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5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3/12/8,#,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第一章,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1.1,概述,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就是依据(化合物、混合物或单质)本身的性质,依据有关标准,确定是否是危险化学品,并对危险化学品划出可能的危险性类别和项别。,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1.2,国外化学品危险性分类情况介绍,世界各国相关机构皆对化学品危险性进行了分类,加拿大,WHMIS,将化学品分为6类,欧共体分为15类,日本消防法分为6类,美国环保局分为4类,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将危险货物分为9类:,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液化、加压溶剂或冷冻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5类: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和感染性物质,第7类:放射性物质,第8类:腐蚀性物质,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1.3,我国对危险化学危险性的鉴别与分类,化学品危险性类别的划分依据,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86),两个国家标准,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21,项。,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第1类 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爆炸性是一切爆炸品的主要特性,这类物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会进行猛烈的化学反应,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化学反应速度极快。,爆炸时产生大量的热。,产生大量气体,造成高压。,对撞击、摩擦、温度等非常敏感。,有的爆炸品还有一定的毒性:例如梯恩梯、硝化甘油、雷汞,与酸、碱、盐、金属发生反应:苦味酸遇某些碳酸盐能反应生成更易爆炸的苦味酸盐;苦味酸受铜、铁等金属撞击,立即发生爆炸。,由于爆炸品具有以上特性,因此在储运中要避免摩擦、撞击、颠簸、震荡,严禁与氧化剂、酸、碱、盐类、金属粉末和钢材料器具等混储混运。,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1)临界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第1项 易燃气体,此类气体极易燃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常温常压下遇明火、高温即会发生燃烧或爆炸。,第2项 不燃气体,不燃气体系指无毒、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但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助燃气体有强烈的氧化作用,遇油脂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第3项 有毒气体,该类气体有毒,毒性指标与第6类毒性指标相同。对人畜有强烈的毒害、窒息、灼伤、刺激作用。其中有些还具有易燃、氧化、腐蚀等性质。,第3类 易燃液体,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按闪点高低分为以下三项:,第1项 低闪点液体,指闭杯闪点低于18的液体;,第2项 中闪点液体,指闭杯闪点在18至23的液体;,第3项 高闪点液体,指闭杯闪点在23至61的液体。,易燃液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高度易燃性,易爆性,高度流动扩散性,易积聚电荷性,受热膨胀性,毒性,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1项 易燃固体,本项化学品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对于易燃固体应特别注意粉尘爆炸!,第2项 自燃物品,本项化学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据自燃物品的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第3项 遇湿易燃物品,本,项化学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遇湿易燃物质起火时,严禁用水、酸碱泡沫、化学泡沫扑救!,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1项 氧化剂,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第2项 有机过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氧化剂具有较强的获得电子能力,有较强的氧化性,遇酸碱、高温、震动、摩擦、撞击、受潮或与易燃物品、还原剂等接触能迅速分解,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1项 毒害品,本项化学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具体指标 经口:,LD50500 mg/kg(,固体),LD502000 mg/kg(,液体),经皮:,LD501000 mg/kg(24hr,接触),吸入:,LC5010 mg/L(,粉尘、烟雾、蒸气),第2项 感染性物品,本项化学品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物质。,第7类 放射性物品,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Bq/kg,的物品。,有以下特性:,具有放射性,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可分为四种:,射线,也叫甲种射线;,射线,也叫乙种射线;,射线,也叫丙种射线;还有中子流。各种射线对人体的危害都大。,许多放射性物品毒性很大,不能用化学方法中和使其不放出射线,只能设法把放射性物质清除或者用适当清除或者用适当的材料予以吸收屏蔽,。,第8类 腐蚀品,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超过6.25,mm,的固体或液体。该类化学品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第1项 酸性腐蚀品,第2项 碱性腐蚀品,第3项 其它腐蚀品,有以下主要特性:,强烈的腐蚀性,强烈的腐蚀性,易燃性,氧化性,第二章 毒物对人体的危害,2.1,有毒化学品及来源,2.1.1,有毒化学品,有毒化学品也叫化学毒物,通常是指以较小的剂量,在一定条件下能作用于机体,使机体的细胞成分发生生物化学或物理化学变化,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暂时性或持久性损害,甚至危机生命的物质。,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引起中毒。中毒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物一次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小量毒物长期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称为慢性中毒;介于两者之间者,称之为亚急性中毒。接触毒物不同,中毒后出现的病状亦不一样。,2.1.2,有毒化学品的来源,有毒化学品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原料:,指生产原料,如制造氯乙烯所使用的乙烯和氯,制造颜料,蓄电池用的铅,制造苯酚的苯,制造有机玻璃的氰化钠等。,(2),中间产品,:指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或副产品,如使用炼制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制造苯胺时产生的硝基苯。,(3),辅助原料:,指生产、加工过程必须的各种添加剂、稳定剂、催化剂、硬化剂、着色剂等。橡胶行业用苯、汽油作溶剂,生产乙醛时用汞作催化剂,用作塑料稳定剂的有机锡等。,(4),成品:,也称产品,如汽油,农药厂生产的对硫磷、乐果、敌百虫。,(5),夹杂物:,也称杂质,如锌粉中夹杂的砷,乙炔气体中夹杂的磷化氢、砷化氢。,(6),反应物或废气:,生产过程中两种以上化学物质混合后产生的产物或废弃物,如加氢汽油中的混合苯,硫化物在酸性反应中产生的硫化氢,氩弧焊作业中产生的臭氧,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2.2,有毒化学品的形态和分类,2.2.1,有毒化学品的形态,(1),气体:,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如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2),蒸气:,为液体蒸发或固体升华而生成。如磷蒸气、苯蒸气等。,(3),雾:,为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由于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洒而形成。如电镀时的铬酸雾,喷漆作业中的含苯漆雾,(4),烟尘:,又称烟气,为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状固体颗粒,直径小于0.1,m,,是某些金属熔化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氧化凝聚而成,如炼铜所产生的氧化锌烟尘,熔铅时所产生的氧化铅烟尘等。,(5),粉尘:,为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尘粒,直径多在0.1,10,m,,固体物质在机械粉碎、碾磨时,或将粉状原料、半成品进行混合、过筛、包装、运输时造成粉尘飞扬,如石英粉尘、锰尘等。,2.2.2,毒物的分类,毒物的分类方法很多。有的按毒物来源分类,有的按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分类,有的按毒物作用的靶器官和靶系统分类等。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是按化学性质和其用途相结合的分类法:,2.2.2.1,金属和类金属,2.2.2.2,刺激性气体,2.2.2.3,窒息性气体,2.2.2.4,农药,2.2.2.5,有机化合物,2.2.2.6,高分子化合物,2.3,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消化道进入,但比较次要。,2.3.1 呼吸道,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人的肺脏由亿万个肺泡组成,肺泡壁很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循环而被运送到全身。,2.3.2皮 肤,皮肤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较常见。脂溶性毒物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2.3.3消化道,消化道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的毒物随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而进入消化道。进入呼吸道的难溶性毒物被清除后,可经由咽部被咽下而进入消化道。,2.4,毒物在体内的过程,工业毒物进入人体后,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参与体内的代谢过程,发生转化,有些可解毒或排出体外,有些则在体内蓄积起来,久而久之,导致各种中毒症状。,2.4.1,毒物的分布,毒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部分随淋巴液)分布到全身。当在作用点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发生中毒。毒物在体内各部位分布是不均匀的,同一种毒物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分布量有多有少。有些毒物相对集中于某组织或器官中,例如铅、氟主要集中在骨质,苯多分布于骨髓及类脂质。,2.4.2,生物转化,毒物吸收后受到体内生化过程的作用,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改变,称之为毒物的生物转化。其结果可使毒性降低(解毒作用)增加(增毒作用)。毒物的生物转化可归结为氧化、还原、水解及结合。经转化形成的毒物代谢产物排出体外。,2.4.3,排出,毒物在体内可经转化后或不经转化而排出。毒物可经肾、呼吸道及消化道途径排出,其中经肾随尿排出是最主要的途径。尿液中毒物浓度与血液中的浓度密切相关,常测定尿中毒物及其代谢物,以监测和诊断毒物吸收和中毒。,2.4.4,蓄积,毒物进入体内的总量超过转化和排出总量时,体内的毒物就会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就称之为毒物的蓄积。此时毒物大多相对集中于某些部位,毒物对这些蓄积部位可产生毒作用。毒物在体内的蓄积是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