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1,导言,互联网早期是作为一个技术概念出现的,但是它的发展、进化,不仅有着内在的技术动力,也受到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外部力量的驱动。互联网的演进,带来了新的传播格局与传播模式。而作为传媒业市场的一种新生力量,互联网对传媒业的冲击是革命性的。,导言互联网早期是作为一个技术概念出现的,但是它的发展、进化,,2,CONTENTS,1,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2,连接的演进: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逻辑,3,自进化:网络媒体的演变,5,重定向: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及对传媒业的影响,4,大变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CONTENTS1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2连接的演进:,3,1,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1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4,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从技术角度看,互联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称为一个节点。,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从技术角度看,互联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5,互联网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非常复杂,涉及许多计算机与通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新闻与传播的从业者和研究者而言,要掌握这些专门知识并不容易。从新闻与传播角度看,人们并不需要了解所有技术细节,然而,了解互联网的基本原理,掌握网络的应用技术,把握技术的基本发展方向,是十分必要的。,互联网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非常复杂,涉及许多计算机与通,6,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从硬件上看,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台计算机、相关的通信设备(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网关、路由器等)和有线或无线通信线路组成的。,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7,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从软件系统看,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网络通信系统: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通信,主要涉及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质访问控制等一系列技术。这是网络技术的核心和基础。,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网络操作界面、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措施等。现在比较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有微软公司的,Windows Server,、,UNIX,、,Novell,公司的,Netware,和,Linux,等。,网络应用系统:根据应用要求而开发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种应用。,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从软件系统看,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由以,8,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广域网和局域网,广域网与局域网的区别主要在于网络节点分布的地理范围,以及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局域网,通信范围在几公里之内,传输速率相对较高。,广域网,通信范围在几十公里以上,甚至可达到几万公里。传输速率相对局域网来说较低。,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广域网和局域网,9,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通过传输介质来实现连接。,有线网络中,各个计算机之间必须用一定的介质来连接。这些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导纤维等。,无线网络则采用视线介质(无线介质),包括微波、电磁波、红外线或激光等作为传输介质,进行数据传输。,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10,三、网络协议,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各种应用程序、文件传送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不同系统中各实体的任务和实体间的通信十分复杂,不可能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否则任何一个地方发生改变都要修改整个软件包。因此,计算机网络通信一般采用结构化的设计和实现技术,即采用层次结构的协议集合来实现,每一层的协议有不同的功能,每一层各司其职,各层共同配合完成通信过程。采用这种技术实现通信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称为通信体系结构。,三、网络协议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各种应用程序、文件,11,ISO,:,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的英文简称,它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OSI,模型。这个模型共分成七层,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等。,ISO: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12,三、网络协议,就像在现实世界每一个人的住处需要用门牌号码来标识一样,在互联网上要标识每一台计算机也需要一个地址,而这个地址的定义要靠协议,因此网络地址也叫,IP,地址。,目前,,IP,地址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地址,即电脑的,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在网上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一定要采用静态地址;一类是动态地址,就是每一次登录后的地址都可能不一样,例如我们家庭中电脑上网,通常都是被分配动态地址,这主要是因为目前,IP,地址资源有限。,三、网络协议就像在现实世界每一个人的住处需要用门牌号码来标识,13,四、网络互联技术,中继器:在物理层上实现局域网网段互联,用于扩展局域网网段的长度。仅用于连接相同的局域网网段。,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用来连接相似类型的局域网。,路由器:实现网络层服务。可用于局域网与局域网以及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互联。,网关:在传输层以上的层次实现网络互联的设备。它的基本功能是实现不同网络协议之间的转换。,四、网络互联技术中继器:在物理层上实现局域网网段互联,用于扩,14,网络接入技术:,有线接入,无线接入,从信息传输的角度看,衡量网络接入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带宽,即传输通道的传输能力。带宽问题决定着信息能否通畅迅捷地在网络中传输。从这个角度看,接入技术可分为窄带与宽带两个层次。,所谓宽带与窄带的区别,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一些现在被视为宽带的接入技术,也许在未来只能被视作窄带,因为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会不断对带宽提出新的要求。,网络接入技术:有线接入,15,网络传播概论ppt课件-1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16,2,连接的演进: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逻辑,2连接的演进: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逻辑,17,一、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互联网诞生,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它是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研究署的一个实验性网络,最初阿帕网只有,4,台计算机相连。为了应付可能的战争,阿帕网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即使它受到外来袭击,仍能正常工作,即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一路由而不是固定路由发送信息。这种特性,使计算机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一、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互联网诞生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于1969,18,二、内容与内容的连接:互联网走向“媒体化”,WWW,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在内的多媒体化信息,且信息之间可以用超链接进行关联。蒂姆伯纳斯李在,1990,年设计制作了第一个网页浏览器,World Wide Web,,后来该浏览器改名为,Nexus,。此后,以他的思想为基础开发出的各类,WWW,浏览器,成为人们上网时的主要应用。,WWW,浏览器是一种图形化的网络操作界面,它打破了必须使用命令才能执行网络操作的局限,使得网络的操作变得简单、方便和趣味盎然。,由于,WWW,的出现,原本只是技术人员专利的互联网技术,变得平民化。这为互联网上各种应用的开发,提供了基础。,二、内容与内容的连接:互联网走向“媒体化”WWW括文字、图像,19,三、人与人的连接:,Web2.0,与社会化媒体兴盛,它是指允许用户广泛参与网站内容建设和交互的技术,网络不仅是“可读”的,也变得“可写”,因此,Web2.0,整体指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应用模式。相比,Web1.0,,,Web2.0,具有强烈的交互性、个性化等特征。目前,与,Web2.0,相关的主要技术有,RSS,(简易信息聚合)、博客(播客)、维基(,Wiki,)、,SNS,(社会网络服务)、微博、微信等。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进一步突出网络信息生产中普通网民的作用,并且通过各种应用方式使网民之间产生更加密切牢固的关系。,三、人与人的连接:Web2.0与社会化媒体兴盛它是指允许用户,20,关于,Web2.0,:,Web2.0,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内容为中心。,Web2.0,是一种用户参与的架构,这既指网站内容建设,也指网站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建设。,Web2.0,的应用,还是一种社会纽带,是个体吸纳与整合社会能量的接收器,同时也是个体能量放大为社会能量的转换器。,关于Web2.0:Web2.0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内容,21,UGC,:,UGC,,用户生产的内容。那些由网民上传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的网站被通称为,UGC,网站。其中,美国的,YouTube,网站被认为是,UGC,网站的早期代表。这个网站于,2005,年,2,月创办,目的是方便网友们在网上分享视频。网站一直采用用户自制并上传视频短片的模式,由此聚集了大批用户。此后,类似的网站在全球大批涌现。,UGC:UGC,用户生产的内容。那些由网民上传图片、视频、,22,公民新闻:,人们在关于公民新闻的研究中有两个共识:一是强调公众在新闻报道活动中的参与;二是强调新技术对于公民新闻发展的作用。,对于公民新闻活动的认识,不能仅限于新闻的发布或传播这个层面,而应该把公民的各种新闻信息生产行为综合在一起考察,包括新闻的采集、发布、整合、传播,也包括与之相关的评论和其他活动。,公民新闻:人们在关于公民新闻的研究中有两个共识:一是强调公众,23,四、终端及其连接的升级: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手机通信网络的升级,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二者汇流形成了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包括终端的随身性与私人性,信息传播与服务的流动性、个性化与场景化。,移动互联网包括三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其中,移动终端及移动网络(终端连接技术)的不断升级,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至关重要。,四、终端及其连接的升级: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手机通信网络的升级,24,电子纸:,电子纸:,25,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26,五、物物、物人的连接: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手机、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终端,只是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它们仍是传统互联网思想的延续,这些终端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与传递者,它们离不开人的控制。也就是说,目前的互联网信息传播,主要是以人为中介的。而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影响了信息的采集与利用的水平。物联网等技术将改变这一状况,它可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连接,信息传播的模式将在某些方面发生深层改变。,五、物物、物人的连接: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手机、平板电脑这样的,27,3,自进化:网络媒体的演变,3自进化:网络媒体的演变,28,一、从复制到创新:网络新闻业务形态的变化,定时及时实时全时:网络新闻时间观的发展,粘贴整合解读:网络新闻编辑方式的发展,单媒体多媒体融媒体:网络新闻手段的丰富,单向互动共动:网络新闻受众观的变化,一、从复制到创新:网络新闻业务形态的变化定时及时实时全,29,二、从单一到多维:网络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二、从单一到多维:网络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30,二、从单一到多维:网络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整合类平台:多源聚合人工分发,搜索引擎:多源搜索算法调度,社会化媒体:人际网络大众传播,个性化推荐平台:个性分析算法匹配,视频和,VR/AR,平台:临场体验社交传播,服务类平台:生活场景新闻推送,二、从单一到多维:网络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整合类平台:多源聚合,31,三、从“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变革,三、从“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变革,32,4,大变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4大变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33,一、从独立向融合发展的业务形态与生产机制,一般认为,媒介融合包括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平台与市场融合、机构融合以及产业融合等不同层面。,技术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基础,平台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