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做事要广泛的学习,仔细的探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最后要切实的去实行。强调治学的方法。,做事要广泛的学习,仔细的探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最后要,宋明,理,学,第,3,课,人教版,必修,文化,发展历程,1,一、,“,理,”,由何来?,儒学的危机与应对,二、,“,理,”,为何物?,走进“理”的天地,三、,“,理,”,当何论?,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第3课人教版必修文化发展历程1一、“理”由何来?,3,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1.,危机的表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武则天,曹操,唐有天下,三纲不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3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1.危机的表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4,1.,危机的表现,魏晋时期,服食五石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儒学失去独尊地位,“,汉魏而下,,佛老之徒,横于中国,,其,与儒齐驱并驾,,峙而为三,吁,!,可怪也,去君臣之礼,绝父子之戚,灭夫妇之义,儒者不以仁义礼乐为心则已。,”,宋元学案,卷二,41.危机的表现魏晋时期,服食五石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南朝四,5,传统儒学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特别容易受到挑战:,他们关于宇宙与人生的思路未能探幽寻微,为自己的思想找到终极的立足点,而过多地关注处理现世实际问题的伦理、道德与政治。,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从儒学自身来看,儒学正统,地位为何会受到佛、道的冲击?,传统儒学充斥伦理说教,不能对宇宙自然和人生提供解释和安慰,而这正是佛、道思想的优势。加之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开始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5传统儒学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特别容易受到挑战:他们关,6,1.,危机的表现,怎么,办,?,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统治混乱,传统儒学自身理论体系不足,佛教、道教的冲击,儒、佛、道“三教合一”潮流,三教图,儒门淡薄,收拾不住,必要性,可能,性,61.危机的表现怎么办?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统治混乱,7,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2.,危机应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道,佛,儒(根本),目的,思想核心:,“理”,、,“天理”,三大特征:注重思辨、回归原典、,治国与修身想结合。,7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8,宋明理学,(北宋)程颢,(北宋)程颐,(南宋)朱熹,(南宋)陆九渊,(明)王守仁,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理学集大成者,心学集大成者,8宋明理学(北宋)程颢(北宋)程颐(南宋)朱熹(南宋)陆,9,1.,程朱理学,什么是,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接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子文集,理,“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天,(理,),、地,(,理),人,(理),物,(,理),儒家伦理道德,(理),人性,(,理),物性,(,理),为天地立心,注释:有了理后,,天地生化万物的心便显立了。,91.程朱理学什么是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10,1.,程朱理学,如何求,理,?,方法论:“格物致知”(渐悟),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须是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101.程朱理学如何求理?方法论:“格物致知”(渐悟),11,1.,程朱理学,学以致,用,羊羔跪乳,格物致知和科学求真有何,区别,?,格物致知:,观察羊,观察羊羔跪乳,得出理,羊是懂得感恩的动物,由羊及人,,三纲五常是天地真理。这也说明格物致知目的是明道德之善。,111.程朱理学学以致用羊羔跪乳格物致知和科学求真有何区别?,12,1.,程朱理学,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熹,“,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朱熹,“人欲”并非指人的所有欲望,主要,指违反了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的欲望。,为生民立命,注释:伦常政教的设施,使生民的生活有了依循。,121.程朱理学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天理人欲,不容并立”,13,1.“,存天理,灭人欲”针对的对象是,士大夫,(自我修养)和对,上层统治,者,(遏制欲望,实行仁政)。,2.,评价:,“存天理,灭人欲”体现了儒家努力约束专制统治的传统,,但元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这些道德准则反过来被统治者,利用,成为约束人们的思想工具。,被滥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对妇女贞节提出了严格的极端的要求,产生了消极影响。后,来成为了一个贬义词。,如何理解和评价“存天理,灭人欲”?,131.“存天理,灭人欲”针对的对象是士大夫(自我修养)和对,安徽歙县 贞节牌坊,“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程氏遗书,安徽歙县 贞节牌坊“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程氏遗,15,1.,程朱理学,理学,地位,南宋以后,元朝,明朝,海外,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进一步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流传到朝鲜、日本乃至欧洲,产生了很大影响。,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书影,为往圣继绝学,注释:理学家认为,儒家学统自孟子之后就中绝了,所以要恢复。,151.程朱理学理学地位南宋以后元朝明朝海外逐渐发展为官方哲,16,2.,陆王心学产生的背景,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民间社会展现了空前的跃动。王阳明敏锐地察觉到社会的变化,“1525 年他为一位商人写墓表便说了,四民异业而同道,这样惊人的话。,明朝中后期,社会上,奢侈之风盛行,。唱词多写男女情爱,文人多捧妓女、赌博。无赖随处可见。以金瓶梅为代表的一批世俗小说集中展示了这时期,金钱至上、风气败坏,的社会现实。儒家提倡的道德、伦理遭到了比北宋时期更为严重的挑战。,162.陆王心学产生的背景 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展,,17,2.,陆王心学,王守仁,阳明格竹,陆九渊,172.陆王心学王守仁阳明格竹陆九渊,2.,陆王心学,陆九渊,理,心,=,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方法论:,发明本心,唐朝禅宗大师惠能有一首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列与该诗思想一致的是(),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B存天理,灭人欲,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2.陆王心学陆九渊理心=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心”是,19,2.,陆王心学,王守仁,圣贤庸愚,同具,此心,方法论:“致良知”,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摘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192.陆王心学王守仁圣贤庸愚,同具此心方法论:“致良知”,20,对“致良知”的理解:,1.“致”就是,扩充和实践,,“知行合一”。,2.良知人人现成具有,只要不断反省内心,。,克服私欲,“人皆可为圣贤”。,评价:,“心学强调不应该把道德价值异化为,纯粹外在的命令,必须把理变成主体,的自觉意愿,道德应当以自律为基,础”。这,激励人们奋发励志,,冲破了,教条化的程朱理学的束缚,在晚明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从此宋明理学,走向,世俗化,。,“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明王阳明,20对“致良知”的理解:“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21,1,、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侧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侧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王阳明意在借此阐发(),A发明本心的方法论 B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C理生万物的宇宙观 D格物致知的修养方法,B,211、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22,2.,陆王心学,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世界本原,方法论,道德观,理是世界的本原,心是世界的本原,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存天理、灭人欲,克服私欲,都在为儒家伦理道德寻找本原。,都强调克服私欲、自我节制。,相同点,222.陆王心学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世界本,23,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清,戴震,贞节牌坊,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朱子语类,(,封建统治者),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消极,影响,23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24,积极影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完成了儒学的哲学构建,。,注重人的气节、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发展、完善儒学,重建主流地位。,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伦理规范、人文信仰重建。,这些追求实现了吗?,24积极影响为天地立心,完成了儒学的哲学构建。注重人的气节、,1.关于宋代理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从本质上讲是儒学的新发展,B.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两程一朱,C.是儒学吸收道、佛两教的产物,D.程朱理学在宋代就确立了统治地位,2.(2011,广东文综,)“,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学以致用,1.关于宋代理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2.(2011广东文综),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4.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A.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B.求“理”的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的,C.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D.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学以致用,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4.关于陆,5.对宋明理学地位及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B,.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身的庞大的思想体系,C.宋明理学,是,适应新时期维护君主专制需要,而形成的,D,.对中华民族性格和人的发展没有积极作用,6.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的回答,应该是,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学以致用,5.对宋明理学地位及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6.如果有人向陆九,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8.“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9.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理”主要是指8.“人人自,利用节假日实地考察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