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导论,-,学习重点,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时什么?,3、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十章 商业周期学习重点,1,、什么是商业周期?包括哪四个阶段?,2,、宏观经济主要表现在哪三方面?主要衡量指标是什么?,3,、如何理解GDP?,4,、什么是失业?如何计算失业率?,5,、失业的种类有哪些?如何理解充分就业?,6,、失业的后果有哪些?,7,、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怎样的?什么是奥肯法则?,8,、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9,、通货膨胀的种类有哪些?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1,0,、通货膨胀的后果主要有哪些?,11,、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12,、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如何?,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产品,2000,年,产量(单位),2000,年,价格(元),2010,年,产量(单位),2010,年,价格(元),A,50,1.8,60,2,B,75,5,100,6,C,40,10,40,11,1,、,2000,年和,2010,年的名义,GDP,?,2,、以,2000,年为基期,计算,2010,年的实际,GDP,?,3,、,2010,年的,GDP,平减指数和通货膨胀率?,1,、名义,GDP,2000,=50X1.8+75X5+40X10=865,名义,GDP,2010,=60X2+100X6+40X11=1160,2,、实际,GDP,2010,=60X1.8+100X5+40X10=1008,3,、,2010,年,GDP,平减指数,=1160/1008=115%,2010,年通货膨胀率,=,(,1160-1008,),/1008=15%,根据所给资料计算,某国的人口总数,2500,万,就业人数,1000,万,失业人数,100,万,求:,1,、该国的劳动力人数为多少?,1100,万,2,、该国的失业率为多少?,100,万,/1100,万,=9%,3,、如果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人口为,60,万,自然失业率为多少?,60/1100=5.45%,4,、在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该国的就业人数为多少?,1040,万,第十一章 总供给和总需求,经济并非总是那么健康无虞。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及如何治理?需要建立一个简单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的波动及其均衡。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需要掌握:,1、总需求的含义和构成、总需求曲线的形状及原因?,2、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3,、总供给的含义、总供给曲线及其移动原因?,3、供给与需求如何共同决定宏观经济的运行?,4、不同观点之争?,宏观经济鸟瞰,决定宏观经济结果的几个因素:,内部市场力量,外部冲击,政策杠杆,宏观经济结果:,产出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宏观经济系统,家庭,企业,政府,国外,产品市场,资本市场,要素支出,要素收入,消费支出,销售收入,储蓄,投资,货币发行,公债发行,税收,税收,转移支付,政府购买,进口,进出口,资本往来,关税,进口,要素市场,古典理论关于宏观经济运行的观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前的古典经济学家们在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弹性的假设条件下,认为经济的自我调整能保证经济长期增长的趋势,不存在普遍的经济波动(经济危机),无需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对经济进行干预,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一)危机理论。,古典经济学不承认全面性的经济危机的存在。其理论依据是,“,萨伊定律,”,,即,“,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总供给必等于总需求。由于价格的完全弹性,一种商品生产过剩或过少时,价格的变化将使产品市场能恢复到均衡状态。如果不是,“,政府当局愚昧无知或贪婪无厌,”,,对经济横加干涉,自由竞争必然会使产品市场趋于平衡,生产过剩现象立即消除。,(,二)工资理论。,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一个有完全弹性的工资率的经济体系中,必然自动地产生充分就业。,(三)利息理论。,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利息率的自动调节作用可以引导储蓄进入投资,从而投资与储蓄趋于均衡,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均衡,使生产过剩和失业消失。,总之,市场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并能对外部冲击作出自动调整,经济能自动恢复充分就业的均衡,无需政策杠杆的调节。,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与古典理论相反,凯恩斯则认为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并非万能的,价格和工资是刚性的,供给不一定创造需求,而总需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衰退,政府需要采取宏观经济政策刺激需求,以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任何对宏观经济结果的影响因素必将通过供给或需求来传递,因此,为了理解这些争论,我们借助于经济学家常用的工具供求模型来加深认识。,总需求,一、总需求的含义,总需求,(AD),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市场参与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到的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总量,也就是对实际,GDP,的需求。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净出口四部分构成的。,二、总需求曲线,描述在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平均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即为总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价格水平提高,则总需求水平下降;若价格水平下降,则总需求水平上升。,P,P,AD,Y,注意:,P,为平均价格水平;,Y,为国民收入,即实际,GDP,。,三、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可通过真实(实际)余额效应、对外贸易效应(国际替代效应)和利率效应来解释。,1.,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公债等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而导致财富增加,人们更加富裕,就会增加消费支出,因而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品的生产和增加就业,使产出增加。反之则反是。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2.,对外贸易效应(国际替代效应),当价格水平下降时,人们将增加对国内产品的购买,并减少购买进口产品,同时将增加本国产品的出口,进而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反之则反是。这种效应被称为对外贸易效应。,3.,利率效应,价格水平下降,人们将减少借款量,并进而使利率下降,货币使用成本下降将进一步刺激更多的借款和信贷消费,从而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反之则反是。这种效应称为利率效应。,总供给,一、总供给的含义及其曲线,总供给,(AS),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而且能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描述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总供给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即是总供给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同向变化的关系。,二、短期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或水平的原因,在短期内,如果劳动者的货币工资一定程度上不具备伸缩性,那么厂商的成本就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价格水平上升,实际工资水平就会下降,厂商的利润就会增加,劳动力需求就会增加,实际的就业水平和总产出水平就会提高。因此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同理,如果劳动者的货币工资完全不具备伸缩性,那么,总供给曲线就是一条与价格完全相关的水平的的曲线。,P,AS,Y,注意:,P,为平均价格水平;,Y,为国民收入,即实际,GDP,凯恩斯区间,古典区间,古典区间的含义是无论价格如何变化,总供给量都是固定不变的。它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现有的生产资料已被充分利用,劳动力已充分就业,在这种状态下,即使价格水平再高,想增加总供给量已不可能。,凯恩斯区间,又称萧条区间,表述的意思是: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供给任何数量的产品和劳务。原因是:在萧条状态下,大量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料闲置,存在大量失业劳动力,企业可以在现行实际工资水平下取得任何数量的劳动力,并在现行价格水平下取得任何数量的生产资料。,中间区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利益,但尚未充分利用。此时,当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上升,企业将增加供给,但要素市场上的价格水平的上升使得总供给量的增加越来越困难。,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AD-AS,模型,一、实际总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决定,建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目的是为了分折实际总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决定,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有关宏观经济总量的变动。为此,需要把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来考察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Y,P,AS,AD,Q,E,P,E,E,AS,AD,P,Y,从上图可知,,E,点为在价格水平为,P,E,时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均衡点,意为在价格水平为,P,E,时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所有商品和劳务的总量与厂商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相等,,Q,E,为均衡产量,也是在此价格水平下的实际产出。,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均衡不一定是充分就业均衡,它也可能是失业均衡和超就业均衡。相应地,均衡产出也可能是失业产出、充分就业产出(合意产出、潜在产出)和超就业产出,均衡价格水平也可能是非合意价格水平。,二、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及其原因,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的变化将引起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沿着各自曲线作相应的移动。但如果其它条件发生变化,,AS,和,AD,曲线将整体作相应移动。,1,、,AS,曲线移动的主要原因:投入品(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税收政策变动、关键要素价格上涨、移民政策变动等因素将引起,AS,曲线的整体左右移动。,2,、,AD,曲线移动的主要原因:偏好变化、预期变化、税收增加等将引起,AD,曲线的整体移动。,三、,AD,和,AS,曲线的移动与商业周期,当,AD,和,AS,沿不同方向反复移动时,相应地将会引起产出、就业、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衡量指标的波动,这种变动导致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因此,商业周期源于,AS,和,AD,的周期性移动。这种周期性的移动往往使宏观经济偏离了合意的均衡(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合意均衡能否实现或如何才能实现?对此存在不同观点,但都是从需求、供给以及二者的某种组合角度分别提出各自的观点。,古典理论认为:,“,供给能创造自己的需求,”,,因此,不存在非合意的均衡。大萧条的事实无情地给予古典经济学家们致命一击。,凯恩斯主义者的理论认为:,“,需求将创造自己的供给,”,,增加有效,需求能使经济恢复到合意的均衡(充分就业),并强调把增加政府支出或削减税收作为增加总需求的机制。,货币主义者也从需求角度提出治理之策,但侧重于货币在总需求调节中的作用,强调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以移动总需求曲线的机制。,供给学派则认为经济低迷的罪魁祸首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并从供给方面提出使经济恢复到合意均衡的治理之策,着重强调减税以增加总供给的机制。,折中的理论则认为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非合意的宏观经济后果,必须从两方面推动均衡朝着合意方向移动。,四、政策抉择,AS,和,AD,曲线一方面说明了商业周期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提供了进行政策选择的直观暗示。一般而言,政府有三种政策选择方式:,移动总需求曲线:找出并运用能刺激或紧缩总需求的政策工具。,移动总供给曲线:找出并运用能降低生产成本刺激更多产出的政策杠杆。,什么也不做:政府不应当干预市场,由市场自我调节。,1.,需求方面的政策,财政政策:指政府运用税收或政府支出的力量来改变移动,AD,以,实现合意的宏观经济结果。,货币政策:政府运用货币或利率政策来移动,AD,以实现合意的宏观经济结果。,2.,供给方面的政策,通过减税、补贴教育、支持就业和培训项目、宽松的移民政策、减少政府管制等移动,AS,以实现合意的宏观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