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心理学,心理学,1,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第三节:心理学的分支,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五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2,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一、什么是心理学,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一、什么是心理学,3,一、什么是心理学,1、心理学定义:,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首先,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其次,心理学要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总之,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一、什么是心理学1、心理学定义:,4,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1、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自l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在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为标志。(冯特:心理学之父或始祖或心理学第一人),2、科学的方法衡量重要的标准包括:,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3、心理学的性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1、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5,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四、格式塔心理学,五、精神分析学派,六、人本主义心理学,七、认知心理学,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6,一、构造主义心理学(1879),创始人为冯特,代表人物还有铁钦纳(冯特学生),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这样的一些基本元素后,再逐一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这一学派强调内省方法,认为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也就是内省。,一、构造主义心理学(1879)创始人为冯特,代表人物还有铁钦,7,二、机能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代表人物还有杜威。,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因此,他的心理学思想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认为意识是像水流一样的,他称之为意识流。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在实验室内,还要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的。为此,后来他的一些追随者们走向了心理测量、儿童发展、教育实践的有效性等各种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二、机能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为美国著名心,8,三、行为主义心理学(1913),创始人:华生(1913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代表人物还有斯金纳等,华生认为心理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在剌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观察的,因此,心理学应该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于是,华生的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一反应”公式(S一R)来表示,他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华生认为,我们只要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再根据条件反射原理给予适当的强化,使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起牢固的联系,那么就可以预测、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总之,华生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斯金纳(新行为主义)明确指出: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那些指向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去重复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斯金纳与华生思想的区别,在于他并不否认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但是他坚信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三、行为主义心理学(1913)创始人:华生(1913从一,9,四、格式塔心理学(1912),创始人:魏太默、考夫卡、苛勒,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四、格式塔心理学(1912)创始人:魏太默、考夫卡、苛勒,10,五、精神分析学派(19世纪20世纪初),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理论主要源于弗洛伊德治疗精神病的实践,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五、精神分析学派(19世纪20世纪初)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11,六、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中期),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是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六、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中期)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12,七、认知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是在很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于1967年把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成认知心理学一书,从而作为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心理学不只要研究行为,也要研究作为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所谓认知,指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七、认知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是在很多学者研,13,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14,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一)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三)发展心理学,(四)心理测量学,(五)生理心理学,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一)实验与认知心理学,15,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一)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二)教育与学校心理学,(三)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四)广告与消费心理学,(五)法律与犯罪心理学,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一)临床与咨询心理学,16,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测验法,三、实验法,四、调查法,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17,一、观察法,1、定义: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2、适用条件:研究对象无法控制、不能或不应控制时,3、优点:保持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缺点:只能等待结果出现,不能对研究过 程进行控制;易受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总之,观察法只能解释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一、观察法1、定义: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18,二、测验法,1、定义: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2、测验法研究用途:,一、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如用智力量表测量儿童的智力水平,用人格量表了解人各不同的心理特征;,二、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如考察智力与学习成绩是否相关,性格内向是否影响社会交往;,三、可以比较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二、测验法1、定义: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19,三、实验法,1、定义: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2、分类: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控制不严密),实验室实验法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人为性-易与实际脱节),3、三个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三、实验法1、定义: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20,四、调查法,1、定义: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2、分类:问卷法、谈话法。,问卷法是指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比较节省人力物力,但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谈话法是指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四、调查法1、定义: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21,第五节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一、认识内外世界,二、调整和控制行为,三、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第五节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认识内外世界,22,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第二节 注意,第三节 生物节律、睡眠与梦,第四节 意识的特殊现象,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23,第一节意识的性质,一、什么是意识,二、意识的状态,第一节意识的性质 一、什么是意识,24,一、什么是意识,1、定义: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2、意识活动的内容具体包括:(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2)对内部剌激的觉知。(3)对自身的觉知。,一、什么是意识 1、定义: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25,二、意识的状态,在正常条件下,意识具有四种不同的状态:(一)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二)自动化的意识状态(三)自日梦状态(四)睡眠状态,二、意识的状态 在正常条件下,意识具有四种不同的状态:(一,26,第二节注意,一、什么是注意,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三、注意的种类,第二节注意 一、什么是注意,27,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一)注意的特点 1.注意的指向性,2.注意的集中,(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调节功能,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28,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注意提供了一种机制,决定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刺激,才能被个体所觉察,进而产生意识,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下,人的注意集中在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得到比较清晰和深刻的认识。自动化的意识状态要求很少的注意,意识的参与成分也相对较少。在白日梦状态,人的意识内容不断地变化,实际在这些内容上所分配到的注意极少。睡眠状态,人们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下,注意基本停止了活动。,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29,三、注意的种类,1、分类依据:注意选择方向上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意志努力的参与程度上的差异,2、类别: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一)不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二)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三)随意后注意 事先有预定目的、但是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三、注意的种类1、分类依据:注意选择方向上的目的是否明确,30,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一、生物节律,二、睡眠与失眠,三、梦,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一、生物节律,31,一、生物节律,生物节律是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它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人的生物节律),日节律存在于动物和人身上,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以及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一、生物节律生物节律是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它表明有,32,二、睡眠与失眠,(一)睡眠,(二)失眠,二、睡眠与失眠(一)睡眠,33,(一)睡眠,脑电波形态 频率(cps)典型的意识状态,Beta()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