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第11页 / 共33页
第12页 / 共3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第14页 / 共33页
第15页 / 共33页
第16页 / 共33页
第17页 / 共33页
第18页 / 共33页
第19页 / 共33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五章 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咨询,第五章 听觉障碍儿童的,听觉障碍是指因听觉系统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或损伤,导致听觉功能感测或理解声音的能力的完全或部分降低,造成言语交往困难,也称听力障碍、聋(deaf)、重听(hardhearing)、听力损失(hearingloss)。,值得注意的是聋未必哑,在我们的意识中常认为聋和哑是并存的,我们也常叫“聋人”为“聋哑人”,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很多聋人的言语器官并没有疾病,只是由于听觉的障碍致使其说话时出现发音不清等现象。聋人由于听觉系统不完善,导致他对于自己的发音也无法准确监听,他也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与人交往时别人也听不清他说的什么,他说话的积极性也没有了。长此以往,最终导致了他不爱说话,表现出“哑”。所以大多数聋哑人就是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语言训练,最终因聋致“哑”。,听觉障碍是指因听觉系统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或损伤,导致听觉功能感,听力损失程度与生活声音对照图,听力损失程度与生活声音对照图,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一)认知特点发展特点,1.感知觉。,(1)感知不完整。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觉损失,所以对来自声音的感知和认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外界事物的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在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来加工信息时,由于缺少听觉的参与而使信息变得不完整。,(2)视觉发展补偿缺陷。,由于听觉获取信息受到障碍,听觉障碍儿童主要是通过视觉来弥补。由于听觉上的障碍,聋生的眼睛就成为最主动、最活跃、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研究表明,听觉障碍儿童观察敏锐,辨别细小物体或远处物体的技能高于听觉健全的同龄幼儿。国外也有研究表明:聋童在一年级时,视觉反应速度比正常儿童慢,但到了三年级,聋童的视觉反应速度与正常儿童的差距缩小了,到了六年级时,聋童的视觉反应速度甚至超过正常儿童。,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3)运动觉、触觉、震动觉更显重要性。听觉障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视觉、运动觉、触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触觉和震动觉在信息获取中较健听人更加重要,比如聋童学习舞蹈的时候,就更多的需要感知震动觉来把握音乐的节奏,训练也是在律动室训练,音乐课也相应成为律动课。,视觉等其他感官对听觉缺陷的补偿作用还是有限度的,不能完全取代听觉。听觉损伤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而缺陷补偿可以帮助聋童发展语言。例如在早期语言康复训练中,通过眼睛观察说话者发音时口形和舌位的变化,利用触觉和动觉感知发音时是否送气、声带是否振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活动参与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因此,在缺陷补偿的同时,不能忽视听觉障碍学生听觉技能的培养。,(3)运动觉、触觉、震动觉更显重要性。听觉障碍儿童在学习过程,2.记忆特点。,(1)无意记忆占优势.学前期的听觉障碍儿童可能对背诵儿歌等需要有意记忆参与的活动会有困难,但是如果活动是他们感兴趣的,那么他们对这个活动的印象会比较深刻,比如游览动物园等。语言康复和训练就是要利用他们无意记忆的优势,来发展语言和培养有意记忆。有意记忆依靠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积极情绪的反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进步和成就,唤起积极的情绪,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培养有意记忆的目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有实验表明,多种感官参与的记忆,其记忆效果要好于单凭一种感官的记忆。,(2)形象记忆优于语词记忆。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材料,而语词记忆是通过语言形式的记忆。由于听觉损伤,听觉障碍儿童主要以形象记忆为主。培养学生的语词记忆,要依靠其形象记忆,在依靠形象记忆帮助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来促进语词记忆。,由于听觉障碍儿童接受的视觉、动作性刺激物更多,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也较之言语刺激留下的痕迹容易和丰富,因此,听觉障碍儿童的记忆特点总的说是形象、动作记忆好于语言记忆。,2.记忆特点。,3,、思维特点,(1)思维内容具体,多以形象性的内容作为对象。听觉障碍儿童往往以事物的外部特征作为概念的依据,思维更容易受到知觉情境的影响,很少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例如在教学中学生多以具体的表象文字或数字进行思维加工,缺乏对事物的本质分析。,(2)思维发展由形象思维阶段到抽象思维阶段需要较长时间。思维发展一般要经过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个阶段,与普通学生相比,听觉障碍儿童因语言形成困难,导致其具体形象思维需要较长时间发展到抽象思维。,(3)概念的扩大化和缩小化。听觉障碍儿童在概念形成之间,会出现概念扩大化和缩小化的现象。,(4)判断推理困难。听觉障碍儿童容易找出事物之间的不同点,而较难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不善于作全面分析,常基于表面现象进行判断推理,易出现错误及片面化的问题,逆向思考困难。,培养听觉障碍儿童的思维能力,要正确认识其思维发展的特点,切实贯彻启发式教学,把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开展系统的认知策略训练,培养聋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思维特点,4.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言语是人们在各种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听觉障碍儿童在6、7个月时,也会呀呀学语,但是由于1)得不到反馈;2)得不到强化;3)不能完全听到一个成人的言语模式。因此,在没有正常的言语环境下,这种呀呀学语慢慢地消失,其语言表现为以下三点:,(1)口语与书面语普遍落后与正常儿童。听觉障碍儿童由于缺少听觉的帮助,在入学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口语和书面语,使得起步就相对于正常儿童晚,并因语言环境刺激较少,使得听觉障碍儿童在理解能力上落后于正常儿童,进而影响其口语和书面语发展普遍落后于正常儿童。,(2)手语是聋人沟通交往的主要工具之一。手语在我国大陆指手势语与手指语的合称。听觉障碍儿童与正常教师交流时,主要通过手语交流,在聋生教学过程中,手语也至关重要。,(3)听觉障碍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还要使用“唇读”来获取信息。唇读是利用视觉观察说话人口部活动及面部表情来理解说话内容的一种交往技能,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力受损,常需要唇读来辅助获取语言信息。,认识听觉障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教师遵循规律指导他们的言语活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4.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言语是人们在各种活动中应用,(二)听觉障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点,1.情绪、情感特点,听觉障碍儿童情绪、情感特点表现为较易激动、更易焦虑。由于需要并不能及时地被理解和满足,因此聋童易冲动。进入学校后,一方面聋童学习语言,使其可以表达需要和其需要被理解;另一方面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和老师的教导帮助下,逐渐会抑制自己的冲动情绪。,高级的社会情感逐步发展与正常儿童一样,聋童的社会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也会逐渐发展起来。社会情感是逐渐内化的过程,儿童阶段其社会情感的参照大多依靠其父母和老师。我们经常会从儿童的口中听到,“我妈妈说:撒谎不是好孩子。”“老师说: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等。只是由于听觉障碍,聋童的在获取信息方面与正常儿童相比处于劣势,因此与正常儿童相比,聋童高级情感发展缓慢。,(二)听觉障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点1.情绪、情感特点,2.意志品质特点,意志是人们自觉地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听觉障碍儿童的意志特点主要表现为自觉性低、果断性不强、坚定性和自控性不如普通学生。低年级听觉障碍学生的行动往往需要依靠老师、家长的指导、暗示、督促、检查来完成,行为动机和目的不够稳定,对于长线任务常找借口中途退缩。聋生往往不善于根据理智的思考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多地受外因或情绪的影响,容易为情感所左右,遇事易冲动。,培养聋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要从长远考虑,开展目的、理想教育;在细节方面,加强意志行为锻炼,重视引导聋生意志的自我锻炼。,2.意志品质特点,3.社会性发展特点,(1)聋童伙伴范围狭窄,由于有声语言发展滞后,聋童在选择玩伴时,更倾向于聋童,而不是健听儿童。因此在幼儿园或学校中,教师应当鼓励聋童参与到正常儿童的活动中,同时也要指导正常儿童如何接纳聋童,使聋童在克服自己胆怯和怕别人歧视的心理的同时,能得到更有利的交往环境的支持。,(2)社会交往欠缺,社会常识缺乏,聋童的社会交往只限于个别的同样是聋童的玩伴和家庭,因此社会交往欠缺。也因为此,聋童的社会常识贫乏。方俊明(1998)采用中国儿童发展量表对聋童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并与同龄健听儿童比较,聋童在社会常识方面成绩最差。例如,他们不知道过河需要乘坐何种交通工具;不知道到什么商店去买酱油;不知道应该到什么地方去踢足球;不知道老奶奶病了,应该送到什么地方看病;等等。他们的社会认识能力也很差,除了对解放军和医生略有所知以外,对邮递员、旷工、电工和教师等人物都不知道。因此康复教育,应把发展语言和社会常识紧密结合,采用情景教学,在学生增长社会常识的过程中,语言也得到发展。同时,应使聋童走出家庭和康复中心的小圈子,接触社区、接触社会,逐步积累社会经验,促进其社会化发展。,3.社会性发展特点,4,、个性特点,1、脾气倔强,好冲动,在分析情绪特点时,我们知道当聋童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聋童易冲动。面对它,父母要么用不恰当的惩罚手段制止;要么采取过分保护的方法。这两种方式只能使冲动愈演愈烈。有研究表明,听觉障碍儿童常有固执性、自我中心、缺乏自我控制、冲动性强、易受人暗示等消极的个性特点。,2、好动、好奇,上文我们介绍了聋童无意注意优于有意注意的注意特点,即他们往往会被外界的新鲜事物吸引。语言训练过程要十分努力和认真,因而相对于其他活动,语言学习对聋童来说是枯燥的,因此,聋童会经常动动手,踢踢脚,做各种小动作,表现出好动的个性特点。,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但是聋童的好奇心与正常儿童不同,正常儿童的好奇心往往表现为,他们总喜欢问为什么?而聋童的好奇心更多地表现在当面对感兴趣的事物时,他们总喜欢去摸一摸、动一动,这种好奇心更外露。,4、个性特点,影响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社会因素,1,、社会条件的限制,听觉障碍儿童较普通人遭遇更多的人际、学习就业及其他生活挫折,而不利于其情绪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听觉障碍儿童教育滞后于普通教育也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2,、不良信息的影响,听觉障碍儿童的眼睛成为最主动、最活跃、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他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很大程度上依赖视觉,而且视觉记忆保持得比较好。,影响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社会因素1、社会条件的限制,影响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家庭因素,1,、家庭教育方式,限制儿童外出,堵塞了儿童认识自我、发展和培养生活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他们交流方式与行为方式是大多健听儿童不能理解和接纳的,所以常常被孤立,因而逐渐丧失了对活动或事物的兴趣,没有自信,进而自我封闭。,2,、家庭的态度,一类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听觉障碍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上,忽视听觉障碍儿童个性的发展,一类不愿承认听觉缺陷的事实,希望他们像健听儿童一样好,甚至比他们还要好。,影响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家庭因素1、家庭教育方式,自身生理缺陷带来的认知障碍、交往障碍,由于语言能力的限制,听障儿童对于抽象的社会道德意识的理解,较普通儿童差。,听障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消极影响。自我概念具有三大功能: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决定人们的期望。,自身生理缺陷带来的认知障碍、交往障碍由于语言能力的限制,听障,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1,、聋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教师在知识和观念上有偏差,常把一些心理问题当成品德问题来处理。,2,、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只有总体目标,“,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缺乏具体目标,3,、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专门的课程,老师,教材。,4,、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要么方法单一,要么方法类似于普通学校,在校园物质和精神氛围建设上,还比较薄弱。,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1、聋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维护听障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聋校,1,、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素质;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正确的认识,2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