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第11页 / 共3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第13页 / 共32页
第14页 / 共32页
第1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一,),工业化带来最大公害,环境污染,由于工业的不断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各个方面,从天空到地面,从陆地到海洋,从城市到农村,到处处在污染的包围之中。污染源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以及为农业发展而施用的化肥、地膜和日常生活垃圾等等。,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以及各种食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污染超出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不断地酿成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公害。如烟雾、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这些事件又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森林生产力减低,鱼类大量死亡,一些动物的种类灭绝,土地沙漠化加剧,全球气候失调等等。,(,二,),资源枯竭的危机,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资源主要包括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物资源等。资源危机现已成为全球问题,造成资源枯竭的主要原因大体来自几个方面:,一是高消费与高度开发对自然资源造成的重创;二是由于人口增长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沉重负担;三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粗放经营、管理不善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污染增加。,据国外一些资料统计,现有开发的资源石油估计可使用,30,年,铁可使用,93,年,天然气,58,年,煤,226,年。,二、人类明智的选择,历史发展的必然,清洁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而明智的选择,其原因有三。,1.,以消费资源为特征的工业发展不能持久,2.,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排废的工业、企业及产品在竞争中日趋有利,3.,资源有价,环境法规日趋健全,全社会环境意识提高,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工业界责无旁贷,大量实践证明清洁生产可以从源削减、生产工艺和废物的回收利用上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废物,以此来保护环境,取得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基本要点:,1.,人类应与自然相和谐,而不是凭借人们手中的技术和财富,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追求发展权利的实现。,2.,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不要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发展与消费的机会。,3.,要求人类在消费时对资源应当多利用、少排放。,建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新文明,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一些国家,(,如丹麦与荷兰,),正在制订,“,可持续消费,”,和,“,可持续生活方式,”,政策。,人们从无环境意识到开始治理污染是一种进步,从治理污染进而认识到预防污染,认识到清洁生产的经济性和合理性,这又是一种划世代的进步。,人类理智地选择了持续发展,这是人类发展的历史性转折,是人类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开拓现代文明的里程碑。,世界,21,世纪议程,号召工业提高能效,开发清洁的技术和生产工艺,改善污染治理技术,用适当的替代品取代产生污染的产品,减少废弃物。,中国,21,世纪议程,也明确指出转变发展战略,实施清洁生产,建立现代工业的新文明。,可以说清洁生产是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转折,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四、环境保护对策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怀疑过去环境对策的不完备性,认识到单纯依靠末端治理工业污染的弊病和局限性。,1.,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经济效益小甚至无经济效益,污染后果的不经济性给企业带来了沉重负担,企业对污染治理缺乏积极性。,2.,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一些可回收利用的原料变成,“,三废,”,处理或排入环境,造成浪费和污染。,3.,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单纯依靠处理设施,只能使废物在不同介质间转移造成新污染,形成治不胜治恶性循环。,4.,偏重末端治理,忽视了全过程控制,难以改变工业企业的环境保护与生产割离的状况。,5.,影响工业可持续发展,末端治理没有经济效益,也不能有效利用资源,反而造成资源浪费与新的污染,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相容,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际上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工业污染控制战略出现了重大变革,其核心就是以预防污染战略取代末端治理为主的污染控制政策,美国环保局最初称之为,“,废物最少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环境活动中心称之为,“,清洁生产,”,。,如今,清洁生产己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议题,清洁生产的概念贯穿于,1992,年巴西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之中,被公认为,是一项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将成为,21,世纪工业发展的新模式。,清洁生产概念的出现虽然是近几年的事情,但其包含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却早已被若干发达和较发达国家采用,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如污染预防、废物最少化、废物减量化、清洁工艺、清洁生产、源削减、源控制等几十种。,第二节 清洁生产的意义与目标,联合国环境署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之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1992),1996,年补充完善为:,“,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l,中国,21,世纪议程,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清洁生产的定义:,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2003),清洁生产的定义涉及两个全过程控制,即生产过程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从,“,摇篮,”,到,“,坟墓,”,),循环过程。,一、清洁生产的意义,1.,节能、降耗、减污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大大减少末端治理的污染负荷,节省大量环保投入,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2.,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使原材料最大限度转化为产品,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既减少污染物产生量与排放量,又节约资源与能源。,3.,避免和减少末端治理的不彻底而造成二次污染。采用大量源头削减措施,既可减少含有毒成份原料的使用量,又可提高原材料的转化率,减少物料流失,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因此而减少二次污染的机会。,4.,最大限度替代有毒产品、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排污量大的工艺和设备,提高工人劳动积极性和工作效率。,5.,改善工业企业与环境管理部门间关系,解决环境与经济相割裂的矛盾。,二、清洁生产的目标,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各种节能、降耗、节水措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2.,减少废料与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成、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同时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目标,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企业在经济上要能赢利,环境也能得到改善,从而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的目的。,清洁生产是手段,目标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第三节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废物与资源转化理论(物质平衡理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越多,则原料(资源)消耗越大,废料是由原料转化而来。清洁生产使废物最小化,其实质在于原料(资源)得到了最有效利用。生产中的废物具有多功能特性,一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可作为另一种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资源),资源与废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清洁生产最好地体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产生最小化,环境污染无害化。,2.,最优化理论,清洁生产实际上是求解满足生产特定条件下使其物料消耗最少,而使产品产出率最高的问题。此问题的理论基础是数学的最优化理论。很多情况下,废物最小量化可表示为目标函数,而清洁生产则是求它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3.,社会化大生产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用最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最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高准则。马克思曾预言: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当今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进步,为清洁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第四节 工业污染防治与清洁生产,一、,工业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进步,既给社会带来了现代文明,也给城市带来了工业污染和环境公害。许多发达国家都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工业耗用大量资源,同时又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世界各国均如此。,如我国,据调查统计资料,,70%,以上的污染来源于工业。,我国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首先致力于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未能一开始就顾及环境遭受的损害及其可能产生的制约作用。,20,世纪,70,年代开始重视污染问题,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但由于认识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的种种原因对工业污染的防治缺乏足够的投入。,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工业污染问题进一步突出,对一些污染较重的工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工业污染日趋严重的势头,但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二、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市加剧环境污染,据调查统计资料,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工业企业集中于城市加剧环境污染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国尤显严重。据有关资料,,我国,80%,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市,,由于工业布局的不合理,使一些城市和工业区工业过于密集,污染负荷超载,加上基础设施薄弱,造成这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另外,工业污染与大量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相伴,工业生产的资源利用率不高,使大量宝贵资源化为废料,污染环境。加之工业结构中对环境影响大的污染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较大,形成刚性很强的“结构型污染”。再加上小型工业多,形成大量浪费资源的规模不经济性。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将有大量工业废弃物进入环境,污染防治与工业发展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为此,工业污染控制的战略必须变革。,三、工业污染控制战略的重大变革,在国际上,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工业污染控制战略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重大变革。如美国,,尽管工业技改给美国经济带来很大的效益,但是,美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新的问题,环境危机。美国作为最早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国家之一,在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已经深刻认识到按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控制污染,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20,年间,美国环保局的工作几乎全部集中在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污染控制政策,环境污染状况有很大改善,取得的成效是肯定的,但付出的代价也相当高昂。据美国环保局统计,用于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介质污染控制的总费用,(,包括投资和运行费,),是:,1972,年为,260,亿美元,(,占,GNP,的,1%),,,1987,年猛增至,850,亿美元,,1990,年达到,1200,亿美元,(,占,GNP,的,2.8%),。,即使如此高的经济代价,仍未达到预期污染控制目标。遗留的问题和新的挑战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末端治理在经济上已不堪重负,.,美国环保局科学顾问委员会,1988,年的报告,今后的危害,90,年代的战略,明确提出:国家环保局必须制定强调在污染发生之前就予以削减的战略,从控制和消除转移到防止,这对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以及经济健康发展是绝对必要的。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