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配第一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法那么,钱纳里标准结构,霍夫曼系数,区域产业结构,所谓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部门、各产业之间按照一定经济技术联系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区域经济总体开展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现象,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演变的根底;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新的增长的必要条件,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促进了经济的较快增长。,配第一克拉克定律,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m petty)。早在17世纪,他在其著名的?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异,并将这种差异与劳动力就业结构联系起来。,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这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高收入的产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弟定律。,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在其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研究经济开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三次产业分类,并通过对40多个国家的截面和时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后,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这就是著名的克拉克定律。,克拉克定律是建立在配弟定律根底之上的,或者说是对配弟观点的印证。因此,经济学说史上将配弟的观点和克拉克的观点综合称为“配弟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法那么,随着现代经济增长,即在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和按人口平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各产业不管是产值结构,还是劳动力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其变动的一般趋势是农业部门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都趋于下降;而工业部门和效劳业部门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都趋于上升,但在这两个部门中,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的变化趋势略有区别,工业部门在产值份额持续上升的同时,劳动力份额处于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效劳业部门在产值份额处于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的同时,劳动力份额上升幅度较大。,不仅如此,这三大部门各自内部也会发生显著的结构性变动,其变动趋势是:制造业上升幅度最大,大约占工业部门份额上升的2/3;在制造业内部,与现代技术密切联系的新兴部门增长得最快,其在整个制造业总产值和劳动力中占的相对份额都是上升的,相反,一些传统生产部门的产值和劳动力的比重那么是下降的;在效劳部门内部,教育、科研和政府部门的相对份额趋于上升。,钱纳里标准结构,在经济开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经济结构与之相对应,如当人均国民收入到达400美元时,农业的产值份额为22.8%,工业的产值份额为27.6%,效劳业的产值份额为41.1%,根底设施的产值份额为8.5%;农业的就业份额为43.8%,工业的就业份额为23.5%,效劳业的就业份额为32.7%。随着经济的不断开展,产业结构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如当人均国民收入由400美元飞跃到1000美元时,农业的就业份额降至25.2%,工业的就业份额升为32.5%,效劳业的就业份额升至42.3%。,霍夫曼系数,著名德国经济学家W.霍夫曼(W.Hoffman)以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相对份额的变化为根底,对20多个国家工业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把工业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系数为5(1);,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迅速开展,消费品工业趋于下降,霍夫曼系数为2.5(0.5);,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增长,并已到达与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状态,霍夫曼系数为1(0.5);,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工业化得以实现,霍夫曼系数为1以下。因此,在工业化进程中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即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标准,一、资源禀赋标准,二、地域分工标准,三、产业关联标准,四、产业弹性标准,五、产业收益标准,资源禀赋标准,所谓资源结构,就是指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的相比照例关系。,各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供给价格也就不一样。,比较合理的产业结构的显著特征,就是在区域经济开展中,供给比较充分,价格相对较低的生产要素即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得到了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与其相对应的产业和产品得到了优先、重点开展。相反,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相关产业所占比重不大,没有得到重点开展;或者区域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的相关资源并不具有比较优势,区域的产业结构和资源结构相互“错位,那么这样的区域产业结构就是不合理的,需要重新调整。,地域分工标准,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的优势,如果各区域都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优势,建立起以优势生产要素为专业化部门的产业结构,通过专业化部门产品的大量对外输出和交换,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分工就得以实现。而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可以使各区域都获得比较利益,从而使大区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得以健康、快速开展。这样的区域产业结构就是合理的。,产业关联标准,区域内部各产业关联度越大,区域经济凝聚力越强,那么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也越大,这样相互配合、相互衔接、比例适当的产业布局在一个区域内能获得聚集经济效益。各产业之间彼此提供获取正外部经济的利益,可以降低生产本钱,增强市场竞争力,尤其是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之间是否协调显得特别重要。,产业弹性标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是一个不断开展变化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区域产业结构具有重组弹性。根据区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保持区域产业结构的重组弹性,关键是保持创新活力以不断地以朝阳产业替代夕阳产业,从而保持旺盛的区域产业新陈代谢机制,使产业结构演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和阶段。,产业收益标准,如果一个区域的经济效益较好,并且这个较好的经济效益是由其产业结构带来的,那么这个区域产业结构就是合理的;反之,就是不合理的。一般来说,区域产业结构程度越高级化,结构效益就越好,但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必须扎根于区域的良好根底。,第三节 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一、中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二、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三、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根本特征,四、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与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的“一般模式相比又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的产出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的产出比重严重偏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畸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严重偏低。导致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作为农业和人口大国的特殊国情和产业政策的倾向。,第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50.5:20.9:28.6,演变到1978年的28.1:48.2:23.7,再演变到2003年的14.6:52.3:33.2;三次产业中劳动力就业结构也由1952年的83.5:7.4:9.1,演变到1978年的70.5:17.3:12.2,再演变到2003年的49.1:21.6:29.3。,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从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主要表现为产值结构的变动,就业结构的变化不大。新中国建立以后,政府在区域开展上推行平衡开展战略,在第三个五年方案期间实施了“三线建设。由于当时过份强调重工业的优先开展,无视了直接的人民生活所需求的轻工业、商业效劳及现代农业的开展。,1978年以后,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构成发生较大变化,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均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上升的幅度更大。这说明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具有同时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特点。,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考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西部经济中的份额比较稳定,而以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的份额进入90年代以后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以交通运输、商业效劳业、旅游业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开展迅速,份额不断增加,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根本特征,1、从与兴旺地区比较看,落后地区产业结构水平低。,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较为落后,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特别是西藏、贵州等地,其产业结构层次低。2000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全国为15.9%,东部为11.9%,西部在20%以上;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全国为50.9%,东部为51.4%,西部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全国为33.6%,东部为40.2%,西部为31.1%。,2、从三次产业比较看,落后地区产业结构极不协调,西部落后地区农业经济特色较为突出,工业化程度不高,三次产业开展极不平衡。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也同样不合理,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过低。,3、从工业结构来看,重工业过重,轻工业比重相对较小。,西部地区的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比重一直高于东部地区,而加工制造业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目前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三大产业之间不能协调开展。农业物质技术根底薄弱,生产率很低,占用劳动力很多,导致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过低;,2产业结构松散,产业间关联度低。这集中表现在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着显著的二元性,少量现代化工业与大量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中央投资兴办的雄厚的大中型企业群与脆弱的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同时并存,少数较兴旺的工业中心与广阔落后的外围地区同时并存,形成强烈的反差比照,相互之间没有渗透与融合,各自沿着不同的轨道在艰难开展。,3产业技术结构水平低下。落后地区整个产业的开展根本上是在低技术水平上扩张,大都没有到达产业技术结构升级换代的层次,技术进步的过程缓慢,从而使新兴产业难以成长,老产业难以更新改造。,对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转换,第一、区域优势,区域优势产生于自然、经济、社会、区位等多种因素有利于生产的资源条件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某一区域拥有区外缺乏或者更优的资源条件及它们的组合,因而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时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本钱,在进行区际贸易时能获得比较利益。为区域内实行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建立主导专业化部门创造了条件。,1、科学、正确地选择并优先开展主导产业,落后地区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二 产业关联,主导产业通过与区内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产生对其上游产业的前向影响,对下游产业的后向影响,对平行产业、辅助和效劳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旁侧影响,引起相关产业的扩张。对主导产业的单位投入,被投入产出矩阵传递到各个经济单位,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系统以乘数的效果增长。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越大,相对应的投入产出矩阵越大,其产生外部经济的能力就越强,从而能带动整个产业体系和区域经济的开展。,第三、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产品需求增长率/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社会需求是推动产业开展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原动力,其结构变化那么是产业结构变化和开展的动力。需求收入弹性大的产业,其产品的增加由于能够带来更大的收入,从而能创造更大的需求。这类产业能够获得更大的开展,不仅其开展机遇好,而且开展效益也好,开展速度会更快,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占份额也会更大。这种具有较强增长潜力的产业就能成为主导产业。,第四、生产率上升率,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技术含量就高,技术进步速度就快,就可能在相对国民收入上占有越来越大的优势,从面诱导资源向该产业移动。具有较高生产率上升率的产业将在产业结构中占有更大的比重,选择了生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实际上就是选择了技术进步最快、能带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的产业。一般来说,在全要素生产率上,工业比农业、重工业比轻工业、加工工业比原材料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比一般产业上升得要快,具有较大的优势。,培植区域产业结构转换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跨越升级,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主要表现为地区转化部门的置换。由于区域条件的变化和产业技术的进步,这种置换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条件置换型,即因区域条件改变,原有产业被新的产业所取代;二是技术置换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