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几何图形,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3课时),第,3,课时几何图形的展开图,41几何图形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3课时)第3,教学目标,1,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2,能根据展开图想象相应的几何体,教学目标1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难点,根据展开图想象相应的几何体,重点难点重点,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以下几个形状的纸条:,提出问题,,,我们在小学中已经接触过正方体的展开图,,,猜一猜,,,以上几个图形中,,,折叠以后是不是都能构成正方体?,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我们在小学中已经接触,教学设计,三、探究圆柱、圆锥、三棱柱、长方体的展开图,教师出示问题: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三棱柱的展开图是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学生进行讨论、思考,,,也可以动手操作试一试,,,然后师生共同得出以上各图形展开图的形状,教学设计三、探究圆柱、圆锥、三棱柱、长方体的展开图,教学设计,四、练习与小结,练习:教材练习第,2,,,3,题,小结: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五、作业,习题,4.1,第,6,,,7,,,10,,,11,,,13,题,教学设计四、练习与小结,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动手观察、操作、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形象思维通过展开与折叠的活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互相转化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动手观察、操作、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4,2,直线、射线、线段,(3,课时,),第2课时比较线段大小,42直线、射线、线段(3课时)第2课时比较线段大小,教学目标,1,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大小,2,知道线段中点的含义,教学目标1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大小,重点难点,重点,线段大小比较,难点,线段上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重点难点重点,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姚明和潘长江相比,,,哪位明星的身高更高?姚明和易建联相比,,,谁的身高更高?,你是怎样得出以上结论的?两条线段间的大小又是怎样比较的呢?,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二、探究新知,1,怎样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学生自学教材上相关内容,,,并讨论交流解决,,,动手实践做一做,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设计,注意:这里教材上给出了两种画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方法,,,一种是尺规作图,,,另一种是通过使用刻度尺测量解决,,,要使学生明白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并能准确掌握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学生已经有经验,),2,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教师在黑板上任意画两条线段,AB,,,CD,.,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请学生把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示、说明,),1,用度量的方法比较,2,放到同一直线上比较,教师给出表示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画两条线段,,,自己再动手试一试,教学设计注意:这里教材上给出了两种画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方法,,教学设计,3,线段的和差与画法,设线段,a,b,,,怎样表示线段,(,a,b,),或线段,(,a,b,),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相关内容,,,然后师生共同完成该问题的解决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4,线段的中点,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AB,,,若点,M,把,AB,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则点,M,叫线段,AB,的中点,类似的还有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教学设计3线段的和差与画法,三、练习应用,练习:教材,128,页练习,1,,,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间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小结与作业,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作业:习题,4.2,第,5,,,6,,,7,,,9,题,教学设计,三、练习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比较两支铅笔的长短这一生活中的实例揭示课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用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可操作性强,并培养锻炼学生的表述能力;师生配合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并能够善于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资源,对学生正确及错误都能够做出有效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比较两支铅笔的长短这一生活中的实例揭示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