.,什么是性命?,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何谓之命?先天至精,一炁氤氲是也。,然有性,便有命;有命,便有性。性命原不可分。但以其在天,则谓之命;在人,则谓之性。性命实非有两。况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而性命之理,又浑然合一者哉。,性命情性与中医,第4页,2.,性命当双修。,岂知性命本不相离,道释原无二致。神气虽有二用,性命则当双修也哉。,身中之精,寂然不动。盖刚健中正,纯粹精者存,乃性之所寄也,为命之根矣。,心中之神,感而遂通。盖喜、怒、哀、惧、爱、恶欲者存,乃命之所寄也,为性之枢矣。,性而心也,而一神之中炯。命而身也,而一气之周流。故身心,精神之舍也。而精神,性命之根也。,性之造化,系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性命情性与中医,第5页,二、儒家性命论选介,朱熹,朱熹(生于公元1130卒于公元1200),汉族,婺(,w,),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性命情性与中医,第6页,1.,性命之由来。,“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朱熹,答黄道夫,性命情性与中医,第7页,2.,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又称天地之性、本然之性,它指人所禀受天地之理。,“性即天理,未有不善者也。”,朱熹,孟子集注,告子上,“,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朱熹,语类,相对于纯粹至善天理之性,气质之性是包含着理和气共同作用下人性,其内涵应包含专指理言“天命之性”以及“气”禀而成人形体感官欲求。,“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人具此形体,便是气质之性。”,“天命之性,若无气质,却无安置处”,“若才说性时,便是夹气禀而言。所以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朱熹,朱文公文集,性命情性与中医,第8页,3.,怎样对待性命?,居敬穷理,自己保持慎重敬重态度,对事物要探究它道理。,“居敬”原出于,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其意“言自处以敬”(朱熹注)。,“穷理”见,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意谓“穷极万物深妙之理”(孔颖达疏)。,“学者工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相互创造。能穷理,则居敬工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工夫日益密。”,朱子语类,性命情性与中医,第9页,三、中医生命观,1.,人生于天地,素问,宝命全形论,:“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性命情性与中医,第10页,2.,人体本身演化,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灵枢,天年,:“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性命情性与中医,第11页,3.,人体组成,人体可分为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也可分为形、神两大个别(又可细分为形、气、神或者精、气、神三个别)。,从空间角度,人体可分为内、外两个别(即表、里),也可细分为表、里、半表半里。,从时间角度,人体可分为生理态和病理态(所谓“亚健康”,能够认为是一个特殊病理态)。,性命情性与中医,第12页,中医学关于神形关系基础观点:,神为形之主,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形为神之基,灵枢,平人绝谷,:“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性命情性与中医,第13页,神与五脏,“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篇,“,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性命情性与中医,第14页,思维过程,“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灵枢,本神,性命情性与中医,第15页,第二节 情志病中医相关理论,性命情性与中医,第16页,一、七情理论,1.,概念,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情志活动。,2.,七情成为病因条件,改变超出人体适应范围。,3.,内伤七情,不从口鼻、肌表而入,而是直接伤及内脏。,性命情性与中医,第17页,4.,心神、七情、五志、脏腑、气血关系,气,血,心,肝,脾,肺,肾,喜,怒,忧,思,悲,恐,惊,喜,怒,思,悲,恐,心,神,性命情性与中医,第18页,5.,七情致病特点,与精神刺激相关,直接伤及内脏,首先影响心神;可单独发病,亦可相兼为害。,性命情性与中医,第19页,七情伤及内脏,惊,恐,怒,喜,思,悲忧,肺,肝,脾,心,肾,伤,伤,伤,伤,伤,性命情性与中医,第20页,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改变,影响病情,性命情性与中医,第21页,二、情志疾病中医治疗,1.,情志相胜疗法,喜难过,恐胜喜,;,怒伤肝,悲胜怒,;,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性命情性与中医,第22页,理论起源,五行相克,性命情性与中医,第23页,2.,调理脏腑气血。,比如:,郁怒者,疏肝理气,暴怒者,平肝降气,性命情性与中医,第24页,3.,暗示心理疗法。,心理暗示,是指人接收外界或他人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心理特点。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收这种信息,从而做出对应反应一个心理现象。,暗示分自我暗示与他暗示两种。,性命情性与中医,第25页,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