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第11页 / 共23页
第12页 / 共2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第14页 / 共23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1页,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知识,心电图产生原理,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和命名,心电图导联体系,心电图测量,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及正常值,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2页,一、心电图产生原理,1,、,心电图定义:,心脏在机械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心脏电激动所产生微小电流可经过人体组织传导至体表。假如在体表不一样部位放置两个电极,分别用导线连接至心电图机,即可将体表两点间电位改变描记下来,形成一条连续曲线,即为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3页,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4页,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5页,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6页,2,、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电偶方向,除极过程:电源(正电荷)在前,电穴(负电荷)在后,复极过程:电穴(负电荷)在前,电源(正电荷)在后,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7页,3,、单个心肌细胞检测方向与除极、复极波形方向关系,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8页,心电向量:,既含有强度,又含有方向性电位幅度称之为心电向量,.,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9页,二、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和命名,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10页,心脏传导系统,正常心电活动起源于窦房结,兴奋心房同时经结间束传导至房室结,然后到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兴奋心室,这种先后有序传输,引发一系列电位改变,形成心电图上对应波段。,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11页,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12页,1,、临床心电图波段统一名称,P,波:,最早出现幅度较小波,反应心房除极过程。,P-R,段:,反应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电活动。,P-R,间期:,自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QRS,波群:,反应心室除极全过程。,ST,段:,心室迟缓复极期。,T,波:,心室快速复极期。,Q-T,间期:,心室开始除极至心室复极完成全过程时间。,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13页,2,、,QRS,波群命名,首先出现位于水平线以上正向波称为,R,波。,R,波之前负向波称为,Q,波。,R,波之后负向波称为,S,波。,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14页,QRS,波群示意图,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15页,三、心电图导联体系,1,、常规心电图导联:依据电极放置部位不一样,可组成不一样导联。,(,1,)双极肢体导联:,I,、,II,、,III,(,2,)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16页,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17页,2,、胸导联,:,正极安放于胸壁固定部位,另将肢体导联三个电极各串一,5K,电阻,然后将三者连接起来,组成“无干电极”,如此可使电位靠近“0”电位而较稳定,故设定为导联负极.,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18页,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19页,常规胸导联位置与作用,导联,正极位置,负极位置,主要作用,常,规,导,联,V1,胸骨右缘第,4,肋间,无干电极,反应右心室壁改变,V2,胸骨左缘第,4,肋间,无干电极,反应右心室壁改变,V3,V2与V4连接线中点,无干电极,反应左、右心室移行改变,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无干电极,反应左、右心室移行改变,V5,左腋前线,V4,水平处,无干电极,反应左心室壁改变,V6,左腋中线,V4,水平处,无干电极,反应左心室壁改变,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20页,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21页,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22页,临床心电学基础知识,第23页,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