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 砂土地震液化工程地 质研究,第三章 砂土地震液化工程地,第一节 概述,1.,概念,:,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外力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称为砂土液化。,疏松砂土受到振动时有变密的趋势,如砂的空隙是饱水的,要变密必需从空隙中排出一部分水,如砂粒很小,整个砂体的渗透性不良,瞬间振动变形需从空隙中排除的水来不及排出,结果使砂体中空隙水压力上升,砂粒间有效应力降低,当有效应力为零时,砂粒完全悬浮水中,丧失强度和承载能力。,第一节 概述1.概念: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外,2.,砂土液化的危害性,1,)地面下沉:饱水疏松砂土因振动而趋密实,地面随之下沉。,2,)地表塌陷:地震时砂土中空隙水压力剧增,当砂土出露地表或其上覆土层较薄时,即发生喷砂冒水,造成地下淘空,地表塌陷。,3,)地基土承载力丧失:持续的地震动使砂土中空隙水压力上升,导致砂土粒间有效应力下降,当有效应力为零时,砂粒处于悬浮状态,丧失承载能力,引起地基失效。,4,)地面流滑:斜坡上若有液化砂土层分布时,地震会导致液化流滑,使斜坡失稳。,5,)涌砂,2.砂土液化的危害性,第二节 砂土地震液化的机理,1.,液化状态的产生,对一般砂土(干砂),其抗剪强度为:,对饱水砂土,由于孔隙水压力的作用,其抗剪强度小于干砂的抗剪强度:,在地震动情况下,疏松饱和砂土在剪应力反复作用下趋密实,如砂粒很小,透水性不良而排水不畅,会产生剩余空隙水压力或超空隙水压力,此时砂土的抗剪强度为:,此时其抗剪强度更低了。随震动持续时间增长,剩余空隙水压力不断增大,使砂土抗剪强度不断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第二节 砂土地震液化的机理1.液化状态的产生,第三章-砂土液化课件,日本新泻,1964,年地震时砂土液化影响。这些设计为抗震的建筑物倾斜而未受损坏。,日本新泻1964年地震时砂土液化影响。这些设计为抗震的建筑物,加州沃森维尔附近的野外涌沙,加州沃森维尔附近的野外涌沙,2.,液化状态的判定,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采用砂土的抗剪强度,与作用与该砂土体的往复应力,d,的比值来判定砂土是否发生液化,:,当,d,时,不产生液化,;,当,=,d,时,处于临界状态,此时称为砂土的初始态;,当,d,时,处于液化状态,特别的当,/,d,=0,时,砂土颗粒间将脱离接触而处于悬浮状态,即为完全液化状态。,2.液化状态的判定,由此可将砂土液化分为三个阶段,:,1),稳定状态,( );,2),临界状态或初始液化状态,( );,3),完全液化状态,( ).,从初始液化状态至完全液化状态往往发展很快,二者界限不易判断。为了保证安全,可把初始液化视作液化。,当饱和砂土完全液化时,在一定深度,z,处的空隙水压力,(假设地下水面位于地面),其中,则,显然,砂土的深度愈大,完全液化时的超空隙水压力愈大 。,由此可将砂土液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三节 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1)土的类型及性质,粒度,粉、细砂土最易液化;高烈度时,亚砂土、轻亚粘土、中砂也可液化。我国90%发生在粉组、砂、亚砂土中。粉粒含量40%时,极易液化;,粘粒含量,12.5%时,极难液化。极易液化土的特征是:,平均粒度,0.02-0.10,mm,,=2-8,,粘粒含量,10%,第三节 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粒度,密实度,松砂极易液化,密砂不易液化。,相对密度,Dr80%,时,不易液化。,成因及年代,多为冲积成因的粉细砂土,如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等。,沉积年代较新:结构松散、含水量丰富、地下水位浅,密实度,2),饱和砂土的埋藏分布条件,埋藏条件包括:砂层厚度、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即埋藏深度)、地下水埋深。,砂层上覆非液化土层愈厚,液化可能性愈小。一般,埋深,大于10-15,m,以下就难以液化了。,地下水位埋深,愈大,愈不易液化。实际上,地下水埋深3-4,m,时,液化现象很少,一般把液化最大地下水埋深定为5,m。,砂层越厚越易液化。,2)饱和砂土的埋藏分布条件砂层上覆非液化土层愈厚,液化可能,3),地震活动的强度及历时,地震力(剪应力),是砂土液化的动力,地震愈强,历时愈长,则愈易引起砂土液化,而且波及范围愈广。, 度以下地区很少有液化现象; 度区只能使疏松的粉、细砂层液化;而 度以上地区才能使粗粒及粘粒含量较高的土液化。强度很高的地区即震中区附近,因地振动以垂直为主,也不易产生液化。液化范围(液化最远点,以震中距,R,表示,,Km)lgR=0.77M- 3.6,3)地震活动的强度及历时 地震愈强,历,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