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第11页 / 共39页
第12页 / 共39页
第13页 / 共39页
第14页 / 共39页
第15页 / 共39页
第16页 / 共39页
第17页 / 共39页
第18页 / 共3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11/13/2019,#,中医护理学课件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病因病机,中医护理学课件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病因病机,学习目标,1.,掌握六淫、七情、痰饮、瘀血的致病特点;正邪相争的变化过程、阴阳失调的基本内容及气血失常的常见病理状态。,2.,熟悉痰饮、瘀血的概念及形成;正邪相争、阴阳失调、气血失常的概念。,3.,了解疠气的概念及致病特点。,学习目标 1. 掌握六淫、七情,第一节 病因,病因又称作“致病因素”、“病邪”,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也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外感致病因素,内伤致病因素,继发致病因素,其他致病因素,辨证求因,第一节 病因 病因又称作“致病因素”、“病邪”,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一,),六淫,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是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致病因素,又称“六邪”。,患病机体,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一,),六淫,六淫致病共同特点 :,2.,地域性,1.,季节性,3.,外感性,4.,相兼性,5.,转化性,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2.地域性 1.季节性 3.外,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一,),六淫,风,风为春季的主气,四时皆有。,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犯阳位:,(,2,)风性善行数变:,(,3,)风性主动:,(,4,)风为百病之长:,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一,),六淫,寒,寒是冬季的主气,故冬季多寒病,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主痛:,(,3,)寒性收引:,(,4,)寒性清澈:,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一,),六淫,暑,暑邪独见于夏令,暑属外邪,并无内暑,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易耗气伤津:,(,3,)暑多挟湿:,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一,),六淫,湿,湿为长夏主气。生活工作环境,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易阻气机:,(,2,)湿性重浊:,(,3,)湿性粘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一,),六淫,燥,燥为秋季主气。有温燥、凉燥之分,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一,),六淫,火,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2,)火易伤津耗气:,(,3,)火易生风动血:,(,4,)火易致肿疡:,(,5,)火易扰心神:,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二)疠气,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致病因素,1,疠气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2,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因素,第一节 病因一、外感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二、内伤致病因素,(一)七情,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做出的不同的情感反应,是精神活动的表现。,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正常调节范围,使脏腑气机紊乱,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称之为“七情内伤”。,第一节 病因二、内伤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二、内伤致病因素,(一)七情,1,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气血是人体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情志活动与气血有密切关系。,2,七情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脏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情志所伤以心、肝、脾三脏气血紊乱、功能失调为多见,第一节 病因二、内伤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二、内伤致病因素,(一)七情,(,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3,)关联病情变化:,情绪积极乐观,七情反应适当,则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乃至痊愈。,悲观失望或异常情志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第一节 病因二、内伤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二、内伤致病因素,(二)饮食,1,饮食不节,(,1,)饥饱失常:,(,2,)饮食无时:,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1,)种类偏嗜:,(,2,)寒热偏嗜:,(,3,)五味偏嗜:,第一节 病因二、内伤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二、内伤致病因素,(三)劳逸,1,过劳,(,1,)劳力过度:,(,2,)劳神过度:,(,3,)房劳过度:,2,过逸,第一节 病因二、内伤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三、继发致病因素,(一)痰饮,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的为痰,清稀的为饮,有形的痰饮,无形的痰饮,第一节 病因三、继发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三、继发致病因素,(一)痰饮,1.,痰饮的形成,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2,痰饮的致病特点,(,1,)部位不同,症状各异:,(,2,)症状复杂,变幻多端:,(,3,)重浊粘滞缠绵:,第一节 病因三、继发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三、继发致病因素,(二)瘀血,1,瘀血的形成,(,1,)气虚:,(,2,)气滞:,(,3,)血寒:,(,4,)血热:,(,5,)外伤:,(,6,)出血:,第一节 病因三、继发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三、继发致病因素,(二)瘀血,2,瘀血的致病特点,(,1,)病位不一,病证各异:,(,2,)瘀血致病共同病症特点:,疼痛:肿块: 出血:色青紫或暗晦: 脉象表现为涩脉或结代脉等。,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肤紫癜、精神神经症状(善忘、狂躁、昏迷)等,第一节 病因三、继发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三、继发致病因素,(三)结石,1,结石的形成,饮食,不当,情志,内伤,服药,不当,第一节 病因三、继发致病因素饮食情志服药,第一节 病因,三、继发致病因素,(三)结石,2,结石的致病特点,(,1,)多发于空腔性脏器:,(,2,)病程较长,症状不定:,(,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易致疼痛和出血:,第一节 病因三、继发致病因素,第一节 病因,四、其他致病因素,冻伤,烧烫伤,虫兽伤,外伤,寄生虫,第一节 病因四、其他致病因素 冻伤烧烫伤虫兽伤外伤寄生虫,第二节 病 机,一、正邪相争,(,一,),正邪相争与发病,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3.,正邪相争与发病,第二节 病 机一、正邪相争,第二节 病 机,一、正邪相争,(,二,),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1.,虚实病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2.,虚实变化,虚实错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第二节 病 机一、正邪相争虚实错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第二节 病 机,一、正邪相争,(,三,),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1.,正胜邪退,疾病好转和痊愈,2.,邪胜正衰,疾病恶化甚至死亡,3.,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疾病往往由急性转慢性,或留下后遗症,或成为慢性病缠绵不愈,第二节 病 机一、正邪相争,第二节 病 机,二、阴阳失调,(,一,),阴阳失调与发病,生理情况下,阴阳平衡,阴阳失调,都会发生疾病,第二节 病 机二、阴阳失调,第二节 病 机,二、阴阳失调,(,二,),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阳胜则热,(,导致实热证,),,阴胜则寒,(,导致实寒证,),阴虚则热,(,导致虚热证,),,阳虚则寒,(,导致虚寒证,),寒热错杂,寒热转化,寒热真假,第二节 病 机二、阴阳失调寒热错杂寒热转化寒热真假,第二节 病 机,二、阴阳失调,(,三,),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阴阳相对的失衡经调整得以重新恢复,疾病则好转和痊愈,亡阴和亡阳,最终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第二节 病 机二、阴阳失调,第二节 病 机,三、气血津液失常,质量变异(如生成不足、疾病消耗、性质改变、功能减退等),运行障碍(如循行阻碍、气化逆乱、升降失度、血液妄行等),相互关系失调(如气与血、津液与气血失调等),第二节 病 机三、气血津液失常,第二节 病 机,三、气血津液失常,(),气血津液亏损不足,1,气虚,临床表现以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脉细软无力等症为重要特点,2,血虚,全身性血虚者,常以面色苍白或萎黄,爪甲、唇色淡白无华,肌肉萎缩,形体消瘦等为特征。,第二节 病 机三、气血津液失常,第二节 病 机,三、气血津液失常,(),气血津液亏损不足,3,津亏,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炎夏多汗,高热时的口渴引饮,气候干燥季节中常见的口、鼻、皮肤干燥等,均属于伤津,热病后期或久病精血不足等,可见舌质光红无苔,形体瘦削等,均属于液枯,第二节 病 机三、气血津液失常,第二节 病 机,三、气血津液失常,(二)气血津液运行失常,1,气机失调,(1),气滞:闷、胀、疼痛 ,常见肺气壅滞、肝气郁结和脾胃气滞等,(2),气逆:气逆最常见于肺、胃、肝等脏腑,(3),气陷: “中气下陷”。,(4),气闭:,(5),气脱:,第二节 病 机三、气血津液失常,第二节 病 机,三、气血津液失常,(二)气血津液运行失常,2.,血的运行失常,血瘀,血热,出血,第二节 病 机三、气血津液失常血瘀血热出血,第二节 病 机,三、气血津液失常,(二)气血津液运行失常,3.,津液代谢失常,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第二节 病 机三、气血津液失常湿浊痰饮水液,第二节 病 机,三、气血津液失常,(三)气血津液关系失调,1,气与血关系的失调,气血两虚、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2,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血瘀水停、津亏血瘀、津枯血燥、水停气阻、津气两虚及气随津脱,第二节 病 机三、气血津液失常,【,思考题,】,1.,六淫致病共同的特点是什么?,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何?,3.,瘀血的致病特点是什么?,4.,何谓正邪盛衰?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的关系如何?,5.,何谓气机失调?主要包括哪几种病机变化?,【思考题】1.六淫致病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