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5页 / 共46页
第6页 / 共46页
第7页 / 共46页
第8页 / 共46页
第9页 / 共46页
第10页 / 共46页
第11页 / 共46页
第12页 / 共46页
第13页 / 共46页
第14页 / 共46页
第15页 / 共46页
第16页 / 共46页
第17页 / 共46页
第18页 / 共46页
第19页 / 共46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国际储备功能的新变化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余维彬,一、,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管理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其官方宣布的汇率制度也迅速向富于弹性的方向转移;,汇率制度向弹性方向的转移通常会使各国减少国际储备,上述不无矛盾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资料来源,:,转引于Robert Flood and Nancy Marion,2002,Holding International Reserves in an Era of High Capital Mobility,IMF working paper.,国际储备管理相关指标(包括黄金),1948-1970,1971-1980,1981-1990,1991-1999,国际储备/GNP(%),所有国家,8.2,7.6,6.6,10.5,发达国家,9.3,7.3,7.0,7.7,发展中国家,7.3,7.8,6.3,12.4,新兴市场经济国家,5.5,5.8,6.0,14.9,国际储备/周进口,所有国家,22.5,17.9,15.4,20.6,发达国家,23.0,16.1,13.9,16.6,发展中国家,22.1,19.2,16.4,23.3,新兴市场经济国家,19.7,19.7,17.6,27.6,国际储备/M,2,(%),所有国家,31.3,20.5,15.2,21.2,发达国家,17.8,12.0,11.7,11.3,发展中国家,37.7,25.1,17.1,26.6,新兴市场经济国家,28.7,23.5,19.1,29.9,转引于Robert Flood and Nancy Marion,2002,Holding International Reserves in an Era of High Capital Mobility,IMF working paper.,注:上述国家地区分类包含了56个国家(地区),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79年的分类方法,其中有22个发达国家,34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官方报告的汇率安排(百分比),1976,1981,1986,1991,1996,1999,钉住汇率制度,86,75,67,57,45,21,有限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3,10,5,4,3,38,更为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11,15,28,39,52,41,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各期。,注:1999年前,IMF将各国的汇率制度按照灵活程度分为三大类:钉住汇率制度,钉住某一种货币或者货币篮子长时期固定不变;有限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相对于某一种货币或者货币篮子表现出有限弹性,汇率虽然可以变化,但变动的幅度较小;更为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根据某种指标可以灵活地调节或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其中包括按一套指标调整的汇率制度、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二、主流最优国际储备理论思路,主流思路,传统最优国际储备理论是基于固定汇率制度假设之上,在国民收入水平和经济稳定之间寻求平衡:一方面,国际储备收益率小于实际投资收益率,因而持有国际储备会降低国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国际储备能弥补国际收支赤字,这可以避免为维持汇率稳定而采取其他导致更大经济冲击的调整政策,因而持有国际储备会使经济发展更为稳定。,主流思路背景,主流最优国际储备研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背景吻合。,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全球实施固定汇率制度,对资金流动采取了严格的限制,经常项目逆差很难通过汇率调整或者国际资本流动得到弥补。,上述环境决定了,国际储备核心作用是通过缓解国际支付困难来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它与收入调整政策间存在替代关系。,此外,绝大多数国家在二战后普遍缺乏资本,资本边际生产力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相对较高,持有国际储备的投资收益损失不容忽视。,Heller,(,1966,)的研究,持有国际储备会产生机会成本,它是国内生产性投资的收益与国际储备资产收益的差;,除动用国际储备之外,调整国际收支赤字的唯一方法是减少国内收入以缩减进口;,持有国际储备也会带来收益,这是指,动用储备弥补国际收支赤字能避免收入调整政策带来的经济冲击;,将持有国际储备的净收益最大化,即可得到最优国际储备水平。,Clark,(,1970,)和,kelly,(,1970,),的研究,国民经济目标函数与国民收入水平正相关,与国民收入变化负相关;,国际收支的随机分布要么能被金融政策抵消(使用国际储备),要么能被调整政策抵消(使用收入变化政策);,持有国际储备会降低国民收入水平,不持有国际储备则导致剧烈的收入变化,收入水平和收入变化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将国民经济目标函数最大化,即可得到最优国际储备水平。,随后的研究,在目标函数、调整政策和经济结构方面引入了更为全面和精确的条件。,例如,在目标函数方面,Claassen(1976)指出,与面对国际收支赤字相比,货币当局面对国际收支盈余的压力是非常不同的。,例如,在调整政策方面,,W.Sellekaertas,和,B.Sellekaertas,(,1973,),考虑了利率变化对贸易赤字的影响,Kreinin,和,Heller(1973),考虑了汇率变化对贸易赤字的影响。,例如,在经济结构方面,,Frenkel,和,Jovanovic,(,1981,)引入时间和更为复杂的不确定性。,主流思路与实践的矛盾,David,(,2005,)的研究表明,持有国际储备并不一定会使国民收入减少,这一结论动摇了主流国际储备研究思路中的重要基石国际储备机会成本。,对汇率制度转移与外汇储备增长矛盾现象的一种解释是,发展中国家声称向浮动汇率制度转移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对汇率的干预。Calvo 和 Reinhart(2000)的研究表明,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中国家向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转移是一种假象,各国自己声称的浮动与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更象钉住汇率制度。,然而,Lane,和,Burke(2001),的研究表明,在,1980,年至,199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与出口波动性和外债间只有较弱的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意味着,即使假定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从支付角度也很难解释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急剧增长。,三、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管理新变化的解释,金融全球化使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日益紧密联系,这加剧了货币危机与货币替代的威胁,并导致发展中国家大幅调整其国际储备管理战略。,(一)货币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管理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名义变化的实质,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Calvo 和 Reinhart,2000),,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中国家向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转移是一种假象,各国自己声称的浮动与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更象钉住汇率制度。,汇率制度与国际储备,在“没有信誉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下,发展中国家普遍增加国际储备,是为了能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对国际投机资本预期的影响。,国际储备数量越多,则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就越容易被相信。一旦国际投机资本把中央银行汇率目标作为自己的汇率预期,在市场汇率偏离目标汇率的情况下,相应的投机活动则会使汇率自动重新恢复到目标汇率。,(二)货币替代对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管理的影响,货币替代的背景,美元、欧元两大货币区的挤压。,货币替代与国际储备,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国际储备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金本位货币制度下黄金的功能。一国国际储备就类似金本位制度下中央银行拥有的黄金,这意味着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有一种实际价值的资产国际储备作为支撑。,一国国际储备越多,居民对一国信用货币的价值含量就越有信心,也就越能防止货币替代的发生。,(三)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功能已经转变,传统国际储备管理目标,十分强调国际储备的“务实”功能,即实实在在地用“真金白银”去满足进口、支付债务和干预汇率的需要。,现在国际储备管理目标,重心在于“保持信心”,这很大程度带有“务虚”的特点。,如果做一个不严格的比较过去国际储备是准备“用”的;而现在,国际储备则主要是给人“看”的。,(四)国际储备管理实践方面的依据,200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个国家(地区)国际储备管理的一项抽查表明,:,管理机制方面,已有14个国家(地区)把国际储备交给私人机构去运作;,资产结构方面,已有6个国家(地区)将国际储备投资于公司债券,有3个国家(地区)投资于股票。,揭示的内涵,私人经营机构在国际储备管理中的普遍介入,以及高风险的公司债券与股票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出现,都表明中央银行已经开始高度关注国际储备的保值增值,国际储备的财富作用由此也可见一斑。,四、IMF对国际储备管理的指导原则,(一)目标,限制一国经济的外部脆弱性(通过吸收货币危机的冲击以及缓和外部融资渠道的阻塞),提供一国能够偿还外债的市场信心,支持对国内货币的信心,支持政府偿还外部债务与使用外汇的需要,应付灾难和突发事件,(二)充足管理,传统指标,衡量国际储备充足程度的传统指标有国际储备相对进口水平的比率指标、国际储备相对货币总量的比率指标等。前者注重经常项目的需要,因而特别适用于那些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触有限的国家。国际储备相对货币总量的比率指标通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的潜在资本外逃:在货币需求不稳定以及银行系统存在较大脆弱性的条件下,该指标相当有效;但在相反的情况下,该指标只是资本外逃的一个潜在信号,而并不能表明资本实际外逃。,新发展,IMF于2000年公布了一个关于外部脆弱性的外债与国际储备关联指标的文件。,该文件建议用国际储备相对短期外债的比率指标作为分析国际储备充分性的基准。此外,需要补充考虑的因素包括汇率制度、外债的货币定值、其他宏观基础因素(特别是经常项目赤字与实际汇率)、影响私人部门债务头寸的微观基础环境(例如没有资格的私人部门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程度及其短期债务的比率、居民资本外逃的可能性或者居民、非居民持有衍生头寸的可能性)。,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收到的反馈情况看,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大多支持从资本项目脆弱性角度关注国际储备的充足问题。,(三)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框架,1.建立一种管理框架,以便识别国际储备管理的风险,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对受委托管理国际储备的外部管理者而言,其管理方式与原则应该与货币当局一致;,3.风险暴露程度应该定期检测,以识别风险是否超过可接受范围;,4.国际储备管理者应能够清醒认识并准备接受风险暴露可能带来的损失;,5.关注衍生工具和外汇操作的风险;,6.为了评估国际储备资产组合的脆弱性,国际储备管理单位应该定期进行压力测试以评估宏观经济与金融冲击的潜在影响。,流动性风险管理,1.应该在对外部风险和潜在资本流动波动性进行估计的基础上,决定高度流动性储备资产的数量;,2.应该考虑在外汇市场过度波动的情况下,使得中央银行持有足够规模的高度流动性国际储备资产来干预外汇市场,发展中国家尤其需要如此;,3.作为流动性管理的一部分,中央银行通常持有一定数量的外汇现金以保证支付短期负债和其他负债,这种现金管理有利于发行短期债务;,4.获取收益是国际储备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为了使一国拥有充足的国际储备来对付外部的脆弱性,国际储备投资战略应更多地转向追求高收益的中长期投资。,币种构成,国际储备的币种构成基准高度依赖储备充足的决定路径。,1.短期外债风险覆盖方法,当持有国际储备主要是为短期外债提供风险覆盖时,国际储备的币种结构要与短期外债的币种结构相一致;,2.最优分散化方法,汇率与利率变动通常是国际储备收益与风险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储备管理者应象一个组合投资管理人那样,寻求最优化的资产分散管理;,3.购买力方法,那些很难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来缓和经常项目冲击的国家,为偿还外债和维持正常进口,应该考虑用偿还债务和进口的主要币种来构建国际储备的币种基准结构;,4.持有成本法,在那些国际储备大多是借来的国家,国际储备通常的投资目标,就是在严格限定净头寸风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