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0页
第2页 / 共150页
第3页 / 共150页
第4页 / 共150页
第5页 / 共150页
第6页 / 共150页
第7页 / 共150页
第8页 / 共150页
第9页 / 共150页
第10页 / 共150页
第11页 / 共150页
第12页 / 共150页
第13页 / 共150页
第14页 / 共150页
第15页 / 共150页
第16页 / 共150页
第17页 / 共150页
第18页 / 共150页
第19页 / 共150页
第20页 / 共150页
亲,该文档总共1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粮食类,粮食类,第一节 粮 食 类,第一节 粮 食 类,2,中医常以“五谷” 概称粮食类原料。五谷,指稻、黍(高粱)、稷(谷子)、麦、菽(豆类总称)。实际上是谷物豆类等粮食作物的总称。,中医常以“五谷” 概称粮食类原料。五谷,指稻、黍(,3,粮食类ppt课件,4,粮食类ppt课件,5,粮食类ppt课件,6,粳 米,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去壳的种仁。,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胃、肺经。,功效健脾益气,和胃除烦,止泻止痢。,主治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心烦口渴,泻下痢疾。,用法用量内服:50-200g,煎汤、煮饭、熬粥均可,亦可做成膏饼或将米煮熟后以文火烧成锅巴研粉用。,粳 米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去壳的种仁。,7,粳米,药膳方选,1、治病后体弱,食少,乏力:党参30g煎汁,大米100g,用党参汁煮稠粥。1-2次温服(中医药膳学)。,2、治脾虚泄泻,消化不良,水泻或稀便,日数次,不思饮食:白粳米100g,将米炒焦,加水煮作粥,任意食用(粥谱)。,3、治霍乱狂闷,烦渴,吐泻无度,气欲绝者:淡竹沥1合(约200ml),粳米1合(约20g),炒黄,以水同研,去滓取汁。上2味,和匀顿服之(圣济总录)。,粳米药膳方选 1、治病后体弱,食少,乏力:党参30g煎汁,8,粳 米,成分,本品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粗纤维、钙、磷,尚含有少量B族维生素B,1,、B,2,、B,6,等。维生素的含量因稻子的种类和种植地点而异。尚含有乙酸、延胡索酸、羟基代乙酸、枸橼酸、苹果酸等15种有机酸,及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单糖和双糖。,粳 米成分 本品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粗纤,9,粳 米,【使用注意】,粳米营养丰富,并大多存在于谷皮中,故平时不宜多食细粮,以免由于谷皮的丢失,而减少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摄入。此外,粥饭虽是补人之物,但亦不可过量。,粳 米【使用注意】,10,糯米(千金食治),【异名】稻米、江米、元米,糯米(千金食治)【异名】稻米、江米、元米,11,糯 米,【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去壳的种仁。,【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胃、肺经。,【功效】健脾益气,和胃除烦,止泻止痢。,【主治】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心烦口渴,泻下痢疾。,【用法用量】内服:50-200g,煎汤、煮饭、熬粥均可,亦可做成膏饼或将米煮熟后以文火烧成锅巴研粉用。,糯 米【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去壳的种仁。,12,糯 米,药膳方选,1、治病后体弱,食少,乏力:党参30g煎汁,大米100g,用党参汁煮稠粥。1-2次温服(中医药膳学)。,2、治脾虚泄泻,消化不良,水泻或稀便,日数次,不思饮食:白粳米100g,将米炒焦,加水煮作粥,任意食用(粥谱)。,糯 米药膳方选1、治病后体弱,食少,乏力:党参30g煎,13,糯 米,药膳方选,3、治霍乱狂闷,烦渴,吐泻无度,气欲绝者:淡竹沥1合(约200ml),粳米1合(约20g),炒黄,以水同研,去滓取汁。上2味,和匀顿服之(圣济总录)。,4、治自汗不止:陈糯米不以多少,麦麸同炒令黄色,研为细末,米饮调下3钱,或熟猪肉蘸末食之亦可(古今医统)。,糯 米药膳方选3、治霍乱狂闷,烦渴,吐泻无度,气欲绝者,14,糯 米,【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铁、钙、维生素B,1,、B,2,、菸(烟)酸、多量淀粉等物质。,【使用注意】,湿热痰火及脾滞者禁用。凡发热,咳嗽痰黄,黄疸,腹胀之人忌食。糯米粘腻,若作糕饼,更难消化,故婴幼儿及老年人和病后消化力弱者忌食糯米糕饼。,糯 米【成分】,15,小麦(名医别录),【异名】 淮小麦。,小麦(名医别录)【异名】 淮小麦。,16,小麦,【基原】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种子或其面粉。,【性味归经】甘,凉。入心、脾、肾经。,【功效】养心,益肾,除热,止渴。,【主治】脏燥,烦热,消渴,泄利,痈肿,外伤出血,烫伤。,【用法用量】内服:小麦煎汤,50-100g;或煮粥。小麦面炒黄温水调服。,外用:适量,小麦炒黑研末调敷。小麦面干撒或炒黄调服。,小麦【基原】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种子或其面粉。,17,小麦,药膳方选,1、治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数欠伸:甘草3两,小麦1升,大枣10枚。上3味,以水6升,煮取3升,温分3服。亦补脾气(金匮要略)。,2、治神经性心悸,怔忡不安,失眠,自汗盗汗等:小麦:1-2两,粳米3两,大枣5个,将小麦洗净煮熟,捞出小麦取汁,再放粳米、大枣同煮,或将小麦捣碎,同枣米煮粥食用,3-5天为1疗程,每天温服2-3次(饮食辨录)。,小麦药膳方选1、治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数欠伸:甘草3两,18,小麦,药膳方选,3、治消渴:小麦淘净不拘多少,煮粥或炊作饭,空腹食(饮膳正要)。,4、治泄痢肠胃不固:白面500g,炒令焦黄,每日空心温水调(服)一汤匙(饮膳正要)。,小麦药膳方选,19,小麦,【成分】,种子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糖类、糊精、脂肪、粗纤维、钙、磷、铁。尚含少量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精氨酸、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及微量维生素B等。麦胚含植物凝集素。,【使用注意】,小麦多食能壅气作渴,故气滞、口渴、病湿热者宜少食。,小麦【成分】,20,荞 麦(千金食治),【异名】花麦、乌麦、花养、甜养、养子、三角麦。,荞 麦(千金食治)【异名】花麦、乌麦、花养、甜养、养,21,荞 麦,【基原】 为蓼科植物荞麦的种子。,【性味归经】 甘、微酸,寒。入脾、胃、大肠经。,【功效】 健脾消积,下气宽肠,解毒敛疮。,【主治】 肠胃积滞,泄泻,痢疾,绞肠痧,白浊,带下,自汗,盗汗,疱疹,丹毒,痈疽,发背,瘰疬,烫火伤。,【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或制面食服。外用:适量,研末掺或调敷。,荞 麦【基原】 为蓼科植物荞麦的种子。,22,荞 麦,药膳方选,1、治慢性泄泻,肠胃积滞:荞麦面作饭,连食34次(简便方)。,2、治禁口痢疾:荞麦面每服2钱,砂糖水调下(本草纲目引坦仙皆效方)。,荞 麦药膳方选,23,荞 麦,3、治男子白浊,女子赤白带下:养麦炒焦,为末,鸡子白和,丸梧子大。每服50丸,,盐汤下,日3服(本草纲目引魏元君济,生丹)。,4、治咳嗽上气:荞麦粉4两,茶末2钱,生,蜜2两,水1碗,顺手搅千下,饮之,良久,下气不止,即愈(儒门事亲)。,荞 麦3、治男子白浊,女子赤白带下:养麦炒焦,24,荞 麦,【成分】,瘦果中含水杨酸、4-羟基苯甲胺、N-亚水杨基水杨胺。种子含槲皮素、槲皮甙、金丝桃甙、芸香甙、邻一和对-,-D-葡萄糖氧基苄基胺、油酸、亚麻酸及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另外还含3种胰蛋白酶抑制剂TI,1,、TI,2,和TI,4,。,【使用注意】,不宜久服。脾胃虚寒者忌服。不可与平胃散及矾同食。,荞 麦【成分】,25,高 粱(本草纲目),【异名】木稷、蜀黍、芦粟、黍。,高 粱(本草纲目)【异名】木稷、蜀黍、芦粟、黍。,26,高 粱,【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高粱的种仁。,【性味归经】 甘、涩,温。入脾、胃、肺经。,【功效】 健脾止泻,化痰安神。,【主治】 脾虚泄泻,霍乱,消化不良,痰湿咳嗽,失眠多梦。,【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研末。,高 粱【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高粱的种仁。,27,高 粱,药膳方选,1、治小儿消化不良:红高粱:30g,大枣10个。大枣去核炒焦,高粱炒黄,共研细末。2岁小孩每服6g,35岁小孩每服9g,每日服2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2、治喘咳:高粱57钱,蒸冰糖服(贵州草药)。,高 粱药膳方选1、治小儿消化不良:红高粱:30g,大枣1,28,高 粱,药膳方选,3、治赤痢不止:秫米1把,鲫鱼2条,薤白1握,共煮粥食(普济方)。,4、治小儿遗尿,多尿:高粱米100g,桑螵蛸20g,先用水煮桑螵蛸3次,取汁混合,入高梁米,煮成粥食(中国药膳学)。,高 粱药膳方选,29,高 粱,【成分】,高粱幼芽、果实含P羟基扁挑腈一葡萄糖甙;水解产生P羟基苯甲醛、HCN和葡萄糖。同时,高粱米中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钙、磷、铁、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物质。,【使用注意】,糖尿病患者忌食。,高 粱【成分】,30,粟 米(名医别录),【异名】 白梁粟、粟谷、小米、黄粟、稞子。,粟 米(名医别录)【异名】 白梁粟、粟谷、小米、黄粟、,31,粟 米,【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梁的种仁。,【性味归经】 甘、咸,凉。入脾、胃、肾经。,【功效】 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主治】 脾胃虚热,反胃呕吐,腹满食少,消渴,泻痢,烫火伤。陈粟米能除烦,止痢,利小便。,【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一30g;或煮粥。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熬汁涂。,粟 米【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梁的种仁。,32,粟 米,药膳方选,1、治脾胃气弱,食不消化,呕逆反胃,汤饮不下:粟米半升,杵如粉,水和丸如梧子。煮令熟,点少盐,空腹和汁吞下(食医心镜)。,2、治胃热消渴:粟米煮饭(食医心镜)。,3、治老人肾虚,脚气无力,困乏以行:生粟1斤。透风处悬令干,每日空心食10颗(古今医统)。,粟 米药膳方选1、治脾胃气弱,食不消化,呕逆反胃,汤饮不,33,粟 米,【成分】,本品脱壳种子含脂肪1.41-1.68,总氮2.48%-2.79,蛋白氮2.4l-2.72,灰分3.15-1.85,淀粉63.27-77.58,还原糖2.03-1.98。另有报道种子含油3,油中含不皂化物2.39,固体脂肪酸15.05,液体脂肪酸70.03。同时,种子中还发现1种,-淀粉酶抑制剂。此外,本品还含无机元素钼。,【使用注意】,粟米不宜与杏仁同食,食则令人呕吐腹泻。,粟 米【成分】,34,玉蜀黍(滇南本草图说),【异名】 玉高粱、玉米、包谷、玉黍、珍珠米、苞米。,玉蜀黍(滇南本草图说)【异名】 玉高粱、玉米、包谷、玉,35,玉蜀黍,【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仁。,【性味归经】 甘、平。入胃、大肠经。,【功效】 调中开胃,利尿消肿。,【主治】 食欲不振,小便不利,水肿,尿路结石。,【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煮食或磨成细粉作饼。,玉蜀黍【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仁。,36,玉蜀黍,药膳方选,1、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玉米油烹菜,玉米须煎汤代茶(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2、治糖尿病:玉蜀黍500g,分4次煎服(锦方实验录江西)。,3、治小便不利,水肿:玉米粉90g,山药60g,加水煮粥(食疗粥谱)。,4、治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玉米1份,水3份,煎汤代茶或同米须煎服(中华医药杂志1956,10)。,玉蜀黍药膳方选1、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玉米油烹菜,玉米须,37,玉蜀黍,【成分】,含淀粉61.2、脂肪油4.24.75,生物碱类约0.2l,并含有维生素B,1,、B,2,、B,6,及烟酸、泛酸等B族维生素,玉蜀黍黄质等类胡萝卜素,槲皮素,异槲皮甙,果胶,玉蜀黍嘌呤,吲哚-3-乙酸。,【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者,食后易腹泻。,玉蜀黍【成分】,38,薏 苡 仁(神农本草经),【异名】 苡仁、苡米、尿珠子、米仁、起实。,薏 苡 仁(神农本草经)【异名】 苡仁、苡米、尿珠子、,39,薏 苡 仁,【基原】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入脾、胃、肺经。,【功效】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主治】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浸酒、煮粥、作羹。健脾益胃,宜炒用;利水渗湿,清热排脓,舒筋除痹,均宜生用。,薏 苡 仁【基原】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40,薏 苡 仁,药膳方选,1、治水肿喘急:郁李仁2两。研,以水滤汁,煮薏苡仁饭,日2食之(独行方)。,2、治风湿痹痛: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之(本草纲目)。,薏 苡 仁药膳方选1、治水肿喘急:郁李仁2两。研,以水滤,41,薏 苡 仁,药膳方选,3、治脾虚泄泻: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或薏苡仁、白扁豆各30g同煎服(本草纲目)。,4、治肠痈:薏苡仁100g,附子20g,败酱50g,上3味杵为末,以水500 ml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金匮要略),。,薏 苡 仁药膳方选3、治脾虚泄泻: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42,薏 苡 仁,【成分】,种仁含薏苡仁酯、粗蛋白、脂类,还含有葡聚糖和酸性多糖CA一1、CA一2及降血糖作用的薏苡多糖A、B、C。,【使用注意】,本品力缓,宜多服久服。脾虚无湿,大便燥结者及孕妇慎服。,薏 苡 仁【成分】,43,番 薯(纲目拾遗),【异名】 山芋、甘薯、红薯、地瓜、白薯。,番 薯(纲目拾遗)【异名】 山芋、甘薯、红薯、地瓜、,44,番 薯,【基原】 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块根。,【性味归经】 甘,平。入脾、肾经。,【功效】 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 脾虚水肿,便泄,疮疡肿毒,大便秘结。,【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生食或煮食。外用:适量,捣敷,。,番 薯【基原】 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块根。,45,番 薯,药膳方选,1、治酒湿入脾,因而飧泄者:番薯煨熟食(金薯传习录)。,2、治维生素缺乏症,夜盲症等:新鲜红薯半斤,粳米23两,糖适量,将红薯(以红紫皮、黄心者为最好)洗净,连皮切成小块,加水与粳米同煮稀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白糖适量再煮23沸即可,趁热服食(粥谱)。,3、治老人便秘:红薯叶半斤,加油炒熟,日分2次服(上海中医药报)。,番 薯药膳方选1、治酒湿入脾,因而飧泄者:番薯煨熟食(,46,番 薯,【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灰分、钙、磷、铁等,另含没食子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使用注意】,湿阻中焦,气滞食积者慎服。,番 薯【成分】,47,马 铃 薯(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异名】 山药蛋、洋番薯、土豆、洋芋。,马 铃 薯(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异名】 山药蛋、洋番薯,48,马 铃 薯,【基原】 为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性味归经】 甘,平。入胃、大肠经。,【功效】 和胃健中,解毒消肿。,【主治】 胃痛,痄腮,痈肿,湿疹,烫伤。,【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煮食或煎汤。外用:适量,磨汁涂。,马 铃 薯【基原】 为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49,马铃薯,药膳方选,1、治病后脾胃虚寒,气短乏力:牛腹筋150g,马铃薯100g,酱油15g,糖5g,葱、姜各25g,文火煮烂,至肉、土豆都酥而人味(传统膳食宜忌)。,2、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新鲜(未发芽)马铃薯,洗净(不去皮)切碎,捣烂,用纱布包挤汁,每日早晨空腹服12匙,酌加蜂蜜适量,连服23星期。服药期间,禁忌刺激性食物(食物中药与便方)。,马铃薯药膳方选1、治病后脾胃虚寒,气短乏力:牛腹筋150,50,马铃薯,【成分】,块根含生物碱糖甙,还含胡萝卜素类物质及其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有机酸。此外,还含丙烯酰胺、植物凝集素。,【使用注意】,脾胃虚寒易腹泻者应少食。发芽的马铃薯因含有大量龙葵碱,故不宜食用。,马铃薯【成分】,51,山 药(侯宁极药谱),【异名】 薯蓣、山芋、怀山药、白苕、白药子。,山 药(侯宁极药谱)【异名】 薯蓣、山芋、怀山药、白苕,52,山 药,【基原】 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块茎。,【性味归经】 甘,平。入脾、肺、肾经。,【功效】 补脾,养肺,固肾,益精。,【主治】 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一250g;或人丸、散。外用:适量,捣敷。补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黄用。,山 药【基原】 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块茎。,53,山 药,药膳方选,1、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山芋、白术各l两,人参3分。上3味,捣罗为细末,煮白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米饮下(圣济总录山芋丸)。,2、治虚劳咳嗽:山药捣烂半碗,加入甘庶汁半碗,和匀,温热饮之,能起辅助治疗作用(简便单方)。,山 药药膳方选1、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山芋、白术各l两,54,山 药,药膳方选,3、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用之)。上两味各等份,为细末,稀米饮调服(儒门事亲)。,4、治消渴:鲜山药蒸熟,每次饭前先吃山药90一120g(河北中医验方选),山 药药膳方选3、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55,山 药,【成分】,山药块茎含薯蓣皂甙元、多巴胺、盐酸山药碱、多酚氧化酶、尿囊素、止杈素、糖蛋白,还含包括氨基酸和胱氨酸、,-氨基丁酸在内的自由氨基酸。另含具降血糖作用的多糖,并含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按摩尔比6.45:1:1.26构成的山药多糖,又含钡、铍、铈、钴、铬、铜、镓、镧、锂、锰、铌、镍、磷、锶、钍、钛、钒、钇、镱、锌(锆),以及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等。,【使用注意】,湿盛中满或有实邪、积滞者禁服。,山 药【成分】,56,芋 头(本草衍义),【异名】芋魁、土芝、芋奶、芋艿、毛芋、水芋。,芋 头(本草衍义)【异名】芋魁、土芝、芋奶、芋艿、毛芋、,57,芋 头,【基原】 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根茎。,【性味归经】 甘、辛,平。入胃经。,【功效】 健脾补虚,散结解毒。,【主治】 脾胃虚弱,纳少乏力,消渴,瘰疬,腹中癖块,肿毒,赘疣,鸡眼,疥癣,烫火伤等。,【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0-2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醋磨涂。,芋 头【基原】 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根茎。,58,芋 头,药膳方选,1、治瘰疬不论已溃未溃:香梗芋艿(拣大者)不拘多少,切片,晒干,研细末,用陈海蜇漂洗,大荸荠煎汤泛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g,陈海哲皮、荸荠煎汤送下(中国医学大辞典芋艿丸)。,2、治肠胃不和,虚劳:芋头60g,籼米60g,煮粥(食疗粥谱)。,3、治骨痛,无名肿毒,蛇虫指,蛇虫伤:芋头磨麻油搽;未破者用醋磨涂患处(湖南药物志)。,芋 头药膳方选1、治瘰疬不论已溃未溃:香梗芋艿(拣大者),59,芋 头,【成分】,根茎含蛋白质、淀粉、灰分、脂类、钙、铁、磷,另含多糖、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含量较多,但维生素A、C含量甚少。从根茎中还分得2个新的二羟基甾醇I、,并分得芋头蛋白,分离得到的蛋白质富含苯丙氨酸和亮氨酸。此外,还含蹄纹天竺素-3-葡萄糖甙、矢车菊素-3-鼠李糖甙、矢车菊素-3-葡萄糖甙及花白甙。,芋 头【成分】,60,芋 头,【使用注意】,多食滞气固脾,生则有毒,麻舌。,芋 头【使用注意】,61,魔 芋(四川中药志),【异名】 鬼芋、黑芋头、麻芋子、星芋。,魔 芋(四川中药志)【异名】 鬼芋、黑芋头、麻芋子、星,62,魔 芋,【基原】 为天南星科植物磨芋、疏毛磨芋、野磨芋、东川蘑芋的块茎。,【性味归经】 辛、苦,寒,有毒。,【功效】 化痰消积,解毒散结,行瘀止痛。,【主治】 痰嗽,积滞,疟疾,瘰疬,癜瘕,跌打损伤,痈肿,疔疮,丹毒,烫火伤,蛇咬伤。,【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需久煎2小时以上)。外用:适量,捣敷;或磨醋涂。,魔 芋【基原】 为天南星科植物磨芋、疏毛磨芋、野磨芋、东川,63,魔 芋,药膳方选,1、治久疟不愈:魔芋、何首乌,炖鸡服(四川中药志)。,2、治腹中痞块:魔芋球茎60g。放入猪肚子炖吃(贵州草药)。,3、治颈淋巴结核:魔芋915g。加水煮3小时以上,去渣取汁服。切勿吃渣,以免中毒(南药中草药学)。,魔 芋药膳方选1、治久疟不愈:魔芋、何首乌,炖鸡服(四,64,魔 芋,【成分】,磨芋含葡萄甘露聚糖、甘露聚糖、甘油、甘油枸橼酸、阿魏酸、桂皮酸、甲基棕榈酸、二十一碳烯、,-谷甾醇、3,4-二羟基苯甲醛葡萄糖甙。另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粗蛋白及脂类。,疏毛磨芋含多种氨基酸、粗蛋白、脂质、多糖。,野蘑芋含葡萄甘露聚糖。,魔 芋【成分】,65,魔 芋,【使用注意】,不宜生服,内服不宜过量。误食生品,及炮制品,过量服用易产生中毒症状:,舌、咽喉灼热,痒痛,肿大。,魔 芋【使用注意】,66,第一节 粮 食 类,豆 类,第一节 粮 食 类 豆 类,67,豆类,豆类包括:,大豆、豌豆、蚕豆、绿豆、红豆等。,豆类豆类包括:,68,豆类,豆类品在我国人民膳食中占有特殊地位,素有“植物肉”之美称。其含蛋白质的质和量可与各种肉类媲美,其中尤以,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最为丰富,黑豆达49%,黄豆为36%,,赤小豆,最低,亦达20%;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成分亦以肉类食物相近。,豆类 豆类品在我国人民膳食中占有特殊地位,素有“植,69,豆类,在日常生活中,豆类食品食法很多,可煮饭熬粥,又可以加工成豆腐、豆浆、豆干、腐乳等多种美味食品供作菜肴,故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含脂肪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不含胆固醇,为高血脂症、冠心病、动脉硬化、肥胖症等患者的最佳食品。,豆类 在日常生活中,豆类食品食法很多,可煮饭熬粥,又,70,黄大豆(宁源食鉴本草),【异名】 大豆、黄豆。,黄大豆(宁源食鉴本草)【异名】 大豆、黄豆。,71,黄大豆,【基原】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黄色的种子。,【性味归经】 甘,平,入脾、胃、大肠经。,【功效】 宽中导滞,健脾利水,解毒消肿。,【主治】 食积泻痢,腹胀食呆,疮痈肿毒,脾虚水肿,外伤出血。,【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90g;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炒焦研末调敷。,黄大豆【基原】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黄色的种子。,72,黄大豆,药膳方选,1、治单纯性消化不良:黄大豆500g,血藤1kg。血藤煮取汁,与黄大豆汁混合煮沸20分钟后浓缩去渣,烘干研粉备用,小儿日服4次,1次0.5g(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2、治脾气虚弱:黄大豆:30g,籼米60g,先将黄大豆用清水浸泡过夜,淘洗干净,再与洗净的籼米一同下锅,加水煮粥(食疗粥谱)。,黄大豆药膳方选1、治单纯性消化不良:黄大豆500g,血藤,73,黄大豆,药膳方选,3、治贫血:黄豆、猪肝各lOOg,先煮黄豆到八成熟,再人猪肝共煮熟,每天3次分食,连服3周(上海中医药报)。,4、治黄疸:黄大豆120g,青矾60g,海金沙(炒)150g。共研末,米汤泛为丸。每日服915g,分2l天服完(湖南药物志)。,黄大豆药膳方选3、治贫血:黄豆、猪肝各lOOg,先煮黄豆,74,黄大豆,【成分】,本品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并含异黄酮类、皂甙、胆碱、叶酸、亚叶酸、泛酸和生物素等物质。,【使用注意】,黄大豆较难消化,故每次食之不宜过量。,黄大豆【成分】,75,黑 大 豆(本草图经),【异名】 大豆、乌豆、黑豆、菽、冬豆子。,黑 大 豆(本草图经)【异名】 大豆、乌豆、黑豆、菽、,76,黑 大 豆,【基原】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性味归经】 甘,平。入脾、肾经。,【功效】 活血利水,祛风解毒,健脾益肾。,【主治】 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肾虚腰痛,遗尿,风痹筋挛,产后风痉,口噤,痈肿疮毒,药物、食物中毒。,【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掺;或煮汁涂。,黑 大 豆【基原】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77,黑 大 豆,药膳方选,1、治肾虚弱:炒黑大豆、天花粉各等分,为末,面糊为丸梧子大,每服70丸,煮黑豆汤送下,1日2次(普济方)。,2、治妊娠水肿:黑大豆95g,大蒜l粒。水煎,调红糖适量服(福建药物志)。,黑 大 豆药膳方选1、治肾虚弱:炒黑大豆、天花粉各等分,,78,黑 大 豆,3、治急性慢性肾炎:黑大豆60一95g,鲫鱼:125155g。水炖服(福建药物志)。,4、治斑蝥中毒:黑大豆煮浓汁饮,又可解草乌、附子毒(急救方)。,黑 大 豆3、治急性慢性肾炎:黑大豆60一95g,鲫鱼:12,79,黑 大 豆,【成分】,含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并含异黄酮类、皂甙类、胆碱、叶酸、亚叶酸、泛酸、生物素、唾液酸、维生素B,12,。水解产物中含乙酰丙酸。,黑 大 豆【成分】,80,黑 大 豆,【使用注意】,脾虚腹胀、肠滑泄泻者慎服。小儿不宜多食。根据历代医家经验,凡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均可饮黑豆汁以解毒。但经明代李时珍亲自实验,,认为黑豆必与甘草煎汤服,才有解毒作用。,李氏在本草纲目中说:“古方称大豆解百药毒,予每试之,大不然,又加甘草,其验乃奇,如此之事,不可不知。”,黑 大 豆【使用注意】,81,赤 小 豆(神农本草经),【异名】 赤豆、红豆、红小豆、红饭豆、米赤豆。,赤 小 豆(神农本草经)【异名】 赤豆、红豆、红小豆、红,82,赤 小 豆,【基原】 为豆科植物赤豆或赤小豆的种子。,【性味归经】 甘、酸,微寒。入心、小肠、脾经。,【功效】 利水消肿退黄,清热解毒消痈。,【主治】 水肿,脚气,黄疸,淋病,便血,肿毒疮疡,癣疹。,【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一3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生研调敷;或煎汤洗。,赤 小 豆【基原】 为豆科植物赤豆或赤小豆的种子。,83,赤 小 豆,药膳方选,1、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饭(梅师集验方)。,2、治大腹水病:白茅根1大把,小豆3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肘后方)。,赤 小 豆药膳方选1、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桑枝,84,赤 小 豆,药膳方选,3、治水气,脚气:赤小豆5合,葫1头,生姜1分(并破碎),商陆根1条(切)。同水煮,豆烂汤成,适寒温。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肿立消便止(本草图经)。,4、治急黄身如金色:赤小豆1两,丁香1分,黍米1分,瓜蒂半分,熏陆香1钱,青布5寸烧灰,麝香1钱(细研)。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一钱;若用少许吹鼻中,当下黄水(太平圣惠方赤小豆散)。,赤 小 豆药膳方选3、治水气,脚气:赤小豆5合,葫1头,,85,赤 小 豆,【,成分】,本品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等,另含糖类、三萜皂甙。,【使用注意】,阴虚津伤者慎用,过剂可渗利伤津。,赤 小 豆【成分】,86,绿 豆(开宝本草),【异名】 青小豆。,绿 豆(开宝本草)【异名】 青小豆。,87,绿 豆,【基原】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性味归经】 甘、寒。入心、肝、胃经。,【功效】 清热,消暑,利水,解毒。,【主治】 暑热烦渴,感冒发热,霍乱吐泻,痰,热哮喘,头痛目赤,口舌生疮,水肿尿少,疮疡,痈肿,风疹丹毒,药物及食物中毒。,【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120g;或研末;或生研绞汁。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绿 豆【基原】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88,绿 豆,药膳方选,1、解暑热烦渴:绿豆淘净,下锅加水,大火一滚,取汤停冷色碧,食之。如多滚则色浊,不堪食矣(遵生八笺)。,2、治消渴,小便如常:绿豆2升,净淘,用水1斗,煮烂研细,澄滤取汁,早晚食前各服1小盏(圣济总录)。,绿 豆药膳方选1、解暑热烦渴:绿豆淘净,下锅加水,大火一,89,绿 豆,3、治小便不通,淋沥:青小豆半斤,冬麻子3合(捣碎,以水2升淘,绞取汁),陈橘皮1合。上至冬麻子汁煮橘皮及豆令熟食之(太平圣惠方)。,4、治金石丹火药毒,并酒毒、烟毒、煤毒为病:绿豆1升。生捣末。豆腐浆2碗调服。一时无豆腐浆,用糯米泔顿温亦可(本草汇言)。,绿 豆3、治小便不通,淋沥:青小豆半斤,冬麻子3合(捣碎,以,90,绿 豆,【成分】,绿豆种子中含胡萝卜素、核黄素。蛋白质,以球蛋白类为主,其组成含蛋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糖类主要有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绿豆,的磷脂成分中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胺、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酸。,【使用注意】,药用不可去皮。脾胃虚寒滑泄者慎服。,绿 豆【成分】,91,绿豆芽(本草纲目),【异名】 豆芽菜。,绿豆芽(本草纲目)【异名】 豆芽菜。,92,绿豆芽,【基原】 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浸罨后发出的嫩芽。,【性味归经】 甘,凉。入心、胃经。,【功效】 清热消暑,解毒利尿。,【主治】 暑热烦渴,酒毒,小便不利,目翳。,【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捣烂绞汁。,绿豆芽【基原】 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浸罨后发出的嫩芽。,93,绿豆芽,药膳方选,1、解酒毒,热毒:绿豆芽150200g,煎汤(本草纲目)。,2、治白带,肾盂肾炎,尿道炎:鲜绿豆芽3060g,捣烂绞汁,加红糖适量,炖服(福建药物志)。,绿豆芽药膳方选 1、解酒毒,热毒:绿豆芽150200g,94,绿豆芽,【成分】,绿豆芽成分见绿豆,绿豆经浸,罨后增加了维生素C的含量。,【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久食。,绿豆芽【成分】,95,白 扁 豆(本草纲目),【异名】 南扁豆、峨眉豆、羊眼豆、茶豆、小刀豆、眉豆。,白 扁 豆(本草纲目)【异名】 南扁豆、峨眉豆、羊眼,96,白 扁 豆,【基原】 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成熟种子。,【性味归经】 甘、淡,平。入脾、胃经。,【功效】 健脾,化湿,消暑。,【主治】 脾虚生湿,食少便溏,白带过多,暑湿吐泻,烦渴胸闷。,【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生品捣研水绞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白 扁 豆【基原】 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成熟种子。,97,白 扁 豆,药膳方选,1、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而呕吐泄泻:白扁豆1,斤半(姜汁浸,去皮,微炒),人参(去芦)、白茯,苓、白术、甘草(炒)、山药各2斤,莲子肉(去,皮)、桔梗(炒令深黄色)、薏苡仁、缩砂仁各1,斤。上为细末。每服2钱,枣汤调下,小儿视岁,数加减服(局方参苓白术散)。,2、治妇人赤白带下:白扁豆炒黄为末,米饮调,下(妇人良方)。,白 扁 豆药膳方选1、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而呕吐泄泻:白,98,白 扁 豆,药膳方选,3、治伏暑引饮,口燥咽干,或吐或泻:用白扁豆(微炒)、厚朴(去皮,姜汁炙)各2钱,香薷(去土)2钱。水1盏,人酒少许,煎7分,沉冷。不拘时服。一方加黄连姜汁炒黄色,如有抽搦,加羌活(卫生易简方)。,4、治慢性肾炎、贫血:扁豆30g,红枣20粒。水煎服(福建药物志)。,白 扁 豆药膳方选3、治伏暑引饮,口燥咽干,或吐或泻:用,99,白 扁 豆,【成分】,种子中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植酸钙镁、泛酸、锌,并含胰蛋白,抑制物,淀粉酶抑制物,血球凝集素A、B,还含,豆甾醇、磷脂、蔗糖、淀粉、氰甙、酪氨酸酶,等。,【使用注意】,不宜多食,以免壅气伤脾。健脾止泻宜炒,用;消暑养胃解毒宜生用。,白 扁 豆【成分】,100,豌 豆(绍兴本草),【异名】 荜豆、寒豆、麦豆、雪豆、兰豆。,豌 豆(绍兴本草)【异名】 荜豆、寒豆、麦豆、雪豆,101,豌 豆,【基原】 为豆科植物豌豆的种子。,【性味归经】 甘,平。入脾,胃经。,【功效】 和中下气,通乳利水,解毒。,【主治】 消渴,吐逆,泄利腹胀,霍乱,转筋,乳少,脚气水肿,疮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0125g;,或煮食。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涂。,豌 豆【基原】 为豆科植物豌豆的种子。,102,豌 豆,药膳方选,1、治中气不足:每50g此豆捣去皮,同羊肉食之(饮膳正要)。,2、治霍乱,吐利转筋,心膈烦闷:豌豆3合,香薷3两。上药以水3大盏,煎至1盏半去滓。分为3服,温温服之, (太平圣惠方)。,豌 豆药膳方选1、治中气不足:每50g此豆捣去皮,同羊,103,豌 豆,药膳方选,3、治消渴(糖尿病):青豌豆适量,煮熟淡食(食物中药与便方)。,4、治气虚血亏,尿少:豌豆60g,粳米60g,煮粥食用(食疗粥谱)。,豌 豆药膳方选,104,豌 豆,【成分】,种子含植物凝集素、氨基酸、有机酸、糖、胺类及其他成分。,【使用注意】,豌豆性平,诸无所忌。,豌 豆【成分】,105,蚕 豆(救荒本草),【异名】 佛豆、胡豆、南豆、寒豆、罗汉豆、川豆。,蚕 豆(救荒本草)【异名】 佛豆、胡豆、南豆、寒豆、罗汉,106,蚕 豆,【基原】 为豆科植物蚕豆的种子。,【性味归经】 甘、微辛,平。入脾、胃经。,【功效】 健脾利水,解毒消肿。,【主治】 膈食,水肿,疮毒。,【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研末;或作食品。外用:适量,捣敷;或,烧敷。,蚕 豆【基原】 为豆科植物蚕豆的种子。,107,蚕 豆,药膳方选,1、治膈食:蚕豆磨粉,红糖调食(指南方)。,2、治水胀:生胡豆30240g,炖牛肉服(民间常用草药汇编)。,3、治水肿:蚕豆60g,冬瓜皮6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蚕 豆药膳方选1、治膈食:蚕豆磨粉,红糖调食(指南方,108,蚕 豆,【成分】,种子含巢菜碱甙0.5,蛋白质28.1,28.9%,及磷脂、胆碱、哌啶酸-2,尚含植物凝,集素。巢菜碱甙是6-磷酸葡萄糖的竞争性抑制,物,是引起蚕豆黄病发作的原因之一。,【使用注意】,内服不宜过量,过量易致食积腹胀。对本,品过敏者禁服。,蚕 豆【成分】,109,刀 豆(滇南本草),【异名】 刀豆子、刀鞘豆、自风豆、马刀豆、刀培豆。,刀 豆(滇南本草)【异名】 刀豆子、刀鞘豆、自风豆、马,110,刀 豆,【基原】为豆科植物刀豆、洋刀豆的种,子。,【性味归经】 甘,温。入脾、胃、肾,经。,【功效】 温中下气,益肾补元。,【主治】 虚寒呃逆,肾虚腰痛。,【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烧存性研末。,刀 豆【基原】为豆科植物刀豆、洋刀豆的种,111,刀 豆,药膳方选,1、治冷逆:刀豆子,炙存性,酒服钱许,(兰台轨范)。,2、治气滞呃逆,膈闷不舒:刀豆(取老而,绽者,切,炒,研用),每服二三钱,开水,下(医级刀豆散)。,3、治肾虚腰痛:大刀豆子1对,小茴香,6g,吴萸3g,破故纸3g,青盐6g,打成,粉,蒸猪腰子吃(重庆草药)。,刀 豆药膳方选1、治冷逆:刀豆子,炙存性,酒服钱许,112,刀 豆,【成分】,刀豆种子含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类脂物、纤维及灰分,还含有刀豆氨酸、刀,豆四胺、,-胍氧基丙胺、氨丙基刀豆四胺,和氨丁基刀豆四胺。另还含刀豆球蛋白A和,凝集素。洋刀豆种子含淀粉、蛋白质、脂,质、纤维、灰分、总糖及还原糖。,【使用注意】,胃热患者禁服。,刀 豆【成分】,113,豇 豆(救荒本草),【异名】 羊角、豆角、角豆、饭豆、腰豆。,豇 豆(救荒本草)【异名】 羊角、豆角、角豆、饭豆、,114,豇 豆,【基原】 为豆科植物豇豆的种子。,【性味归经】 甘、咸,平。入脾、肾经。,【功效】 健脾利湿,补肾涩精。,【主治】 脾胃虚弱,泄泻痢疾,吐逆,肾虚腰,痛,遗精,消渴,白带,白浊,小便频数。,【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煮食;或研末,69如外用:适量,捣敷。,豇 豆【基原】 为豆科植物豇豆的种子。,115,豇 豆,药膳方选,1治食积腹胀,暖气:生豇豆适量。细嚼,咽下,或捣绒泡冷开水服(常用草药治疗,手册)。,2治白带,白浊:豇豆、藤藤菜(空心,菜)。炖鸡肉服(四川中药志1960,年)。,豇 豆药膳方选1治食积腹胀,暖气:生豇豆适量。细嚼,116,豇 豆,药膳方选,3、治肾虚腰膝无力:豇豆煮熟,加食盐少许当菜吃(安徽中草药)。,4、治肾虚遗精,带下:豇豆60g,切段,与粳米60g,加水煮粥食用(食疗粥谱)。,豇 豆药膳方选3、治肾虚腰膝无力:豇豆煮熟,加食盐少许,117,豇 豆,【成分】,种子含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另还,含一种能抑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蛋白,质。嫩豇豆和发芽种子含抗坏血酸。,【使用注意】,气滞便结者忌用。,豇 豆【成分】,118,豆 腐(本草图经),豆 腐(本草图经),119,豆 腐,【基原】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的加工制成品。,【性味归经】 甘,凉。入脾、胃、大肠经。,【功效】 泻火解毒,生津润燥,和中益气。,【主治】 目赤肿痛,肺热咳嗽,消渴,休息,痢,脾虚腹胀。,【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外用:适,量,切片敷贴。,豆 腐【基原】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的加工制成品。,120,豆 腐,药膳方选,1、治下痢:醋煎白豆腐食之(普济,方)。,2、治小儿夏季发热不退,口渴饮水多:豆,腐500g,黄瓜250g,煮汤代茶饮(食物与,治病)。,豆 腐药膳方选1、治下痢:醋煎白豆腐食之(普济,121,豆 腐,药膳方选,3、治咸哮,痰火吼喘(包括急性支气管哮,喘等):豆腐1碗,饴糖60g,生萝卜汁半酒,杯。混和煮1沸,每日2次分服(食物中药,与便方)。,4、治产后乳少:豆腐500g,炒王不留行,20g,煮汤。喝汤吃豆腐(食物与治,病)。,豆 腐药膳方选3、治咸哮,痰火吼喘(包括急性支气管哮,122,豆 腐,【成分】,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尚含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使用注意】,豆腐中因含较多嘌呤,故痛风病人,慎食。,豆 腐【成分】,123,甲状腺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2006.7,124,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代谢,甲状腺通过聚碘、碘化酪氨酸、碘化酪氨酸偶联作用,形成甲状腺激素(T4和T3)储存于胶质腔中,在甲状腺内T4约为T3的20倍。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后,约75%与血浆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结合,其余15%及10%分别与甲状腺结合前蛋白(TBPA)和白蛋白结合。在外周组织(主要是肝、肾),T4的40%经5-脱碘生成T3,约占总T3的80%-90%。另约30%-40%的T4经5-脱碘而生成无生物活性的反T3(rT3)。,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代谢 甲状腺通过聚碘、碘化酪,125,、血清T3、T4,、血清FT3、FT4,、血清反T3(rT3),、血清TSH,、甲状腺疾病相关抗体,、血清T3、T4,126,血清T3、T4,T3是生物活性最强的甲状腺激素,T4是外周血中甲状腺激素库的主要存在形式和T3的主要来源。,血清T3、T4 T3是生物活性最强,127,一、T3和(或)T4增高,(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明显。一般T3、T4呈现平行变化。,(2)亚急性甲状腺炎:炎性反应损伤甲状腺组织,使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增多,T3、T4水平增高,且T4增高较T3明显。但甲状腺吸碘率降低,出现特征性分离现象。,(3)桥本氏甲状腺炎伴甲亢:血清T4、FT4、T3、FT3大多升高,TSH降低,一般都伴有甲状腺肿大、90%以上患者血清TPOAb浓度增高。,一、T3和(或)T4增高,128,()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症:本综合症系外周靶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或受体后的缺陷所致。主要表现为T3、T4升高,但无甲亢症状及体征,甲状腺功能正常或减退。本病与甲亢的鉴别在于:前者TSH正常或略高、TRH兴奋试验正常;甲亢则TSH降低,TRH兴奋试验显示TSH分泌受抑制,。,(5)药物影响:乙胺碘呋酮可抑制外周5-脱碘酶活性,T4脱碘生成T3减少,T4水平可增高;雌激素、避孕药、奋乃静、苯丙胺及海洛因等则因促进TBG增多而致T3、T4增高。,(6)非甲状腺疾病:多种急、慢性全身性疾病可出现高T4血症,T3正常或降低;TSH及TRH兴奋试验正常,病人亦无甲亢的临床表现。,()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症:本综合症系外周靶细胞甲状腺激素受,129,二、T3和(或)T4降低,(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因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障碍或减少,血中T3、T4水平降低。甲减时T4降低较T3发生早且更明显,早期T3可正常,此系机体代偿性合成需碘少而代谢作用强的T3增加所致。,(2)缺碘性甲状腺肿:有机碘或无机碘的不足,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临床表现主要为甲状腺肿大,T4降低伴TSH升高,T3可正常。,(3)甲亢治疗期:抗甲状腺药物可使甲状腺内有机碘含量降低,而T3生成相对正常。故常出现T4降低,TSH升高,但T3正常,病人多无甲减的临床表现。,二、T3和(或)T4降低,130,(4)桥本甲状腺炎:本病可出现T4降低,TSH升高,但T3正常,病人多无甲减的临床表现,(5)非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综合征:T3降低为主,T4正常或降低,rT3升高,TSH正常,因此常称为“低T3综合征”。本征常伴发于多种急、慢性全身性疾病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心肌梗死、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等。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当患以上疾病时,外周5-脱碘酶活性受抑制而5-脱碘酶活性未受影响,T4在外周转化为T3减少,向rT3转化增多。,(6)药物影响:除抗甲状腺药物外,雄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普萘洛尔、水杨酸盐、安妥明及苯妥英钠等也可造成T3、T4降低。,(4)桥本甲状腺炎:本病可出现T4降低,TSH升高,但T3正,131,(1)在甲亢早期诊断、治疗观察及预后判断方面,T3的临床作用价值优于T4。,(2)T4测定对甲减诊断的价值优于T3。,(3)甲亢治疗时,T4常先于T3降低且低于正常,而T3可仍高于正常,此时若误认为甲亢已控制(低T4水平)而停药,可引起不良后果。,临床意义,(1)在甲亢早期诊断、治疗观察及预后判断方面,T3的临床作用,132,血清游离T3和游离T4,正常人血中FT3、FT4的含量很少(分别占总量的0.3%和0.04%),然而只有游离激素才能发挥生理效应。血中FT3、FT4代表了组织中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与机体的代谢状态一致。,血清游离T3和游离T4,133,一、FT3和(或)FT4增高,(1)甲亢:甲亢早期T3、T4测定尚正常时,FT3或FT4即可出现升高,因此FT3、FT4诊断甲亢的应用价值优于T3、T4的测定。,(2)引起T3、T4增高的因素常可使FT3、FT4升高。,一、FT3和(或)FT4增高,134,二、FT3和(或)FT4降低,(1)甲减:FT4是诊断该疾病的灵敏指标,而FT3测定对甲减的诊断意义不大。,(2)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初期,FT4常可降至正常或低于正常,但FT3可仍高;当症状控制后FT3才逐渐降至正常,即FT3与临床甲状腺功能表现一致,是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FT4则意义不大。,(3)非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综合征:可出现FT3降低,而FT4因T4相对增多可正常。,(4)药物影响:可引起T3、T4降低的药物均可致FT3、FT4测值降低。,二、FT3和(或)FT4降低,135,对于亚临床甲亢或甲减,单独测定FT3、FT4意义不大,必须配合TSH测定和(或)TRH兴奋试验,才能明确诊断。,临床意义,对于亚临床甲亢或甲减,单独测定FT3、,136,血清反T3(rT3),正常人rT3的生成很少,血中98%的rT3与血浆蛋白结合,其中主要是TBG。血清rT3测定主要用于观察甲状腺激素的外周代谢情况。,血清反T3(rT3),137,一、rT3增高,(1)甲亢:rT3可明显升高,其水平高低多与T4变化平行。,(2)非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综合征,即低T3综合征:甲状腺功能检查主要表现为rT3明显升高,T3 下降,TSH正常。,(3)药物影响:引起rT3升高的药物主要有丙基硫氧嘧啶、地塞米松、心得安等。,(4)生理性rT3增高:主要见于新生儿,一般出生后5天可降至正常。,一、rT3增高,138,二、rT3降低,(1)甲减:rT3的变化趋势与T4一致,但下降程度不及T4明显,rT3测定对甲减诊断的符合率优于T3。,(2)药物影响:苯妥英钠可竞争抑制rT3与TBG的结合,增加rT3的清除率,故可降低rT3水平。,二、rT3降低,139,(1)测定T3降低,rT3升高,是鉴别甲减与非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综合征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慢性肾功能衰竭低T3综合征时rT3不高,原因尚不清楚。,()rT3可作为判断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时用药量的参考指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时,T4下降较快,rT3下降较慢,当T3降至正常而rT3、T4均低于正常,提示用药量过大;甲减治疗时,若rT3、T3明显升高,即使T4正常也表明药量应减少。,()诊断甲亢时,如FT3、FT4,或TSH值可疑,若rT3增高,则增加了诊断甲亢的权重。,临床意义,(1)测定T3降低,rT3升高,是鉴别甲减与非甲状腺疾病甲状,140,血清TSH,促甲状腺激素(TSH)是垂体前叶TSH细胞分泌的激素,由、两个亚基组成;血中TSH不与蛋白质结合,呈游离形式存在。,血清TSH,141,一、TSH增高,(1)原发性甲减:血中TSH水平显著增高,即使在亚临床期,血中甲状腺激素测定值正常时,TSH测值已升高。在几种指标中,TSH测定是诊断原发性甲减最灵敏的指标,因此是首选指标。,(2)甲状腺疾病以外其他危重疾病的恢复期:垂体对疾病危重期的T3敏感性首先恢复,TSH分泌出现恢复性增高,此时TSH水平与T3、FT3水平呈负相关,与T4相关性差。,一、TSH增高,142,二、TSH降低,(1)继发性甲减:本病是由于下丘脑和/或垂体疾病导致TSH分泌减少或缺乏,血中TSH水平降低。,(2)甲亢:血中增多的甲状腺激素,负反馈抑制垂体分泌TSH,血中TSH水平明显低下,或不能测出。,(3)库欣综合征或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垂体TSH细胞对TRH刺激作用的反应,使TSH分泌减少。,()药物影响:溴隐亭可直接抑制TSH分泌,但不影响其合成。,二、TSH降低,143,(1)TSH与其他四项甲状腺功能指标,对早期甲亢诊断和预测复发的符合率和灵敏性依次为:,TSHFT3FT4T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