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八章 微观经济政策,第八章 微观经济政策,1,第一节 微观经济政策概述,一.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的缺陷,(一)市场出清假设,市场出清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其基本观点:依靠价格机制的调节可以实现充分就业下的供求平衡。20世纪的经济大危机打破了这一规则。,(二)完全理性假设,完全理性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都是“经济人”,都能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能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事实上,无论消费者还是厂商由于环境影响和本人的缺点,不可能按最大化原则行事,受知识、信息等限制,消费者和厂商往往表现为有限理性。,(三)完全信息假设,完全信息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又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由于信息获取需要花费成本、消费者和厂商双方利益不一致以及人们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获得的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第一节 微观经济政策概述一.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的缺陷,2,二.微观经济政策,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仅仅依靠价格机制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政府必须运用经济政策来克服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政府运用微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目的是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使资源有效配置。当前主要的微观经济政策主要是围绕效率、公平和稳定等方面展开的。,二.微观经济政策,3,第八章微观经济政课件,4,第八章微观经济政课件,5,第八章微观经济政课件,6,(三)“搭便车”问题,一般来说,公共物品是由政府公共开支安排生产的产品,但并非所有公共开支所生产的产品都是公共物品,有些公共开支所生产的产品就不是公共物品,例如通讯等。也并非只有政府公共支出才能提供公共物品,社会团体同样可以提供公共物品。,微观经济学告诉我们,有效的生产水平必须满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特征可以看出其边际成本几乎等于零,那么边际收益也必须等于零。可是边际收益为零意味着产品可以免费提供,显然私人部门是很少或几乎不生产公共物品的,“搭便车”(free ride)问题必然会产生。,在经济学中,我们把这种以不想支付或仅支付很低费用的代价来享受公共物品服务现象为“搭便车”。,一般来说,公共产品覆盖的消费者越多,“搭便车”的人就越多,“搭便车”的问题就越严重。,“搭便车”问题使私人部门不愿提供公共物品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私人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往往是低效率的。,(三)“搭便车”问题一般来说,公共物品是由政府公共开支安排,7,二.公共选择,(一)概述由于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公共物品很大程度上应该由政府提供.不仅如此,政府在决定公共物品供给数量与结构时,也必须借助于非市场机制,那就是诉诸政治过程的公共选择。,二.公共选择(一)概述由于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公共物品很,8,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经济学界逐渐形成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最重要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是美国的詹姆斯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资源配置的非市场过程。其本质是把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研究政治学的问题,所以公共选择理论是名实相符的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即所有个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依据自由市场交易能使交易双方都获利的经济学原理,分析政府政策行为,民众的公共选择行为以及两者关系。,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经济学界逐渐形成的一,9,公共选择有两种形式。第一形式是直接通过分散的个人选择依靠价格机制和市场竞争体现出来。这是一般的市场行为。第二种形式是通过投票进行的,投票仍然是分散进行的,即为个人选择过程。但通过政治过程后,个人选择就被加工为公共选择。,公共选择有两种形式。第一形式是直接通过分散的个人选择依靠价格,10,(二)投票理论,公共选择过程的理想规则是一致同意规则,但是由于不同偏好的所有个人就某一公共选择达成一致的成本非常之高,也较困难。所以“少数服从多数”规则作为一种节约决策成本的方式被广泛采用。尽管其他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方式还很多,也都会对公共决策产生影响,但在公共选择理论中,公共选择的方式主要是投票。但在实际生活中“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规则也有可能达不成均衡,这就是所谓的“投票悖论”。下面作一简单介绍。,(二)投票理论,11,1.康多西特的投票悖论,假设有一个三人(分别为甲、乙、丙),他们面临三种选择方案:A方案、B方案、C方案。各成员的偏好如下:甲最喜欢A,其次为B,最后为C。乙最喜欢B,其次为C,最后为A。丙最喜欢C,其次是A,最后是B。见表7-1。,方 案,成 员,A,B,C,甲,1,2,3,乙,3,1,2,丙,2,3,1,表中数字代表偏好:1为最喜欢,2为其次,3为再次。,1.康多西特的投票悖论假设有一个三人(分别为甲、乙、丙),,12,现在运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投票表决,来得到小组的集体偏好。首先在方案A和B之间进行表决。由于甲、丙均对A方案偏好,表决结果是:A比B更可取,记为AB。然后在方案B和C之间进行表决。由于甲、乙均对B方案更偏好,表决结果是:B比C更可取,记为BC。这样,集体选择的顺序是:A比B更可取,B比C更可取,记为:ABC。根据一个被普遍接受的逻辑一致性条件即“传递性”的要求,若有AB,BC,则有AC。但是,若在方案A和C之间表决,由于乙、丙均更偏好C,表决结果是C比A更可取,记为CA。这样,集体选择的顺序可以写成:ABCA。这显然是矛盾的。因为对这个集体来说,方案A、B、C中究竟哪一个更可取,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方法得不出明确的结果。这就是康多西特的投票悖论。,现在运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投票表决,来得到小组的集体偏,13,2.波德原则的悖论,该投票表决方法的要点是集体选择的顺序取决于所谓波德数的大小。某一方案的波德数是全体投票人对该方案的优先顺序数之和。波德数越小,意味着方案的可取性越高;波德数越大,意味着方案的可取性越低。在上例中,A方案的波德数为1+3+2=6,另两个方案的波德数也是6。这表明该集体对这三个方案的看法从总体上讲是没有优劣之分的。这一判断倒是合乎情理的。这表明“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方法,若遵循波德原则,则可以避免“康多西特悖论”。但是,它却会产生另一类型的问题。假设前述三人面临四种选择方案A、B、C、D。各人对前三个方案的选择顺序仍维持原来的偏好,2.波德原则的悖论该投票表决方法的要点是集体选择的顺序取决于,14,方 案,投票人,A,B,C,D,甲,1,2,3,4,乙,4,1,2,3,丙,3,4,2,1,波德数,8,7,7,8,方 案ABCD甲1234乙4123丙3421波德数 877,15,从表中可以发现:投票人甲的选择顺序是A优于B,B优于C,C优于D。乙的选择顺序是B优于C,C优于D,D优于A。丙的选择顺序是D优于C,C优于A,A优于B。这样,相应于方案A、B、C、D的波德数分别是8、7、7、8。这表明对该集体而言,方案B、C不分优劣,且二者均优于方案A。在没有考虑D的情况下,该集体对方案A、B、C的看法在总体上是不分优劣的。而在考虑方案D的情况下,各投票人对A、B、C方案的选择顺序没有变化,但集体对这三个方案的看法却改变了(各方案的波德数不同),这明显与人的理性选择的要求不符。这就是波德原则的悖论。,从表中可以发现:投票人甲的选择顺序是A优于B,B优于C,C优,16,(三)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各种投票规则以及各种规则产生的悖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存在一般的不会产生悖论的选择程序?从社会福利函数的讨论还可以看出,这一问题对经济福利的理论研究是至关重要的。然而遗憾的是,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证明这是不可能的。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的结论是:试图找出一套规则(或程序),来从一定的社会状况下的个人选择顺序中推导出符合某些理性条件的社会选择顺序,一般是办不到的。,(三)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各种投票规则以及各种规则产生的悖论,,17,阿罗认为个人和社会的选择顺序满足两个公理:,第一,每个人的偏好是可以排列的。在全部选择方案中,任选方案A和B,要么A优于B,要么B优于A,或者A与B无差异。,第二,每个人的偏好次序是可以传递的。任意给出方案 A、B、C,若A优于B,B优于C,则A优于C。,阿罗认为个人和社会的选择顺序满足两个公理:,18,同时,选择规则(程序)满足下述五个条件:,1.在所有选择方案中,至少有三个方案,并允许有任何逻辑上可能的个人选择顺序。,2.如果某一选择方案在所有人的选择顺序中地位上升或保持不变,且没有其他变化发生,则在社会选择顺序中,这一方案的地位上升,或至少不下降。,3.独立性条件:第一,任何两个方案的社会选择顺序仅仅依赖个人对它们的选择顺序,与个人在其他不相关的备选对象上的选择顺序无关;第二,任何两个选择对象之间的社会偏好顺序仅仅依赖于个人相应的选择顺序,而与其他偏好无关。,4.社会选择顺序必定不是强加的。换言之,即使所有人都认为A比B可取,社会选择仍然认为B比A可取,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5.选择规则不能是独裁的。即不存在一个人的选择顺序就是社会的选择顺序,所有其他人的选择是无足轻重的。,同时,选择规则(程序)满足下述五个条件:,19,阿罗证明不存在一个选择规则或选择程序能够同时满足公理a、b和条件1至5。阿罗的证明表明由个人选择合乎逻辑地转化为社会选择的过程包含巨大的困难,从而表明社会福利函数理论还欠缺必要的逻辑环节。以上的分析表明,通过投票决定的公共品数量很难十分合理和准确。这说明,市场机制和公共选择对于解决公共品的生产多少来说,都不是理想的或有效率的机制,不仅市场“失灵”,政府也“失灵”。,阿罗证明不存在一个选择规则或选择程序能够同时满足公理a、b和,20,(三)官僚理论,所谓官僚是指由选民选出并由公共机构任命或雇佣的群体。官僚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由于他们虽然是由选民选出的,但是由于他们是由公共机构任命或雇佣的,因而他们通常并不直接对选民负责,而是首先对任命他们的公共机构及领导这些机构的政治家负责。政治家与官僚按照政权与治权两权分离的原则实行职能上的分工,这政权与治权的分离,使得官僚在处理公共事务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另一方面,选民作为个人,虽不能对官僚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却可以通过利益集团对官僚施加影响,使官僚在执行公共政策时作出有利于利益集团的安排。由此可见,在现实的政治舞台上,除了选民与政治家之外,还存在着官僚集团这个特殊的政治角色,他们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尤其是执行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三)官僚理论所谓官僚是指由选民选出并由公共机构任命或雇佣,21,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经济人的假设同样适用于官僚。那么官僚们所追求的个人利益又是什么呢?经济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官僚一般是以在自己任职期间获得最大政府预算为目标行动的,通过预算的增加,官僚们可以获得职位、权限,尤其是随之而来的特权及名誉等个人利益。,与私人部门相比,政府行政部门的官僚在追求个人目标时的自治程度要高于前者,而所受的法规和制度束缚却又要弱于前者。,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经济人的假设同样适用于官僚。那么官僚们所追,22,由此便产生了一种非常反常的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私人企业中的个人活动结果,有可能自发地符合公众利益,而在政府部门中工作的个人,却最有可能恣意追求最大化的个人利益,而不管这些个人利益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由此便产生了一种非常反常的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私人,23,因此,要使政府供应公共物品具有效率,要采取相应的对策:,1.建立和完善民主与法治制度,保证政府官僚的廉洁。,2.改革公共物品的供应体制,对于那些由市场供应具有效率的公共物品,在政府进行必要的管制的条件下,交由市场去供应。,3.不断改进公共物品供应效率的评价指标。虽然很难确定出评价公共物品供应效率高低的唯一合理的简单明确的指标,不过改进评价指标,即找到更为合理的指标还是可能的,因此,应该从实际出发,努力改进效率评价指标,从而通过指标完成情况的评判,促进公共物品的供应单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