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节 地层温度,一、概述,研究地层温度的主要意义,地壳的地温带划分,地温梯度与地温级度,二、地温场研究,地温测量,地温场特征,地温场与油气分布的关系,影响地温场分布的主要因素,现代生油理论认为地温是,有机质向油气演化过程中最为重要、最有效的因素,;,理论和实际资料研究证明,,油气田上方,常常存在,地温,的,正异常,,利用,地温场的局部正异常,可以,寻找油气田,;,地热是一种,宝贵的热能资源,,具有成本低、使用简便、污染小等优点。,1、研究地层温度的主要意义,一、概述,根据地下温度变化,常把地壳划分为下,4个地温带,:,2、地壳的地温带划分,温度日变化带,:该带温度,受每天气温的影响,,,该带深度范围一般为,12,m,。,温度年变化带,:该带温度,受季节性的气温变化影响,,,深度变化范围一般为,1530,m,左右,。,恒温带,:,30,m,以下,深度,不受季节性气温变化的影响。,增温带,:恒温带之下,地层温度随埋深增加而升高。,一、概述,3、地温梯度与地温级度,地温梯度,:在恒温带之下,埋藏深度每增加100,m,地温增高的度数。计算公式如下:,G-,地温梯度,/100,m;,t,-,井深,H,处的温度,;,t,o,-,平均地面温度,或,恒温带温度,,;,H,-,井下,测温点,与,恒温带,深度之差,,,m。,地温级度,:在恒温带之下,地温每增高1时,深度的增加值,计算公式:,右图为根据,东营凹陷,133口预探井,资料编绘的地温与深度关系图。从该图可得,地温与深度的,线性关系式,:,东营凹陷地温与深度关系图,(据杨绪充,1984),地温梯度:3.6/100,m,平均地面温度:14,地球的平均地温梯度,3/100,m,-,正常地温梯度,。,3/100,m,-,地温梯度负异常,;,3/100,m,-,地温梯度正异常,。,1、地温测量,2、地温场特征,3、地温场与油气分布的关系,4、影响地温场分布的因素,二、地温场研究,第二节 地层温度,1、地温测量, 关井实测,:,在打开油层的,第一批探井,中实测,。,关井,待井内流体温度与围岩原始温度一致时测量。, 外推法,:,测温前,循环井内泥浆,计下,循环泥浆耗时,t,;,循环停止后,下入温度计,并计下,钻井液停止循环后到温度计到井底,(或研究深度),的时间,t,;,最后,起出温度计并读取温度,(测量次数3次以上),。将直线外推到无限远时间,(,t/(t+,t)=1),,,直线与纵轴交点为静止地层压力,。,外推法求静止地层温度,2、地温场的分布特征,地温梯度在,纵向上,、,平面上,都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地温梯度的纵向变化,下表为东营凹陷6口井的系统井温资料。,根据井温资料可编制,井温与深度关系图,,了解,地温梯度在纵向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各段岩石,热导率,控制,。,东营凹陷系统测温井,温度与深度关系图,稍高,较高,稍低,较低,上第三系稍高,,3.614.08/100,m;,下第三系,Ed-Es,3,较高;,下第三系,Es,4,-E,k,稍低,,2.55/100,m;,前寒武系较低,2.16/100,m, 地温场平面展布,整体来看,地温异常的平面分布,明显受,区域构造,和,大断层,的控制,;,地温梯度等值线与,区域构造轮廓,基本一致,。,东营凹陷地温梯度(/100,m),等值线图,(杨绪充,1984),陈南断层,1、地温测量,关井实测; 外推法,2、地温场特征,地温梯度的纵向变化; 地温场平面展布,3、地温场与油气分布的关系,4、影响地温场分布的因素,二、地温场研究,第二节 地层温度,一般而言,,单位面积上探明储量:,高梯度值区,(4/100,m),比中梯度值区,(24/100,m),高9倍,,,比低梯度值区,(,2/100,m,),高120倍,。,天然气单位面积上的探明储量:,高值区比中值区,高5.6倍,; 比低值区,高28倍,。,3、地温场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地温与油气生成,较高的地温对于油气生成十分重要,。, 油气分布与地温、地温梯度,统计资料表明,油田分布深度在,6005000,m,之间;,多数在,15003000,m,。,相应,地温为60150,,且大多数,不超过,100,。, 油气田位置与地温场分布关系,含油气盆地内,地温低,的一般为,油田,,,地温高,的一般为,气田,油藏周围的温度比油藏本身要低,;,气藏分布,的构造高点处,地温明显升高,。,3、地温场与油气分布的关系,四川隆昌,某气田,构造剖面及地温剖面,4、影响地温场分布的主要因素,实际资料表明,地温场是很不均一的。,影响地温场的主要因素,有:,大地构造性质、基底起伏、岩浆活动、岩性、,盖层褶皱、断层、地下水活动、烃类聚集 等。,但是,,起主导作用和具全局性影响,的因素是:,大地构造的性质,,,如:,地壳的稳定程度,及,地壳的厚度,等。, 大地构造性质,大地构造性质及所处构造部位,是决定区域地温场基本背景的,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大洋中脊-高地温;,海沟部位-低地温;,海盆部位-一般地温;,稳定的古老地台区-较低地温;,中新生代裂谷区-较高地温。,4、影响地温场分布的主要因素,地壳厚度对地温也有重要影响,。,如我国东部地区地壳普遍薄于西部,故东部各盆地的地温及地温梯度一般均高于西部。,中国东西向地壳厚度变化与地温关系示意图,(据王钧等,1990),由于,基底的热导率往往高于盖层,,,-,深部热流向基底隆起处集中,,,使,基底隆起区,具有,高热流,、,高地温梯度,特征,,坳陷(凹陷区),具有,低地温,特征。, 基底起伏,地温异常与重力异常相当吻合,-,重力异常是基岩埋深的反映:,两者的,低值区,同处于,凹陷内部,、,两者的,高值区,同处于,凹陷的边部,和,基岩潜山,凸起带,。,-,地温分布,在平面上,与基底起伏,密切相关,。,东营凹陷布格重力异常,(,mGal),图(据杨绪充,1984),东营凹陷,地温梯度,(/100,m),等值线图,(杨绪充,1984), 岩浆活动,岩浆活动,对现今地温场的影响,,主要从,2方面,考虑:,侵入体的规模、几何形状及围岩产状和热物理性质,等,如:,冷却速率,与岩浆侵入体半径的平方成反比;,冷却的延续时间与岩体半径平方成正比:,-,岩体半径,增大1倍,,,冷却时间,延长4倍,。,岩浆侵入或喷出的地质年代:,时代越新,,所保留的余热就越多,对现今地温场的,影响就,越强烈,,有,可能形成地热高异常区,。,火成岩、碎屑岩的导热率,碳酸盐岩;,基岩盖层;,盐岩石膏泥岩,;,砂岩泥岩,岩性(岩石的导热能力),岩性差异,导致了,纵向上不同组段,地温梯度,明显变化,;,随地层,埋深,和,年龄,增加,,,地温梯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导热能力可用导热率表示。,岩石的导热率大,地球深处热量向上传导能力强,岩层剖面上地温梯度大,。,4、影响地温场分布的主要因素,沉积盖层的,褶皱构造,-对地温场具有明显的影响;,断层,-可以使地温,升高,,也可以使地温,降低,。, 构造条件, 盖层褶皱,热流传导具各向异性:,顺层面,比,垂直层面,更易传播,。,背斜使热流聚敛,向斜使热流分散。,地温和地温梯度由背斜两翼向其轴部或核部增高,:,-,背斜,顶部,地温梯度大,,,翼部,地温梯度小,。,-两翼倾角,越陡,,背斜顶部与两翼的,温差,就更大,。,背斜与向斜区热流分布示意图,平行于层理方向较,垂直层面方向的导热性好,,,热量容易向岩层上倾方向集中,。,研究断层与地温场的关系时,应考虑两个方面:,在主断层线上是否出现,地温异常,;,沿着断层走向热流是否有,变异,。, 断 层,一般的,封闭性断层或压扭性断层:,因,压扭,、,摩擦,产生热量,形成,附加热源,-,地温增高,。,一般的,开启性断层:,可作为,地下水循环通道,,,将近,地表,及,浅处,低温地下水,引至深部-,地温降低,;,或因,深部地下水,沿断层,上升,-,地温增高,。,-,应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烃类聚集-,油气分布,烃类聚集,(油气田),上方往往存在地温高异常,(地温梯度高),;,而且,,气田区高于油田区,。,地温异常,很,微弱,,一般为0.24.5左右;,相当,普遍地分布在油气田上方的浅部和地面,。,前苏联的什罗卡盆地内油田上地温剖面图,100,m,深处温度曲线,在油藏正上方显示出,升高,趋势,。,首先,,油气藏本身,提供了,附加热源,:,主要来自,:,烃类,需氧和乏氧的,放热反应、,和,放射性元素的集中,等。,导致烃类聚集上方地温异常的主要原因:,盖层的,导热性差,,,阻止,热量向上,扩散,;,顺层面,比垂直层面更,易于传播,(对褶皱而言);,另外,,流体向上,渗逸时,将油气藏中的,过剩热量,带至,浅部和地表,。,区域性地下水循环将,深部热水带至浅层,,,使地温普遍增高,,,地温梯度变大,。, 地下水活动,(循环),由于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地下水与围岩温度场的相互关系,复杂多变,。,地下水活动可引起围岩温度降低,:,地表水,补给,、径流条件良好,地下水侧向活动强烈。,如,华北盆地西部山前在相当深度内呈现低温状况。,4、影响地温场分布的主要因素,油气藏驱动类型,:,指地层中驱动油、气流向井底以至采出地面的,能量类型,。,(也称,驱动方式,),第三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油气藏的驱动类型:,决定油气藏的,开发方式,以及油气井的开采方式,,直接影响油气,开采的成本,和油气的,最终采收率,,,因此,,投入开发之前,必须尽量搞清油气藏驱动类型,。,第三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一、油气藏驱动能量(驱动方式),二、油气藏驱动类型与油气采收率,一、油气藏驱动能量,(驱动方式),天然驱动能量,(重点讨论),油层岩石和其中流体的弹性能,含水区弹性能和露头水柱压能,油藏含油区内溶解气的弹性能,油藏气顶的弹性膨胀能,油藏的重力驱动能,人工驱动能量,注水采油,热力采油-注入热水、蒸汽等,生物采油,二、油气藏驱动类型与油气采收率,1、油气采收率及其影响因素,油气采收率,-采出油气量与原始地质储量的比值。,影响油气最终采收率的因素很多,可分为,两大类,:,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第三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1、油气采收率及其影响因素,2、驱动类型对采收率的影响, 主要地质因素,油气藏类型,:油气藏类型不同,所能达到的最终,采收率会有很大差别。,油气藏储层性质,:即储层的结构特征、润湿性、,连通性、非均质程度,及,、K、S,o,大小。,油气藏的天然能量类型,:,如有无边水、底水、气顶,,以及能量的大小和可利用程度等。,原油和天然气的性质,:,如组成成分、原油粘度,气油,比;,气田的天然气中含其它气体水化物情况等。, 主要开发因素,开发方式,,即选择,消耗性开发方式,(,天然能量,),,还是,选择注水、注气、干气回注等哪一种,补充能量方式,;,开采的技术水平和增产增注的效果;,二、三次采油和提高最终采收率的方法及效果。,布井方式,,即采用何种布井方式和井网密度的大小;,边缘注水,-,水井位于,油水边界附近,;,面积注水,-,将注水井和油井按一定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布,置于整个开发区-,四点,、,五点,等面积,注水,。,切割注水,-,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为若干区,(独立开发),2、驱动类型对采收率的影响,油气藏驱动类型对采收率影响很大,。,不同驱动类型之间最终采收率相差很大,,一般而言:,水压驱动类型的油气采收率比较高,溶解气驱类型原油的采收率比较低,封闭弹性驱时采收率更低,三、油气藏驱动类型与油气采收率,既使,同一驱动类型的油气藏,,由于各种情况的差异,,其,采收率存在一个较大的变化范围,,甚至相差悬殊,。,(,见下页表,),第 五 章,地层压力和地层温度,(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