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法定传染病新诊断标准解读,杭州市疾控中心应急办 宋姝娟,法定传染病新诊断标准解读杭州市疾控中心应急办 宋姝娟,1,甲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伤寒和副伤寒,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感冒,甲型病毒性肝炎,2,甲型病毒性肝炎,1 诊断依据,1.1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周7周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不洁饮水史;或与甲型肝炎急性患者有密切接史;或当地出现甲型肝炎暴发或流行;或有甲型肝炎流行区旅行史。,甲型病毒性肝炎1 诊断依据,3,甲型病毒性肝炎,1.2 临床表现,1.2.1 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者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1.2.2 有巩膜、皮肤黄染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者。,甲型病毒性肝炎1.2 临床表现,4,甲型病毒性肝炎,1.3 实验室检查,1.3.1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1.3.2 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正常上限数值一倍以上和(或)尿胆红素阳性。,1.3.3 血清学检测:抗-HAV IgM阳性或抗-HAV IgG双份血清呈4 倍升高。,甲型病毒性肝炎1.3 实验室检查,5,甲型病毒性肝炎,2 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因为甲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急性病毒性肝炎极其相似,确诊依赖于特异性的血清学检查。,甲型病毒性肝炎2 诊断原则,6,甲型病毒性肝炎,3 诊断标准,甲型肝炎分为急性无黄疸型和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3 诊断标准,7,甲型病毒性肝炎,3.1 临床诊断病例,3.1.1 甲型肝炎,符合下列一条即可诊断:,3.1.1.1 1.1和1.2和1.3.1,3.1.1.2 1.1和1.2和1.3.1和1.3.2,3.1.1.3 1.2和1.3.1,3.1.1.4 1.2和1.3.1和1.3.2,3.2 确诊病例,3.2.1 甲型肝炎,临床诊断病例和1.3.3。,甲型病毒性肝炎3.1 临床诊断病例,8,甲型病毒性肝炎,4 新(WS 298-2008)旧(GB17010-1997)标准主要差别,WS 298-2008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GB17010-1997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甲型病毒性肝炎4 新(WS 298-2008)旧(GB170,9,丙型病毒性肝炎,1 诊断依据,1.1 流行病学史,1.1.1 曾接受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体组织、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1.1.2 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射史。,1.1.3 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1.1.4 与HCV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感染者(母亲)所生的婴儿。,丙型病毒性肝炎1 诊断依据,10,丙型病毒性肝炎,1.2 临床表现,1.2.1 急性丙性病毒性肝炎,1.2.1.1 病程在6个月以内,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1.2.1.2 可有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伴低热或出现黄疸。,1.2.1.3 部分患者可有关节疼痛等肝外表现。,1.2.1.4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丙型病毒性肝炎1.2 临床表现,11,丙型病毒性肝炎,1.2.2 慢性丙性病毒性肝炎,1.2.2.1 病程在6个月以上,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1.2.2.2 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肿大。,1.2.2.3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丙型病毒性肝炎1.2.2 慢性丙性病毒性肝炎,12,丙型病毒性肝炎,1.2.3 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1.2.3.1 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区疼痛或不适等。,1.2.3.2 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腹壁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1.2.3.3 失代偿期患者可有腹水、肝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史。,丙型病毒性肝炎1.2.3 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13,丙型病毒性肝炎,1.3 实验室检查,1.3.1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血清ALT、AST升高,部分病例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部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亦可有ALT、AST升高。,1.3.2 血清抗-HCV阳性。,1.3.3 血清HCV RNA 阳性。,丙型病毒性肝炎1.3 实验室检查,14,丙型病毒性肝炎,2 诊断原则,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实验结果进行初步诊断,确诊丙型病毒性肝炎须依据 检测。,丙型病毒性肝炎2 诊断原则,15,丙型病毒性肝炎,3 诊断,3.1 疑似丙型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3.1.1 符合1.1和1.2。,3.1.2 符合1.1和1.3.1。,3.2 临床诊断丙型肝病,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3.2.1 符合1.3.2 和 1.1,3.2.2 符合1.3.2和 1.2,3.2.3 符合1.3.2和1.3.1,3.3 确诊丙型肝病,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和1.3.3。,丙型病毒性肝炎3 诊断,16,丙型病毒性肝炎,4 新(WS 213-2008)旧(WS 213-2001)标准主要差别,WS 213-2008相比WS 213-2001增加了临床诊断病例。,丙型病毒性肝炎4 新(WS 213-2008)旧(WS 21,17,丁型病毒性肝炎,1 诊断依据,1.1 流行病学史,1.1.1 既往无HBV 感染史。6个月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或有其他医院型感染HBV 和HDV的可能性、生活中同其他的HBV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等。符合该病史者提示急性HBV与HDV同时感染的可能性。,1.1.2 既往有慢性HBV 感染史。6个月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或有其他医院型感染HDV的可能性、生活中同其他的HDV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等。符合病史提示慢性HBV感染的基础上重迭急性HDV感染的可能性。,1.1.3 既往HBV 感染史不详,近期偶然发现HBV 感染(无急性起病的临床变现),此类患者多为慢性HBV感染。如同时检出HDV感染,则亦多为慢性HDV感染,即慢性HBV感染重迭慢性HDV感染。但不能区分是HBV与HDV的同时感染转为慢性,或是慢性HBV感染的基础上重迭HDV感染。,丁型病毒性肝炎1 诊断依据,18,丁型病毒性肝炎,1.2 临床表现,1.1.1 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肝区不适或隐痛、尿黄、眼黄、等。急性患者可有肝脏肿大、触痛或扣痛;慢性患者可有脾大、肝掌、蜘蛛痣等。,1.2.2 HBV和HDV同时感染,成年急性HBV和HDV感染大多表现为自限性肝炎经过。急性丁型肝炎的症状体征与急性乙型肝炎的症状体征重迭出现,不能区分。如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有血清ALT和胆红素的双相升高,应怀疑为HBV与HDV的同时感染。,1.2.3 HBV和HDV重迭感染,慢性HBV感染者突然出现病情活动或加重,或迅速发展为重型肝炎,应考虑重跌感染HDV的可能性。,丁型病毒性肝炎1.2 临床表现,19,丁型病毒性肝炎,1.3 实验室检测,1.3.1 肝功能检测,血清ALT升高。,1.3.2 HDV 标志物检测,使用国家标准诊断试剂盒,按说明书操作。,1.3.2.1 血清HDAg阳性,1.3.2.2 血清HDV RNA 阳性,1.3.2.3 血清抗-HDV阳性。,1.3.2.4 血清抗-HDV IgM阳性,1.3.2.5 肝组织HDAg阳性,1.3.2.6 肝组织HDV RNA 阳性,1.3.3 HBV 感染标志物检测,1.3.3.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丁型病毒性肝炎1.3 实验室检测,20,丁型病毒性肝炎,2 诊断原则,丁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须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学检查、肝功能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确诊需依据患者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和HDV标志物的检测。,丁型病毒性肝炎2 诊断原则,21,丁型病毒性肝炎,3 诊断,3.1 疑似诊断丁型病毒性肝炎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3.1.1 1.1和1.2 和1.3.1 和1.3.3.1。,3.1.2 1.2 和1.3.1 和1.3.3.1。,3.1.3 1.2 和1.3.3.1。,3.2 确诊丁型病毒性肝炎病例,3.2.1 3.1 和1.3.2 中任一项,丁型病毒性肝炎3 诊断,22,丁型病毒性肝炎,4 新(WS 300-2008)旧(GB 15999-1995)标准主要差别,WS 300-2008相比GB 15999-1995增加了疑似病例的诊断,丁型病毒性肝炎4 新(WS 300-2008)旧(GB 15,23,戊型病毒性肝炎,1 诊断依据,1.1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5d75d 内有不洁饮食(水)史或有接触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史,或到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史,或到戊型病毒性肝炎高发区或流行区出差、旅游史。,戊型病毒性肝炎1 诊断依据,24,戊型病毒性肝炎,1.2 临床表现,1.2.1 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乏力、食欲减退或其他消化道症状和(或)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击痛。,1.2.2 尿黄、皮肤巩膜黄疸,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1.2.3 肝衰竭患者表现为乏力、消化道症状、黄疸等临床表现进行性加重,并可出现腹水和(或)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定向理障碍,甚至神志不清、嗜睡、昏迷)。,戊型病毒性肝炎1.2 临床表现,25,戊型病毒性肝炎,1.3 实验室检测,1.3.1 血清学检测 抗-HEV IgM阳性。,1.3.2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1.3.3 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mol/L(10mg/L)和(或)尿胆红素阳性。,1.3.4 凝血酶原活动度 肝衰竭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进行行降至40%以下。,1.3.5 血清学排除急性甲、乙、丙型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1.3 实验室检测,26,戊型病毒性肝炎,2 诊断原则,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因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急性肝炎极其相似,确诊依赖于特异性的血清检查。,戊型病毒性肝炎2 诊断原则,27,戊型病毒性肝炎,3 诊断,3.1,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1.1和 1.2.和1.3.2 和1.3.5和(或)1.3.3和(或)1.3.3,3.2,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确定诊断,3.1和1.3.1。,戊型病毒性肝炎3 诊断,28,戊型病毒性肝炎,4 新(WS 301-2008)旧(GB 17011-1997)标准主要差别,项目,WS 301-2008,GB 17011-1997,确诊依据(血清学检测),抗-HEV IgM阳性,抗-HEV IgM阳性或抗-HEV IgG由阴转阳,或滴度由低转高,或高转低4倍以上,急性戊肝确诊病例,临床诊断+抗-HEV IgM阳性,抗-HEV IgM阳性或抗-HEV IgG由阴转阳,或滴度由低转高,或高转低4倍以上,戊型病毒性肝炎4 新(WS 301-2008)旧(GB 17,29,伤寒和副伤寒,1 诊断依据,1.1 流行病学史,1.1.1 病前30d 内曾到过或生活在伤寒、副伤寒流行区。,1.1.2 有伤寒、副伤寒患者、带菌者密切接触史。,1.1.3 有喝生水等不良卫生习惯者。,伤寒和副伤寒1 诊断依据,30,伤寒和副伤寒,1.2 临床表现,1.2.1 不明原因持续发热。,1.2.2 特殊中毒面容(表情淡漠,呆滞),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伤寒和副伤寒1.2 临床表现,31,伤寒和副伤寒,1.3 实验室检测,1.3.1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低下。,1.3.2 肥达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 者;但在高发地区,许多正常人因既往感染亦可有较高滴度,此时最好首先检查当地人群免疫水平,确定正常值。,1.3.3 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效价较急性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增高4 倍以上。,1.3.4 从血、骨髓、粪便、胆汁中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沙门菌或副伤寒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