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在我们的认识过程中,感觉的反应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地反映事物的整体表象只能反映事物的表现实践告诉我们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光凭以上感知觉、表象是不能解的,可是,时间要求我们必须寻求答案,这个任务只有依靠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那就是思维来完成。,第一节,思维的概述,一、思维的一般概念,1,、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同感知觉相比,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属,理性认识,;感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表面属性,属于,感性认识。,因为思维的反映内容不属于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关系,而是反应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关系。,思维之所以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因为它有两个根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2,、思维的特征,(,1,)概括性,通过思维,人们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共性,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2,)间接性,通过思维,人们可以认识、把握那些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特征和规律。,3,、思维的种类,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可以把思维分为:,(,1,)直观动作思维,依靠外部动作进行的思维活动,一般在年幼的儿童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2,)直观形象思维,依靠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某些科学家、艺术家的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3,)抽象思维,依靠语词,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的思维活动,成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很强。,根据思维的方向把思维分为:,(,1,)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如,A,B,,,B,C,,,推出,A,C,(,2,)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4,、思维的品质,(,1,)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能,全面、深刻地思考问题。,(,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能独立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容易受他人的影响。,(,3,)思维的,逻辑性,思考问题的过程符合逻辑规律。,(,4,)思维的,灵活性,能,及时改变角度思考问题。,二、思维过程,思维过程是在头脑中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个分解为个别部分或特征;,综合,,是把事物的多个部分或特征组合为整体;,比较,,是把事物加以对比,从而找出事物之间的异同点;,抽象,,是从事物的许多特征中找出共同本质的特征,舍弃非本质的特征;,概括,,是根据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去认识同一类所有事物。,第二节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1,、什么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解决问题是一种企图达到目标的尝试过程。,一、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不,成功,如:解决粉笔灰问题。,二、,解决问题的策略,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算法式、启发法,算法式,是把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提出来,逐一进行尝试,直到找出可行的办法。,启发法,是根据经验、理论找出解决问题的一种或几种可能性最大的方法。,常见的启发法包括:,(,1,)选择性搜索,人根据已知信息和相关规则尽可能搜集信息,直到最后解决问题。如解决,纽维尔密码算术题。,(,2,)目的手段分析,通过分析来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采取一定方法消除差距。其根本特征是将一个大目标分解为若干小目标,通过逐个实现小目标,最终实现大目标。如,解决河内塔问题。,(,3,)逆推法,从最后要达到的目标向前推理,寻找达到目标的先行步骤,最后解决问题。,三、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1,)知识经验,专业或相关知识和经验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2,),心理表征,恰当的心理表征能够加快解决问题的进程。,如 求半径为,2,的圆外接正方形的面积:,(,3,)定势,由先前活动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叫,定势,。,A,B,C,D,21 127 3 100,14 163 25 99,18 43 10 5,9 42 6 21,20 59 4 31,23 49 3 20,如何根据,A,、,B,、,C,三个容量的水罐量出,D,容量的水?,15 39 3 18,(,4,)尝试性动作,用,实际材料或模型等工具尝试来解决问题,如:,要求你,1,笔将下面,9,个点连起来,只允许有,4,条线段,不许重复。,请你,1,笔不,间断、不重复地地画出下图。,(,5,)提示 (原型启发),以某种可用于解决当前问题的原理、原则、方法,给予启发或暗示。,提示分有意提示和无意提示两种,只有人处于积极思考状态时,才易于接受提示。,(,6,)个性特点,人,的,智力水平、解决问题的动机强烈程度、情绪状态、性格等都会影响他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勤奋、自信、乐观、勇敢、坚毅的人,容易克服困难。,第三节 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1,、教材的选择与合理使用,教材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2,、改进教学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思维方法。,(,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想象,1,、什么是想象,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做,想象,。,虽然想象的结果现实生活中常常不存在,但它的内容仍来源于现实。,想象的方法包括,:,(,2,)事物某一特征的夸张或强调,。如千里眼、顺风耳。,(,1,)不同事物特征的综合,。如米老鼠、孙悟空的形象。,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可以把想象分为:,(,1,)再造想象,根据语言描述或图样、图解、符号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根据课文描述想象林黛玉、故宫的形象。,(,2,)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描述,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如设计师设计新楼,艺术家创作新作品等。,创造想象的条件:,(,1,)细致观察,储备丰富的形象材料。,(,2,)深入研究,掌握相关知识。,(,3,)利用原型启发。,原型:指能够给人在某方面以启发作用的事物。,3,、幻想,指向个人所希望的未来的想象过程。,幻想体现了个人的主观愿望,它可能实现,这时我们称之为,理想,;如果幻想无法实现,我们称之为,空想,。,你,认为幻想对人有好处吗?,4,、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根据想象是否有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分为:,(,1,)有意想象,是,人,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活动。,前面所讲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都属于有意想象。,(,2,)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如“白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