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外周循环生理,外周循环生理,1,循环系统生理,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循环系统生理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2,血管生理,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1、,弹性贮器血管(大动脉),2、,分配血管(中动脉),3、,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小动脉、微动脉),4,、,交换血管(毛细血管),5,、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微静脉),6,、容量血管(静脉),7,、短路血管(动静脉吻合支),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3,大动脉,包括主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髂总动脉等。大动脉的管壁中有多层弹性膜和大量弹性纤维,平滑肌则较少,故又称弹性动脉。,大动脉具有较多平滑肌,有良好的收缩和舒张能力,心脏射血时,可贮存射血量的,2/3,待射血后再释放,故又称弹性贮器血管。,大动脉包括主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髂,4,中动脉,除大动脉外,其余凡在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动脉大多属中动脉。中动脉管壁的平滑肌相当丰富,故又名肌性动脉。,运输血液,中动脉除大动脉外,其余凡在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动脉大多属中动脉。,5,小动脉、微动脉,管径在,0.3,1mm,之间,包括粗细不等的几级分支,也属肌性动脉。小动脉中膜含数层平滑肌,平滑肌舒缩可使管径变小,增加血流阻力,因此小动脉也称外周阻力血管。,小动脉、微动脉管径在0.31mm之间,包括粗细不等的几级分,6,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极细微的血管,管径平均为,6,9m,,连于动、静脉之间,互相连接成网状。毛细血管软骨、角膜、毛发上皮和牙釉质外,遍布全身。毛细血管壁薄,管径较小,血流很慢,通透性大。其功能是利于血液与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极细微的血管,管径平均为69m,连于动,7,微静脉,是由数条毛细血管汇合而成的血管,直径在,0.2mm,以下。内膜仅一层内皮,中膜无平滑肌或只有少量分散的平滑肌。微静脉是毛细血管以外的又一物质交换场所,属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微静脉是由数条毛细血管汇合而成的血管,直径在0.2mm以下。,8,静脉,静脉管壁薄,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均较少,缺乏收缩性和弹性,管腔断面较扁。,平时容纳全身,70%,的血液,上下肢浅静脉常用来抽血、静脉注射、输血和补液。,静脉壁上有静脉瓣,它能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向心脏流动。,静脉静脉管壁薄,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均较少,缺乏收缩性和弹性,管,9,动静脉吻合支,管壁较厚、管腔较粗大。通常其壁的平滑肌,处于收缩状态。这种血管无物质交换作用。平时这种血管内,无血液流通,一旦开放将有较多血液从微动脉迅速流入微静脉。人体皮肤的微循环中这类血管较多。,动静脉吻合支管壁较厚、管腔较粗大。通常其壁的平滑肌,处于收缩,10,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1,、泊肃叶定律(,poisuille,),2,、层流和湍流,Q=P/R,(,Q,流量,,P,压强差,,R,流阻),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11,8,L,R=,r,4,(二)血流阻力(,R,),L,为管长,,为血液粘滞系数,,r,为血管半径,8L,12,1,、血压形成的前提,(三)血压,循环系统中有足够的血液充盈,mmHg,kPa,1 =0.133,1KPa =7.5mmHg,1、血压形成的前提(三)血压 循,13,2,、血压形成的基本因素,(,1,)心脏射血,形成血压的动力,(,2,)外周阻力,形成血压的条件,2、血压形成的基本因素(1)心脏射血形成血压的动力(2)外,14,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1,、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动,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脉压,pulse pressure,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舒张压,+1/3,脉压,血压的记录方法:收缩压,/,舒张压,mmHg,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15,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每博输出量,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的每搏输出量的多少,(,2,),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外周阻力,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6,(,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弹性贮器作用,收缩压,舒张压,脉压,(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17,脉搏波并非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而是由血液推动引 起的血管壁的运动其传播速度远较血流速度为快。,(二)动脉脉搏,脉搏波并非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而是由血液推动引 起的血管壁的,18,四、微循环,(一)微循环的组成与通路,四、微循环(一)微循环的组成与通路,19,2,、微循环的通路,微循环,组成,流速,物质交换,分布,生理意义,直捷通路,微动脉后微动 脉通血毛细血 管微静脉,较快,使血液迅速 通过微循环,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动静 脉吻合支微 静脉,骨骼肌,迅速,少,无,皮肤,调节体温,迂回通路,微动脉后微动 脉毛细血管前 括约肌真血毛 细血管微静脉,缓慢,充分,广泛,“营养通路”,2、微循环的通路微循环 组成 流速物质交换 分布 生理意义,20,(二)真毛细血管,1,、毛细血管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由于毛细血管壁薄,具有较高通透性,使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通过管壁进入组织,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也能通过管壁进入血液,从而完成血液与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二)真毛细血管1、毛细血管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由于,21,2,、毛细血管的数量和交换面积,有人粗略估计,人体全身约有,400,亿根毛细血管,全身毛细血管(包括有交换功能的微静脉)总的有效交换面积将近,1000m,2,.,2、毛细血管的数量和交换面积有人粗略估计,人体全身约有400,22,(三)微循环的生理特点,1,、血压低,2,、血流速度慢,3,、潜在容量大,4,、灌流量易变,(三)微循环的生理特点1、血压低 2、血,23,(四),微循环的调节,(四)微循环的调节,24,1,、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时平滑肌收缩,血管口径缩小。,2,、体液调节: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加压素、内皮素、,5,羟色胺、心钠素等。,3,、代谢性调节:组织代谢过程中产生很多物质,均具有舒血管作用,它们调节微循环的作用很强,包括:低氧、二氧化碳增多、乳酸、钾离子、腺苷、缓激肽、前列环素等。,1、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时平滑肌收缩,血管口径缩小。,25,五、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五、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26,(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2,(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27,七、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1,)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正常变动范围:0.4 1.2,kPa(4 12cmH,2,O),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2,)外周静脉压,(一)静脉血压,1,、静脉血压和正常植,七、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1)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28,(二)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2,、心肌收缩力:,3,、体位改变:,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静脉泵”或“肌肉泵”,5,、呼吸运动:呼吸泵,心衰,1,、循环平均充盈压,(二)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2、心,29,小结,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维持正常血压的三要素,微循环的特点及调节,小结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