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汉语与华夏文化,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汉语与华夏文化研究对象,一、语言与文化的定义,语言,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它是一种文化功能,不是一种生活遗传功能”。,辞海语言文字:“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维有密切联系,是思维工具,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没有语言,人类的社会生活无法维持。从它的结构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现代汉语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语。,文化,文化,汉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界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文化,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文化,本课程所讲的文化涉及的范围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范围较广。,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间的礼仪俗规、宗教、婚姻等内容。,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玉文化,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玉文化沉淀在汉语言中。玉是高尚人格的象征,“君子必佩玉”、“洁身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是国家财富的标志,“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玉是权力的化身,“玉玺”凝聚着古代国家最高权力和威严;玉预示社会安宁,国运昌盛,“丰年玉,荒年谷”;玉传递着和平的气息,“化干戈为玉帛”。在漫长的岁月中,产生了“玉貌花容”、“冰清玉洁”、“亭亭玉立”的“玉人”,执“玉珪”,品“玉食”,饮“玉液”,住“玉堂”,卧“玉床”,与“玉兔”相伴,仰望“玉蟾”。玉文化已深深熔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所主张的:“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一)语言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又是文化存在的重要标志,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二)文化是语言的“底座”,没有文化,语言也就不可能存在.,三、汉语与华夏文化的研究对象,本课程从文字的构形、意义及词汇本义、引申义、语法特点等入手,讲述它们与文化的关系,揭示其丰富内涵所体现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另一方面又以文化为视觉,探讨汉语语言文字及其使用规律,从文化变迁去寻求语言变化的动因,其目的是获得对语言文化功能的认识。,四 汉语与华夏文化研究特点,(一)汉语与文化的相互制约和影响。,礼记曲礼上正义:“古之礼,饭不用箸zh,但用手”。,筷子文化,箸是最迟到商纣王时开始使用的,韩非子中特别提到纣王使用“象箸”进餐。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当时箸的读音为di(古无舌上音即卷舌音),今天厦门话仍把“筷子”说为箸di。,史记,周勃世家:“上居禁中(皇宫),召亚夫赐食,独置大胾z(切成大块的肉),无切肉,又不置箸,亚夫心不平。”,世说新语忿狷: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筷子文化,秦馔古今谈及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载:宋璟当宰相,朝野上下称赞他德高政廉。有一次,唐玄宗在曲江举行御宴。在御宴中,唐玄宗突然将手中的金箸赐给宋璟。这位宰相受宠若惊,不知所措。唐玄宗见状,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赐金箸是表彰宋璟像筷子一样耿直的高贵品质。,筷子文化,明人程良规有咏竹箸(清诗话)诗:“,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还有清代“随园老人”袁枚的箸。其诗云:,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筷子文化,明人陆容菽园杂记云:“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行舟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汉语中古文化、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保留,(二)汉语中古文化、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保留,1.汉语中保留的古文化,现代汉语共同语和方言中保留了一些古代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痕迹。语言文字有稳固性的一面,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有些曾为人们应用的旧事物虽然消失了,但反映这个旧事物的词语却沿用下来,从它们可以看出古代的物质文化。“镜”这个词是金字旁什么缘故?,镜子,原来上古的镜,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监。说文中说:“监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行,故用以为镜。”在,三代之初,,监都是用瓦制成的,所以古代的监字是没有金字旁的。到,商代初年,的时候,开始铸造铜鉴,后来鉴字也有了金字偏旁。,商周时期,,虽然有铜鉴,但是瓦鉴依然通行。到,秦朝,时期,才开始铸造铜镜,因为镜优于鉴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后,再不用水作鉴了。,秦汉以后,,镜的使用更加广泛,镜的制作也更加精良。它的质料包括金、银、铜、铁等,以铜最为多,也有镀金银的、背面包金银的、或镶嵌金银丝的。,隋唐,以来,还有带柄的、四方的,各种花纹应有尽有。中古以铜为镜子以来,用“金+监(鉴”)表示“监”的本义,“监”用于“监察”等词中。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直到明代末期,开始有以玻璃为镜子的。清代乾隆以后,玻璃开始大兴于民间。直至民国初年,少数边远地区还有以铜为镜子的。,舅姑,唐人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余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汉语中保留地域方言与文化,2汉语中保留地域方言与文化。地域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发展起来的。方言区的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慢慢形成具有自己地区明显特征的人文、历史文化形态和风俗习惯。它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主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方言就是不同地域文化的符号之一,不同的方言反映着不同的地域文化。我们在研究汉语与华夏文化的同时,不能不研究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地域方言与文化也不断地被吸收到汉民族共同语中。,汉语中的社会群体方言与文化,3.汉语中的社会群体方言与文化,社会方言是由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没有直接的渊源,它是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或由这些因素构成的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语言差异。主要差别是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以及一些特殊词汇的使用。,汉语中的社会群体方言与文化,阳江志风俗中“妾曰阿细”、“后妻曰后底婆亦曰背尾婆”都属隐语。,市井隐语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多是出于保密原因。例如阳江早期民间市场买卖,行内人都不会直称“一千元”、“一万元”,而用只有圈子内才懂得的“猪偈”、“牛价”来代替,称“一二三四”为“旦底、断工、横川、倒目”。其次因避讳。如“空”与“凶”同音,故改“空屋出租”,为“吉屋”或“旺铺”;“猪肝”的“肝”与“干”同音,“干”意为干枯或没有了,故改称“猪润”或“猪湿”(有水头之意,而水为财)。,汉语中的社会群体方言与文化,(三)汉语中的外来文化,从西周开始,中西就开始文化交流,从借词、译词中反映出中外物质、制度、宗教、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来往。,第二节汉语与华夏文化研究的意义和方法,意义:,(一)加深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二)加深了解语言与文化关系,有利于社会交际。,(三)有利于理解汉语的字、词、句。,贵宾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北京吃奶排队很长。(北京日报1989年5月28日),老刘在家养病,每天练气功,晒太阳,中午家里没人做饭,只好吃食堂,吃晚饭才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蒋子龙退休之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药商山早行),(四)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四合院、火炕、红娘、王母娘娘、鹊桥、冲喜,汉语与华夏文化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二 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的方法,从汉语来探求中华民族文化属性上的特点,也应该讲究方法,除了一般通用的归纳法、演绎法、推理法外,还要根据本学科的研究目的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主要有:,1.调查分析法,2文化差异对比法,比较法是各门学科经常使用的具体方法。语言文化研究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言语的特征、它不是A语言与B语言的纯语言学比较,也不是A民族文化与B民族文化的纯文化学比较,而是A语言反映A民族文化与B语言反映B民族文化的语言文化比较。,3.投影分析法,语言是社会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社会的客观现实通过人们的认识都会在语言和言语活动中得到反映,由于语言文字在发展过程中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社会发展变化了,有的社会现象消失了。但是有的却在语言文字中保留下来,所以罗常培先生说:“社会的现象,由经济生活到全部社会意识,都沉淀在语言里。”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来探寻保留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投影,这就叫投影法。,4.文化符号分析法,文字、词汇等都是语言符号,本来他们的功能是表述概念,而不是建构文化,但由于它们是人类文化实践的认识成果,属于文化内涵的范畴,所以这些语言符号也就成了文化符号。汉语的语言思维是一种具象思维,这种思维反映在造字的心理上,就是注重图象性。中国古代哲学讲求“观物取象”,六书中的象形就是造字基础,我们可以从汉字形体考察古代的历史文化。,5.文化结构分析法,文化结构分析法就是指在语言结构分析中注入文化学的血液,而不是单纯描写分析语言结构。,汉语的语音结构从古到今虽然有很大的变化,但它的音节是由声、韵、调组成的格式永不变,声母、韵母各自的组合及其声韵的拼合情况表现出井然有序、严整的规则,有限的声母韵母两两组合,再加上声调,可以构成上千个音节,表示各种意义。古代音韵学家根据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把汉语音节分成阴声阳声、阴调阳调、平声仄声、舒声促声等类别,这种语音结构特点反映了汉民族朴素的辨证统一的思维方式。,汉语词语的尊卑有序的排列,也看出汉民族按和谐与有序的社会行为准则去生活,去约束自己的言行,“和谐”是人们的愿望,汉人在处世哲学上一般是“求中”,“不偏不倚”,只有这样才能使对立走向和谐。我国古代认为统一体内部各种对立因素的均衡与和谐是保持统一体稳定生存的根本条件,。,普通语言学家洪堡德在论语法形式的性质和汉语的特性中说:“在汉语的句子里,每个词排在那里,要你斟酌,要你从各种不同的关系去考虑,然后才能往下读。由于思想的联系是由这些关系产生的,因此这一纯粹的默想就代替了一部分语法”。,“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6.文化心理分析法,文化心理分析法是从语言使用中去揭示、分析民族心理因素。汉语与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文化有密切关系。色彩词、动植物象征义、比喻义无不渗透着各民族的文化心理,蕴涵着各民族丰富而深刻的文化风情。,We were really frightened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