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0/9/7,#,1,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中外历史纲要(上),1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中外历史纲要(,1.,三国鼎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三国鼎立的局面相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是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因此是历史的一大进步。,1.三国鼎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三国(220年-,2,2.,西晋短暂的统一,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传四帝,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三国末期曹魏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西晋建立,政风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2.西晋短暂的统一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3,西晋,6,01,02,03,04,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少数民族内迁,八王之乱,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八王之乱,耗竭国力。,统治集团奢侈腐化。,少数民族内迁,民族矛盾激化。,简要说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如此短暂?,西晋601020304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少数民族内迁八王,3.,东晋和十六国的南北分立,西晋后期的内乱,匈奴灭西晋,司马睿重建东晋(建康),317,年,北方十六国的割据,3.东晋和十六国的南北分立西晋后期的内乱匈奴灭西晋司马睿重建,5,4.,南北朝并立,北朝,南,朝,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前秦统一十六国,淝水之战后崩溃,北魏拓跋部统一,分裂为西魏和东魏,北齐,北周,4.南北朝并立北朝南朝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6,7,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巧思妙记,】,“三、四、五、六”,三,四,五,六,三国:魏、蜀、吴,南朝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1.,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2.,北朝的五个朝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7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巧思妙记】“三、四、五、六”三,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徙戎论,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8,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9,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民族迁徙,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江南经济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汉人与胡人的民族交融,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民族迁徙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10,11,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依据材料,概括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面貌有何不同?,简要说明,西汉之前,江南地区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魏晋南北朝时,江南经济快速发展。,1.,江南经济的开发,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11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12,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自然环境,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社会环境,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劳动力与技术因素,1,1,2,2,3,3,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1.,江南经济的开发,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12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13,石头城下启航的船队,不仅航行在秦淮上下,大江南北,而且经常“直挂云帆济沧海”,进行海外贸易。,六朝时期来到建康的就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批使臣,,当年的石头城下,时常可以看到外国人物和奇装异服,居民习以为常,不仅不感到诧异,并且学会了与他们交往,甚至模拟外国人的形状制作日常器具。,薛冰,南京城市史,长江中下游一带(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一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简要说明,根据材料分析,江南地区的开发有哪些表现?江南开发有哪些影响?,1.,江南经济的开发,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13石头城下启航的船队,不仅航行在秦淮上下,大江南北,而且经,12,开垦荒地,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很多水利。,改进、推广犁耕,施用粪肥,精耕细作;改进种植技术。(育秧移栽、麦稻兼作、双季稻),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02,OPTION,03,OPTION,牛耕图,施肥图,龙骨翻车,01,OPTION,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12 开垦荒地,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很多水利。,13,01,史称,扬州“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04,南朝十分重视造船,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船速明显加快,尤其是祖冲之发明千里船,能日得百余里。民间的造船业也很兴盛。,03,经过,“,块炼法,”-“,百炼钢,”-“,炒钢法,”,的发展历程,中国发明了灌钢法。,02,东晋南朝时青瓷发展到成熟阶段,无论在胎质、釉色、纹饰与烧制技术方面,都有提高。,织锦,手工业: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东晋与南朝,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1301史称,扬州“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04南朝十分重,16,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江南地区的开发,推动了民族融合;也为后世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简要说明,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有哪些表现?江南开发有哪些影响?,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16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简,17,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结汉亲,“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鲜卑衣服狭而短,窄领小袖,便于骑射,汉服宽而长。,为了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2,、北魏孝文帝改革,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17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结汉亲“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在北魏前期的官制里,既有汉文化的执政机构,尚书制度,又有鲜卑文化的大人制度;既有汉文化的监察机关,御史台等,又有鲜卑文化的监察机关。,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北魏后期)稻谷亩产量一般在,4,斛左右,若精心耕作,可达,10,斛,大大超出了汉代平均亩产,3,斛的水平。,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冶铁业也大有发展,酿酒业,制瓷业以及其他供城市消费的手工业,从业人数增加很快。,(洛阳)城不仅五方杂处,市场繁荣,沽贩云集,而且在城南的特定区域,安置了南、北、东、西各族降民以及西域和域外商人。,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在北魏前期的官制里,既有汉文化的执政机构尚书,18,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19,中古时代,中国经历七八百年的民族重整过程,原有“汉人”的中国人口,在接纳无数北方、南方的外族成分,形成一个新的庞大而多元的民族。这个民族不是由血统界定的种族,而是认同于一个文化传统,却又呈现多元性的人群。,许倬云万古江河,3.,汉人与胡人之间的民族交融,根据材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融合性,血统上的融合与思想文化上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夷夏观念趋于淡薄,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