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P244 6.1(0.05,改为0.01,2,0,化成弧度),练习6.1,设单位负反馈火炮指挥仪伺服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输出位置的允许误差小于2,0,,试求:,(1)确定满足上述稳态误差要求的最小,K,值,并确定在此,K,值下,的稳定裕度;,(2)用频域法设计一串联超前补偿装置,使相位裕度不小于45,0,,,并检验相应的幅值裕度。,解:,确定满足上述稳态误差要求的最小,K,值,1,绘制未,补偿,系统的伯德图,求相位裕量和幅值裕量,2,3,计算超前,补偿,网络,根据相位裕度的要求确定超前补偿网络的相位超前角,计算 值,超前补偿装置在,处的幅值,4,对应的伯德图中紫红线所示。由该图可见,,补偿,后系统,的相位裕度为,满足系统设计要求。,补偿后系统的框图如下图,所示,其开环传递函数为,幅值裕度为,5,P244 6.2,.,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设计一滞后补偿装置(开环增益不变,),使补偿后系统的相位裕度,解:,根据对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的要求,系统频率特性为,*也可辅助计算:,绘制未补偿系统的伯德图,如图,红线所示。由图可知未补偿系统的截止频率和相位裕度为,6,7,试设计一滞后补偿装置(无法用超前补偿装置进行补偿相位太陡,),根据相位裕度的要求确定截止频率,*也可辅助计算,由,未补偿系统,Bode,图上,查出135,0,的频率为:,在,未补偿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量出:,*也可辅助计算,8,则滞后网络的传递函数,计算滞后网络参数,补偿后系统的框图如下图,所示,其开环传递函数为,9,补偿后,系统框图,对应的伯德图中粉红线所示。由该图可见,补偿后系统的相位裕度,满足系统设计要求。,由该图可见:,幅值裕度为,10,6.3,.,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设计一串联补偿装置,要求系统,补偿后系统的相位裕度,解:,根据对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的要求,系统频率特性为,*也可辅助计算:,绘制未补偿系统的伯德图,如图,红线所示。由图可知未补偿系统的截止频率和相位裕度为,,开环截止频率,11,12,根据相位裕度的要求确定超前补偿网络的相位超前角,计算 值,超前补偿装置在,处的幅值为:,据此,在未补偿系统的开环对数幅值为,时对应的频率,,这一频率就是补偿后系统的截止频率,*也可辅助计算,13,计算超前,补偿,网络的转折频率,补偿后系统的框图如下图,所示,其开环传递函数为,对应的伯德图中粉红线所示。由该图可见,,补偿,后系统的相位裕度为,幅值裕度为,满足系统设计要求。,补偿后,系统框图,14,P245 6.7,.,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给出三种补偿网络特性,最小相位环节,(2)12,Hz,正弦噪声削减10倍,哪种网络满足,*也可辅助计算:,(1)哪种最好?,解:,绘制未补偿系统的伯德图,如图,红线所示。,由图可知未补偿系统的截止频率,15,滞后网络的传递函数,16,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17,滞后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18,(1),c,图网络种最好?,(2)12,Hz,正弦噪声削减10倍,,a,种网络满足,但不稳定,,需要串联超前补偿。,19,P245 6.8,.,设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和补偿装置对数幅频渐近曲线如图所示,要求:,(2)写出每个补偿后系统的传递函数;,(1)画出补偿后系统的对数幅频渐近曲线;,解:,绘制未补偿系统的伯德图,如图,红线所示。,由图可知未补偿系统的传递函数为:,(3)比较两种补偿方案的优缺点。,20,21,22,(3)比较两种补偿方案的优缺点。,动态性能超前网络 补偿系统好于滞后网络 补偿系统,抗高频干扰滞后网络 补偿系统优于超前网络 补偿系统,由图可知:,23,P246 6.9,.,设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和补偿装置对数幅频渐近曲线如图所示,要求:,(2)写出补偿后系统的传递函数;,(1)画出补偿后系统的对数幅频渐近曲线;,解:,绘制补偿后系统的伯德图,如图,红线所示。,(3)分析 对系统的作用,。,由图可知未补偿系统、补偿网络和,补偿后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4,25,抗高频干扰能力已补偿系统弱于未补偿系统,由图可知:,(1),(2),(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