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节 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法,1,第七节 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法1,安全评价的方法有多种,评价的角度和评价的目的不同,选取的安全评价方法可以有所不同。有些在评价时可能从传统的管理和经验出发,总结提出安全检查表方法;有些是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提出系统安全工程方法;有些是根据生产特点和场所的情况,提出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往往可以反映其特点。无论哪种安全评价方法,往往只适用于一定的场合和一定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安全评价的方法有多种,评价的角度和评价的目的不同,,因此,在安全评价中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取得相对满意的效果。,目前国内外均有一些综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美国杜邦公司采用的(“安全检查表一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一故障树、事件树”)“三阶段安全评价”方法,以及我国光气三阶段安全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危险指数评价一系统安全评价方法”等方法。,3,因此,在安全评价中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取得相对满意,一、概 述,关于系统安全水平的综合评价,现在已提出多种方法。综合这些方法,其考虑的内容和思路可以归纳为图 4-16 的原理框图。,查看图4-16,4,一、概 述关于系统安全水平的综合评价,现在已提出,由于是系统安全评价,所以评价工作的第一步是划定系统或确认系统,也就是对评价对象范围的界定。评价对象小到可以是一个工房,也可以是一个生产车间或其中的一条生产线,大到可以是一个工厂、企业。应该注意的是,评价对象自然范围的界定与系统的确认是不同的,系统的目标、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系统目标的求解都要依据系统科学原理来认定和进行。,5,由于是系统安全评价,所以评价工作的第一步是划定系,二、评价模式,我们以具有燃烧与爆炸危险性的典型危险源为评价对象,讨论其评价模式。(1)燃烧爆炸危险源其潜在的危险主要是意外能量释放,我们用能量危险系数,W,B,来表示。,W,B,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具有燃爆性质的物质的本质特性(敏感度、威力等)、数量和在生产条件下所处的工艺状态(温度、压力等),即,W,B,为物性系数,、物量系数,和工艺条件系数,的乘积:,6,二、评价模式我们以具有燃烧与爆炸危险性的典型危险,(2)作业环境内的危险度,H,内,:,式中,B 是由能量危险系数WB、生产工艺的自动化程度-作业环境内人员密度或出现频次D和历史上此类作业出现事故的概率(频数)P所决定,即;,K是可控危险未受控系数,也可称为不安全隐患系数。,7,(2)作业环境内的危险度H内:7,(3),K 的大小,在这里主要取决于安全管理,它的内涵主要是指作业环境内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完好率、作业环境条件(气、尘、光、辐射等)和人文安全管理等综合因素,也就是作业环境内的危险度可通过人、机(物)、环境的安全管理得到控制。,8,(3)K 的大小在这里主要取决于安全管理,它的内,(4)对人、机(物)、环境安全状态的控制分别用 来表示,那么,就分别表示人、机(物)、环境的安全未达标率,也就是三个子系统的失控率。事故的发生就是这些失控因素在时空域交叉作用的结果。当然,由于人、机、环境失控对事故的形成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所以还要用不同的权重系数 X、Y、Z加以区别。,9,(4)对人、机(物)、环境安全状态的控制分别用,通过分析事故资料结合实际考虑,有文献提出权重系数 X=6.1,Y=2.2,Z=1.7。于是:(5)燃烧爆炸危险源系统危险性的评价,应把一定范围的,外部环境,作为系统组成成分来考虑,原因是作业区域内一旦发生燃烧事故,作业区域外的那些安全距离不足的建筑物用(1-R,1,/R,0,)表示安全距离未达标率及人员、财物都可能受到影响或伤害,其严重度用C表示。,10,通过分析事故资料结合实际考虑,有文献提出权重系数 X=,(6)综上所述,确定系统危险性(度)H评估方程为:,11,(6)综上所述,确定系统危险性(度)H评估方程为:,三、评价标准,通过前面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燃烧爆炸危险源危险度的量化值,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值,其绝对值当然讲不出什么意义。国内许多企业,通过应用此方法,对各种安全状况的企业进行了安全评价。总结这些评估数据,结合实际,有人提出与这些数值相对应的危险等级划分表,见表 4-21。根据安全评价结果,对照此表可作为确定评价对象危险等级的参考。,查看表4-21,12,三、评价标准通过前面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燃烧爆炸危,13,13,四、六阶段安全评价,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是一种最早的综合型的安全评价模式。在这一综合的评价模式中,应用了定性评价(安全检查表)、定量危险性评价、按事故信息评价和系统安全评价(故障树、故障树分析)等评价方法。评价分为六个阶段,采取逐步深入,定性和定量结合,层层筛选的方式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采用措施修改设计消除危险,评价程序如下。,14,四、六阶段安全评价14,第一阶段资料准备,首先要准备下述资料。,(1)建厂条件如地理环境、气象及周边关系图;,(2)装置平面图;,(3)构筑物平面、断面、立面图;,(4)仪表室和配电室平面、断面、立面图;,(5)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等物理化学性质及对人的影响,(6)反应过程;,(7)制造工程概要;,15,第一阶段资料准备15,(8)流程图;,(9)设备表;,(10)配管、仪表系统图;,(11)安全设备的种类及设置地点;,(12)安全教育训练计划;,(13)人员配置;,(14)操作要点;,(15)其他有关资料。,16,(8)流程图;16,第二阶段定性评价(安全检查表检查),主要对厂址选择、工艺流程布置、设备选择、建构物、原材料、中间体、产品、输送储存系统、消防设施等方面用,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1)厂址选择检查。,地形适当否?地基软否?排水情况如何?,对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准备充分否?,水、电、煤气等公用设施有保证否?,17,第二阶段定性评价(安全检查表检查)17,铁路、航空港、市街、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安全考虑了没有?,紧急情况时,消防、医院等防灾支援体系考虑到没有?,附近工厂发生事故时能否波及?,(2)工厂内部布置检查。,工厂内部布置是否设立了适当的封闭管理系统?,从厂界到最近的装置安全距离是否得到保证?,生产区与居民区、仓库、办公室、研究室等之间是否有足够的间距?,18,铁路、航空港、市街、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安全考虑了没有?18,仪表室的安全有无保证?,车间的空间是否按照物质的性质、数量、操作条件、紧急措施和消防活动加以考虑?,装卸区域厂界是否有效地加以隔离?是否与火源隔开?,贮罐与厂界之间是否有足够的距离?贮罐周围是否设计了防液堤?液体泄出后能否掩埋?,三废处理设备与居民区是否充分分开?是否考虑了风向问题?,紧急时,是否有充分的车辆出入口通道?,19,仪表室的安全有无保证?19,(3)对建筑物的检查。,是否有耐震设计?,基础和地基能否承受全部载荷?,建筑物的材料和支柱强度够不够?,地板和墙壁是否用不燃性的材料制成?,电梯、空调设备和换气通道的开口对火灾蔓延的影响是否降至最低限度?,危险的工艺过程是否用防火墙或隔爆墙隔开?,20,(3)对建筑物的检查。20,室内有可能发生危险物质泄漏的情况时,通风换气良好否?,避难口和疏通道的标志明显否?,建筑物中的排水设备足够否?,(4)选择工艺设备检查。,选择工艺设备时,在安全方面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工艺设备容易进行操作和监视否?,21,室内有可能发生危险物质泄漏的情况时,通风换气良好否?21,对工艺设备,是否从人机工程的角度考虑防止误操作的问题?,是否对工艺制定了各种详细的诊断项目?,工艺设备设计了充分的安全控制项目否?,当设计或布置工艺设备时,是否考虑了检查和维修的方便?,工艺设备发生异常时能否加以控制?,检查和维修计划是否充分、适当?,22,对工艺设备,是否从人机工程的角度考虑防止误操作的问题?22,备品备件和修理人员充分否?,安全装置能否充分防止危险?,11,重要设备的照明充分否?停电时是否有备用设备?,12,是否充分考虑到管道中流体速度?,(5)原材料、中间体、产品事项检查。,原材料是否从工厂最安全的处所进入厂内?,原材料进厂有否操作规程?,23,备品备件和修理人员充分否?23,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等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否清楚?,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等的爆炸性、着火性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如何?,原材料、中间体、产品是否有杂质?是否影响安全?,原材料、中间体、产品是否有腐蚀性?,高度危险品的储存地点和数量是否确切掌握?,24,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等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否清楚?24,(6)工艺过程及管理检查。,是否充分了解所处理物质的潜在危害?,危险性高的物质是否控制在最少?,是否明确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反应?,从研究阶段到投产出现问题是否进行调查并加以改进?,是否用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流程图反映工艺流程?,是否有操作规程?,25,(6)工艺过程及管理检查。25,对温度、压力、反应、振动冲击、原材料供应、原材料输送、水或杂质的混入、从装置泄漏或溢出、静电等发生问题或异常时,有否预防措施?,使用不稳定物质时,对热源、压力、摩擦等刺激因素是否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对废渣和废液是否进行了妥善处理?,对随时可能排出的危险物质,是否有预防措施?,11,发生泄漏时被污染的范围是否清楚?,26,对温度、压力、反应、振动冲击、原材料供应、原材料输送、水或,(7)输送贮存系统检查。,是否对输送的安全注意事项作了具体规定?,能否确保运输操作的安全?,在装卸设备场所附近,是否设置了淋浴器、洗眼设备?,(8)消防设施检查。,消防用水能否得到保证?,喷水设备等功能及配置适当否?,是否考虑了喷水设备的检查和维修?,27,(7)输送贮存系统检查。27,消防活动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健全否?,消防人员编制是否够?,第三阶段定量评价,危险度的定量评价,是将装置分为几个单元,对各单元的物料、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等5项进行评定,每一项分为A、B、C、D4种类别,、分别表示10分、5分、2分和0分,最后按照这些项的分数之和来评定该单元的危险度等级。,28,消防活动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健全否?28,16分以上为1级,属高度危险;,11-15分为2级,需联同周围情况与其他设备联系起来进行评价;,1-10分为3级,属低危险度。,第四阶段安全措施,评出危险性等级之后,就要在设备、组织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1)按评级等级采取安全措施。,29,16分以上为1级,属高度危险;29,(2)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人员配备。化工装置的人员配备,不能采用随劳动量增加而增加人员的方式,而是要以技术、经验和知识等为基础配备人员并编成小组。,教育培训。为确保化工装置安全,须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判断能力。为此对教育培训要确定指挥联络的体制,要分工明确,规定一定的教育训练内容;让培训人员在一定的期间反复操作,在工作中进行实际技能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30,(2)管理措施主要包括:30,主要的教育科目有:危险物品及化学反应的有关知识,化工设备的构造及使用方法的有关知识,化工设备操作及维修方法的有关知识、操作规程、事故案例、有关法令。,维修。须按照规定定期维修,并做相应的记录和保存,对以前的维修记录或操作时的事故记录,也要充分利用。,维修时需要注明的问题有:维修体制健全否?试运转时有无操作规程?停止运转时进行检查否?有无紧急停车工程表?是否作了补修记录?有无定期修理计划表?,31,主要的教育科目有:危险物品及化学反应的有关知识,化工,第五阶段根据过去的事故情况进行再评价,第四阶段以后,再根据设计内容参照过去同类设备和装置的事故情报进行再评价,如果有应改进之处再参照前四阶段重复进行讨论。,对于危险度为,和,的装置,在上述评价完成后,即可进行装置和工厂的建设。,32,第五阶段根据过去的事故情况进行再评价32,第六阶段用故障树、事件树进行再评价,危险度为,的装置,用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