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必修,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必修第四章,自然地理规律,人类活动状况,对立,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必修,必修,13,选修,必修,4,必修,2,典型案例,解决途径,具体、深化,表现,一、本章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承上启下、前呼后应,自然地理规律人类活动状况对立环境可持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必修必,人类,环境,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环 境,问 题,可持续,发展,不协调,协调,解决途径,概念,表现成因,类型,危害,核心思想,追求目标,基本内涵,概念,控制人口规模,转变发展模式,合理利用资源,公众参与,二、本章知识结构体系,第一节,第四节,第三节,第二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环境人地关环 境可持续不协调协调解决途径概念表现成因类型,1,、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知道环境问题的类型),2,、,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认识人地关系的发展),3,、,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形成正确的环境观),三、本章课程标准内容(基本要求),指导、研究和落实,1、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三、本章课程标准内,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节次,考试内容,考试要求,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环境问题的概念、成因和分类,a,识记,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b,理解,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3.,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a,4.,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现代的,人地关系思想及可持续发展理论,b,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5.,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b,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b,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7.,控制人口规模,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控制人口规模,我国控制人口规模的具体策略,a,a,8.,转变发展模式,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及后果,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b,b,9.,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利用的措施,b,10.,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协调人地关系的四对基本关系,b,落实,达成,第四章节次考试内容考试要求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四、教法策略与学法指导,1,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与运用,(注重典型案例的选择与分析),2,关注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理解教学,(落实知识与技能),3,关注现实,从地理视角分析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实例,(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处理好,“,活动,”,与,“,阅读,”,做好加法与,减法,“,联系,”“,对比,”,培养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讲课,角色转换,培养正确有效,思维模式,教,法,学,法,三维,目标,四、教法策略与学法指导处理好“活动”做好加法与“联系”“对比,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区域可持续发展(必修,),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2,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3,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4,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5,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区域可持续发展(必修)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环境保护(选修,),1,环境与环境问题,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4,环境污染与防治,5,环境管理,环境保护(选修 )1环境与环境问题,“减法”,提炼本章的主干核心知识,基本概念: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基本原理:环境问题形成机制、可持续发展内,涵(原则)与主要途径;,“加法”,联系实际,增加典型案例,基本概念: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境容量、,环境自净能力等,“减法”提炼本章的主干核心知识基本概念:环境问题、可,清洁生产,是一种综合性、预防性的环境管理战略,其目的就是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产品和服务以及它们所需要的生产、分配和服务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从厂址布局、温室气体排放到生产结果都是可持续从观念走向实践的一种体现。,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清洁生产是一种综合性、预防性的环境管理战略,其目的就是,“,活动,”,需达到的目标,活动,1,(,P87,):,了解环境问题的不同分类标准;能根据具体材料,对环境问题进行正确的归类。,活动,2,(,P87,):,能列举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破坏的基本形式;,能辩证分析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资源观。,活动,3,(,P90,):,学会统计图表的分析与绘制技能;,正确理解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4,(,P91,)、活动,5,(,P92,)、活动,6,(,P93,),:,学会地理信息材料处理与分析;,初步理解环境污(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产生的原因、存在的危害和防治的对策;,培养信息收集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形成正确的环境观。,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活动”需达到的目标活动1(P87):了解环境问题的不同分类,第,2,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活动,1,(,P96,):,能根据实际材料提取其包含的“人地思想”,即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了解古代的有哪些人地关系思想?,形成辩证分析问题的思维,从中感悟古代“人地思想”中的不科学性问题。,活动,2,(,P97,):,资料信息收集分析能力;,了解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两个阶段(工业革命为界)的主要思想演变及产生变化的原因;,学会对比分析(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方法。,第2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活动1(P96):能根据实际,第,3,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活动,1,(,P98,):,认识人类面临的资源形势;,学会统计图的阅读分析;,感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活动,2,(,P100,):,感悟出与其对应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观念)。,活动,3,(,P101,):,能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入手,判断出人类某一生产或生活行为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观;,能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具备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第3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活动1(P98):认识人类面,第,4,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活动,1,(,P102,):,提升地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三个层次;,感悟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关系的重要性。,活动,2,(,P103,):,提升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清洁生产”或“循环经济”的含义和特点;,理解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特点。,活动,3,6,(,P101,107,):,了解不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措施;,提升地理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能力;,具备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7,(,P107,):,认识“从我做起”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有效途径之一;,形成环保意识。,活动,8,(,P108,):,培养调查分析能力和探究思维;,形成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第4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活动1(P102):提升地,本章,“,阅读,”,内容的作用和处理,按作用分类,内容,处理,引课,P102,阅读,7,正文地位,教材的,解释与说明,P88,阅读,1,、,P89,阅读,2,、,P99,阅读,5,、,P99,阅读,6,知识拓展,与补充,P90,阅读,3,、,P95,阅读,4,、,P105,阅读,8,、,P108,阅读,9,本章“阅读”内容的作用和处理按作用分类内容处理引课P102阅,引导学生辩证分析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四者之间的,联系,,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引导学生辩证分析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四者之,高中地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对比,分析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追求产值、利润增长以及物质财富增加),生态、经济、社会共同持续发展(发展要以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增长方式,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消费模式,提倡高消费,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消费,环境意识,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价值,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环境控制,先污染,后治理,清洁生产、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调控手段,依靠市场经济自由调控,强调人的宏观管理调控,发展的时间尺度,本代人的利益是最大需求,同代人、代际之间的公平性原则及持续性原则,发展的空间尺度,从区域(自身)利益出发,封闭式、掠夺式或转嫁方式,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性原则,从全球利益出发的共同性原则,对比分析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理解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人为原因,自然原因,背景,背景,分布,危害,治理,针对自然原因的措施,针对人为原因的措施,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环境问题的,综合思维,模式,生态环境问题人为原因自然原因背景背景分布危害治理针对自然原因,地域空间思维,模式:空间分布、结构、差异、联系和演变,地域空间思维模式:空间分布、结构、差异、联系和演变,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的分析应用,如“十一五”规划:,“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的分析应用如“十一五”规划:,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原则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再利用原则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长度;资源化原则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绿色,GDP,是指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十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真实财富的变化和资源环境状况,可以促使决策部门和公众观念的变化。,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思考:图徽有什么含义,思考:图徽有什么含义,漫画的形式予以启迪,漫画的形式予以启迪,以,环境指数的分布进行警示,以,绿色奥运与北京垃圾,绿色奥运与北京垃圾,学生根据兴趣选报自己要研究的框题或内容,课代表将情况汇总并协调分组 各小组进行分工(主讲人、课件制作者、查阅资料等)根据课时先后,各小组依次与老师共同备课(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流程、制作课件、设计课堂互动活动等等)主讲人(小老师)进一步熟悉教材和课件 小组内试讲 学生讲课 自由提问、答辩活动 总结(学生自评、组内外评课、教师点评),学生讲课,角色转换,学生根据兴趣选报自己要研究的框题或内容学生讲课,角色转换,角色互换后教师的职责:,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料。,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6,、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7,、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角色互换后教师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