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第11页 / 共42页
第12页 / 共42页
第13页 / 共42页
第14页 / 共42页
第15页 / 共42页
第16页 / 共42页
第17页 / 共42页
第18页 / 共42页
第19页 / 共42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四章产业布局理论,本章应掌握:,劳动地域分工。,影响产业分布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影响因素,产业分布规律。,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域演变规律,产业分布演变过程的阶段和各阶段的空间结构特征。,第十四章产业布局理论本章应掌握:,1,第一节 劳动地域分工,1.劳动地域分工,指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地理、空间)所进行的分工,从个别区域的角度来看,,它表现为一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或某类产品,即,地区生产专门化;,从相互联系的区域体系来看,,它表现为,全社会的生产专门化体系。,2.劳动社会分工的两个方面:,(1),劳动部门分工,是,劳动社会分工的基础,(2),劳动地域分工,则是,劳动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3.劳动地域分工的前提,(1),所生产产品,存在区际交换和贸易,(2)产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必须分离,第一节 劳动地域分工1.劳动地域分工,2,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亚当斯密是英国18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从,工场手工业中发现分工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其推而广之,,认为国家间也是如此,。,每个国家都有适于某种特定产品生产的,绝对有利条件,,从而导致该国生产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各国为了本国利益,如果实行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就能提高各国的劳动生产率,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最大的利润。,A,B,甲,CaCb+Cbs,B,乙,CbCa+Cas,A,缺陷,绝对,优势,难以,确定,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AB甲CaCb+CbsB乙Cb,3,二、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成本学说,大卫李嘉图发展绝对成本学说,提出,比较成本说,他认为地域分工基础是,比较利益,,或称,相对成本,观点,:两国产品交换,取决于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比较成本(或相对成本),而不是它们的绝对成本,由于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不同的产品上不同,因此两国间不同产品的比较成本不同。,各国应该集中生产本国相对最有利的产品,即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交易双方都可以节约资源,获取最大利益。,(效率),P,a甲,=2P,a乙,P,b甲,=3P,b乙,甲 乙,B A,缺陷,比较利益难以确定,二、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成本学说缺陷,4,三、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约翰穆勒是19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学家,他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作了进一步发展。,他认为李嘉图比较成本,只指出,了两国进行贸易时,决定交换,比率的范围,,但未确定其实际的,交换比率,他认为两国交换两种产品时,在由比较成本决定幅度内,其交换比率取决于两国对比彼此产品相互需求,交换比率将由两国消费者消费倾向变化变化,甲:A,B=1,2 乙:A,B=1,3,设P,甲A,=P,乙A,=30,则P,甲B,=15,P,乙B,=10,甲生产A有利,乙生产B有利,交易均有利,三、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5,A、B两种产品交换比率的范围:12-13,若,A,B,12,甲不愿意进口B,,本国生产有利,若,A,B,13,乙不愿意进口A,,本国生产有利,若甲国对B产品需求大于乙国对A产品需求,则乙国会提高B产品的价格,从而降低A对B的交换比率,若乙国对A产品需求大于甲国对B产品需求,则甲国会提高A产品的价格,从而降低B对A的交换比率,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着重从,供给方面,来阐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穆勒,的理论在继承李嘉图理论的基础上,在,需求和交换比率,方面作了补充。,A、B两种产品交换比率的范围:12-13,6,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H-O理论,瑞典经济学家俄林,该理论放弃了生产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而代之以价格差异分析,把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差异(土地、劳动、资本)联系起来考虑。,(1)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各个国家和地区应该在区域分工贸易体系中专门利用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进行生产,,充分发挥自己的生产要素优势。,(2),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是地域分工和贸易发展的直接原因,,它决定了生产要素价格差异。,(3),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最重要的结果是各国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生产要素,。,如果各生产要素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那么生产要素就能够得到有效利用。,除了土地以外,劳动和资本都是可以流动的生产要素,。,H-O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H-O理论H-O理论(即,7,五、巴朗斯基的地域分工论,巴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经济地理学者,他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地理分工论,1.所谓地理分工就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2.地理分工的必要条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该劳动成果由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使生产地和消费地不在一个地方。,3.地理分工可以分成两种情况:,(1)绝对地理分工,: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因为自然条件的关系,完全不能生产某种产品而由另一国家或地区输入;,(2)相对地理分工,:是某一国家或地区虽然生产某种产品,但生产起来较贵,因而输入这种产品。,五、巴朗斯基的地域分工论,8,4.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有两个固有的因素:,人们本身的差异和其周围自然环境的差异。,前者最初只发生在家族和氏族的内部,在性别和年龄的基础上起作用,但它不能在地理上表现出来,后者最早是家族、氏族和公社间,在十分广阔的基础上发展的,最初只源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后来又加进去了经济和技术的因素。,随着地理分工的纵深发展,它摧毁了各地自然经济,涉及了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形成了联系广泛的世界市场。,这时在分析不同区域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差异时,就必须既要考虑其,自然因素,,也要分析其,社会因素,生产成本不单取决于原料与燃料,还取决于生产工具的水平、固定资产的积累和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等地区差异,以及社会结构的差别。,巴氏还认为经济利益是地理分工发展的动力,4.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有两个固有的因素:,9,第二节 影响产业分布的因素,产业分布的微观基础就是企业分布,,因此影响企业布局的因素也就是影响产业分布的因素。,企业所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它决定将企业布局在什么地域时,所要考虑的是在该地域生产同在其他地域生产相比所具有的比较利益。,对于这种比较利益我们不能仅作简单的理解。,不但要看到有形利益,而且要看到无形的利益;,不仅要看到眼前的利益,还要看到将来的利益。,对于产业分布影响因素我们分两个层次来考虑:,一是分别考虑这些要素的影响;,二是考虑这些要素流动组合的影响。,第二节 影响产业分布的因素产业分布的微观基础就是企业分布,,10,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硬环境,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两个方面。,1.自然条件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可分为四个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它们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必不可少的“自然载层”。,2.自然资源是指自然条件中被人类利用的部分。,联合国对自然资源的定义是“在一定时空和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一、自然因素,11,自然因素对产业分布影响可以从两个层次来分析,(1)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必不可少自然环境,如水、土壤、空气等条件,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2)提供具体产业发展所必需的不同条件。,由于不同产业的生产属性不同,它们对自然因素所依赖的方面和依赖的程度也不相同,因此不同的自然因素对它们的影响也就不相同。,一般说来,这个层次上自然因素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采掘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等影响比较大。,地理位置所决定的自然交通条件,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输成本,从而影响产业的分布。,自然因素对产业分布的影响有着弱化的趋势,自然因素对产业分布影响可以从两个层次来分析,12,二、经济因素,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是生产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包括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1)不同的产业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有不同的要求,(2)劳动力的成本也是影响产业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2市场因素,市场对企业布局的作用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1)市场与企业的相对位置,市场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会影响产品的运输成本。,(2)市场规模和竞争情况,影响产品的销售价格,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共同使市场对企业的整体收益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布局行为。,二、经济因素,13,3地域内基础设施因素,(1)基础设施的定义,是指人类生产和发展所需的基本的人工物质载体,是在自然条件基础上所进行一种改善,(2)基础设施的范围,生产性基础设施,非生产性基础设施,(3)基础设施通过两个方面来影响产业布局:,基础设施都是人类直接生存环境的一部分,设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是否愿意在某个地域上生存,而人是生产中最关键因素,通过对人生活的影响间接地影响生产;,与生产密切相关生产辅助设施对生产有直接影响,3地域内基础设施因素,14,4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因素,(1)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定义,是指从一个地域到达其他地域的运输通道,包括对外的道路、河流、海岸线、运输管道等。,(2)对外交通运输条件的重要性,决定了它与其他地域进行物质和人员交流的便利程度,对产业的布局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产需要各种要素在自然界不均匀分布正是导致产业沿地域不均匀分布的前提条件,要素不均匀分布形成与要素不能在地域间自由流动直接相关,运输是人类克服流动性障碍惟一手段,(3)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因素:,自然条件和人工形成,对外交通运输条件会影响劳动地域分工的范围,从而会影响产业分布的结构。,4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因素,15,5现有产业基础,任何一个产业,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某一个地域中,,必须有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必须存在于一定的产业环境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业部门分工的细化,企业之间的各种协作关系也越发密切,而企业空间布局集中所产生集聚效应也会给企业带来许多外部收益,因此一个地域,现有的产业基础所形成的产业环境也会对新企业的布局产生影响,。,5现有产业基础,16,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指影响产业布局的政治、文化、体制等方面的因素。,它们对于产业分布的影响一般不是很直接,属于较深层次,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软环境。,软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硬环境优势的发挥。,其中比较明显影响体现在,政府对产业分布干预上,现实当中很多情况是一个地域现存物质条件对于某个产业的发展同其他地区相比虽然具有劣势,但并非绝对不可行,这时政府干预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它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也可以将某个地区的非优势产业扶持起来。,三、社会因素,17,四、诸因素的综合作用,1.并非各自独立起作用,而是共同作用于某一地域,2.各因素作用 不完全相同,之间有一定层次性,其中,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基本属于,物质因素,,,社会因素,属于,精神因素,。,3.在物质因素中,对外交通运输因素,是其他因素发挥作用的平台,因此其他物质因素对于产业分布的影响都必须结合对外交通条件来加以考虑。,4.当然对外交通运输对不同物质因素的影响并不相同,其影响程度取决于该因素的流动性。,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社会因素,的,流动性就较差,自然资源、市场因素,的,流动性就较好,对于流动性好的因素,对外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对于流动性差的因素,对外交通运输条件的作用比较小。,四、诸因素的综合作用,18,在现实中,企业当然希望布局在各因素条件都比较好的地域,但由于区域间交通网络不够完善,运输成本以及各种因素流动性等问题,企业所要求的各种要素或者无法在某个地域上组合在一起,或者是组合成本太高。,指向性原则,,,即在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突出其中一个起决定性的因素,将企业布局在具有该因素优势的地域,。,在企业布局中有,原材料指向、燃料动力指向、运输指向、劳动力指向、市场指向等等布局原则,在运用这些原则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整体把握诸因素的综合作用的基础上加以运用。,在现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