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放映,返回总目录,结束放映,第,*,页,创新设计,配套课件,CHUANG XIN SHE JI PEI TAO KE JIAN,返回目录,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与辉煌,I,高考命题视角,大考点小角度 突破考点重点,剖析易错混点 补缺知识漏洞,II,考场失分防范,命题角度一 从不同角度考察诸子百家的主见,命题角度二 比较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主见,命题角度一 董仲舒思想的特征及历史影响,命题角度二 理学与心学的根本主见及影响,命题角度一 李贽的“异端”思想,命题角度二 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主见及历史影响,第,3,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进与科技文化成就,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点二,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考,点三,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防范一 对根本历史概念理解不到位,防范二 对主干学问生疏存在误区,防范三 对不同历史大事内在关系梳理不清,命题角度三 明清儒家活泼思想对社会演进的推动作用,考,点四,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II,高考命题视角,大考点小角度 突破考点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点一,【典例1】节选2023江苏单科,21,【解析】第1问,考察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概括即可;其次小问,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主见,结合所学学问可以概括出孔子的为政以德德治和孟子仁政的主见。第2问,依据材料二的关键信息“一家和谐”“宗族称孝”“乡党称悌”等不难归纳儒家伦理的根本内容。,解析审题,角度释解,命题角度一 从不同角度考察诸子百家的主见,【角度释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主见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命题主要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集中考察对道、墨、儒、法四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见的理解。要重点关注儒、墨、道、法四家的主见及各家主见的异同点,运用诸子百家的言论作为原材料,从时代特征和阶级特点上理解生疏其主见的特点。,请答复:,(1)依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学问,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见。(3 分),(2)历代很多家训表达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依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 分),点击,放大,/,缩小,标准答案,(1)根本:孝悌。政治主见: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2)主要内容:家庭和谐;宗族团结;乡里和谐提,21.(节选)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表达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标准。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冶!”论语学而,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谐),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必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请答复:,(1)依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学问,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见。(3 分),(2)历代很多家训表达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 分),【,对点突破,】,【突破1】2023山东青岛一模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见,B认为自然是不行以生疏的,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突破2】2023安阳二模2023年10月1日,,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缺乏以止乱”,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解析:,从题干中“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道法自然”等信息可知,儒家、道家和法家都看到了自然有其规律,所以,D,项正确。,解析:,关键信息:将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这风传递给世界。孔子是儒家创始人,,A,项是墨家尚贤思想;,B,项是法家思想;,C,项是儒家思想;,D,项是道家思想。故,C,项正确。,高考命题视角,大考点小角度 突破考点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点一,【解析】结合教材内容答复,思想上,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孔子强调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见“克己复礼”。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主见“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老子主见: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见,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抱负社会,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苏格拉底提出“生疏自我”,留意道德。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解析审题,角度释解,【典例2】2023浙江文综38节选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很多精彩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角度释解】近年高考命题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及产生的历史渊源考察较多,横向比照同一时期的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和中国古代人文思想的异同,分析不同的缘由是常见命题方式。二者从哲学的争论对象看,都实现了从神和自然界到人和社会的转变。东方中国侧重于对社会的争论,趋向专制、集体、等级秩序;西方侧重于对人的争论,趋向个体、民主、公正。东西方哲学家都重视人的修养、道德和学问问题。中国古代思想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线,例如留意道德、礼仪、仁义;民本思想,天人合一等思想。,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10分,标准答案,1孔子:仁、礼、中庸;3分,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3分,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觉察“自我”;2分,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2分,审题着眼点,高考命题视角,大考点小角度 突破考点重点,命题角度二 比较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主见,【,对点突破,】,【突破3】2023吉林长春调研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进展实质上表达了 ,A政权奇异化颜色不断加强 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认 D确定程度的理性颜色,【突破4】2023广东汕头模拟英国学者罗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区分于西方传统文化有三个显著特征。以下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A用表意符号书写而非拼音文字 B崇尚道德伦理而非宗教信仰,C用科举文士理政而非世袭贵族 D崇尚通俗艺术而非高雅艺术,解析:从材料可知是考察古代礼法制度的进展,古人由敬鬼神、自然到关注人类社会,渐渐呈现理性颜色,因此选D项。,解析:,结合中国汉字和儒家思想等影响,可知,A,、,B,、,C,都正确。,高考命题视角,大考点小角度 突破考点重点,【考点提升】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春秋战国时期,消逝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进展的源头,对社会进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抱负和道德准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宝。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的理论武器,道家思想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中的哲学思想。,II,高考命题视角,大考点小角度 突破考点重点,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考点二,【典例1】2023福建文综,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尽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解析】董仲舒把儒家思想和道家、法家及阴阳家思想加以发挥,在适应君主专制统治的同时,沿袭了儒家一贯的“仁”“仁政”主见,主见“轻徭薄赋”,以缓和阶级冲突。“强制去富”、尽力济贫及劫富济贫都不是其理念。应选A选项。,解析审题,角度释解,命题角度一,董仲舒思想的特征及历史影响,【角度释解】董仲舒主见“大一统”,进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分析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内容、特点和影响,特殊要留意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异同点的比较,对其进展全面评价是历年高考命题的主要切入点。,关键信息,【,对点突破,】,【突破1】2023广东六校联考汉书董仲舒传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A强调“春秋大一统”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C趋向“三教合一”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突破2】2023天津文综,12,节选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汉书董仲舒传,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学问,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解析:依据关键信息“道、教化、正法度”可知,董仲舒新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等思想,B项正确;A项虽是董仲舒的思想主见,但题干并没有反映;C项说法错误,“三教合一”是指儒道佛三家;D项说法错误,董仲舒是在传统儒家学说的根底上,吸取道、法、阴阳五行家的学说,加以改造。,答案:2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角度归纳】理解董仲舒新儒学(1)既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见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的需要,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3)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它的生命力。(4)宣扬“天人感应”,为儒学披上了神学外衣。儒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皇权,因此受到统治阶级重视,成为正统思想。,高考命题视觉,大考点小角度 突破考点重点,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考点二,【解析】此题考察的学问点比较多,涉及的主要考点是儒学及其演化、周孔之道与孔孟之道、宗法制、仁政、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其中周孔之道是命题者为学生供给的新考点,它的根本含义隐含在汉唐以前的儒学进展的史实当中。题干设定了汉唐儒学进展为宋代以后儒学变化的场景,要求我们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孟子思想中的道德观人性观被程朱演绎成“天理”而大加推崇,从而使理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成为统治思想,而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包含对孟子的解释,因此C选项正确,命题角度二 理学与心学的根本主见及影响,解析审题,角度释解,【典例2】2023课标全国,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角度释解】宋明理学是中国传统儒学的成熟和定型的标志。主要是从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宋明理学的影响等内容进展命题考察。复习备考时可以适当拓展一些课外学问,搜集一些关于理学和心学的名言、典故、后世的遗存等,加深对理学和心学异同的比较生疏。,高考命题视角,大考点小角度 突破考点重点,实际是“促,变化”因素是,说明儒学的一脉相承的连续性,而非变化,在整个封建社会都是维系统治的主要纽带,兴起于明朝,时间不符,【,对点突破,】,【突破1】(2023济宁月考)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留意道德文化修养,留意气节,对儒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