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兰 亭 集 序,王羲之,兰 亭 集 序王羲之,1,作者介绍,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七儿一女均擅书法,其中幼子王献之书法最佳,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因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作者介绍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2,显赫家世,王羲之祖父王正为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是东晋的丞相。而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不慕名利之性格,东床坦腹(,郗鉴择婿),屡次征召为侍中、史部尚书等职,都坚辞不受。,好服食养性 性好鹅,勤奋好书,墨池 师从姨母卫夫人(钟繇),显赫家世,3,书法作品,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其中,王羲之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其字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书法作品,4,丧乱帖 十七贴(局部),丧乱帖,5,兰亭集序,兰亭集序,6,兰亭集会,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风雅集会,邀集好友司徒谢安、辞赋家 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子、侄献之、凝之、涣之、玄之等四十二人。兰亭之会上,流觞曲水、啸傲吟诵,得诗首,编汇成兰亭集,公推王羲之写一序文。王羲之乘醉写下了墨冠中华的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也成了“中国书法圣地”。,兰亭集会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在会稽山,7,阎立本 萧翼赚兰亭图(摹本),辽宁博物馆藏 诗酒忘年,释智永智永和尚萧翼唐太宗,阎立本 萧翼赚兰亭图(摹本)辽宁博物馆藏,8,兰亭集序与金谷诗序,世说形语企羡载:“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已故石崇,甚有欣色。”,元康六年,石崇在金谷园举行盛宴,邀集苏绍、潘岳等30位名士,以为文酒之会。事后,石崇留下轰动一时的金谷诗序,此文存于世说新语品藻,全文如下:,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焉。又有水碓、鱼池、土窟,为其备娱目欢心之物。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往送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列具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哉!凡三十人,吴王师仪郎关中侯始平武公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兰亭集序与金谷诗序世说形语企羡载:“王右军得人,9,石崇(249年300年),西晋文学家。字季伦。生于青州,小名齐奴。元康初年,出任南中郎将、荆州刺史。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永康元年,公元300年。淮南王司马允政变失败,因旧与赵王司马伦心腹孙秀有隙,被诬为司马允同党,与潘岳、欧阳建一同被族诛,并没收其家产。,奢华生活,如厕换衣,美人侍酒 王敦,与名士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曾结成诗社,号称“金谷二十四友”。,石崇(249年300年),西晋文学家。字季伦。生于青州,小,10,绿珠坠楼,绿珠,传说原姓梁,生在白州境内的双角山下(今广西博白县绿珠镇),绝艳的姿容世所罕见。古时越地民俗以珠为上宝,生女称为珠娘,生男称作珠儿。绿珠的名字由此而来。石崇为交,趾采访使,以真珠十斛得到了绿珠。,绿珠坠楼绿珠,传说原姓梁,生在白州境内的双角山下(今广西博白,11,上巳节,上巳,是指以干支纪日的历法中的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又有三巳、元巳之别称。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后汉书礼仪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n)为大絜。”后汉书周举传:“六年三月上巳日,(梁)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因知在先秦时,这个日子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主要活动是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f x),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魏晋以后,该节日改为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荆楚岁时记所载:“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杜甫丽人行诗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云云,就是对唐代长安曲江风景区内节日盛景的描绘。,上巳节上巳,是指以干支纪日的历法中的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12,禊,x,明文征明兰亭修禊图(故宫博物院藏),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兰亭,禊 x明文征明兰亭修禊图(故宫博物院藏),13,曲水流觞,曲水流觞,14,兰亭,兰亭位于绍兴西郊兰亭镇,距离绍兴城关约公里。景区内有鹅池、兰亭碑、曲水流觞处、王右军祠、御碑亭、瓷砚博物馆等。景区茂林修竹,环境优雅,宜游,宜赏,宜憩。,兰亭 兰亭位于绍兴西郊兰亭镇,距离绍兴城关约公里。景,15,曲桥,御碑亭,曲桥 御碑亭,16,鹅池 曲水流觞处,鹅池 曲水流,17,文体知识,序、引、跋:,唐代起,序又称为“引”。如刘禹锡的彭阳唱和集引、吴蜀集引等。苏洵也以引为序,如族谱引之类。刘禹锡的父亲叫刘绪,绪、序同音,苏洵的父亲叫苏序,因为要避父名,所以二人改序为引。后来也有人作起“引”来,那就与避讳无关了。,跋就是写在书后、文后的序,如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等。,跋与序虽然是一回事,但在语言上却略有不同。序较详细丰富,而则更显简劲峭拔。,文体知识序、引、跋:,18,兰亭集序,诵读.swf,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7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1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2会(kui)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3群贤:指谢安等三十二位与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4少长:指不同年龄的社会名流。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是长。少长:形容词做名词。,兰亭集序 诵读.swf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19,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驱除不祥的礼俗之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高茂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用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趣事。,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与会人物,描绘了兰亭周围的自然环境。,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20,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5俯仰一世:周旋应酬度过一生。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6晤言:面对面谈话。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7趣舍:通“取”。舍,舍弃。,8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9俯仰之间: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10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判断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21,译文,人们彼此亲近交往,很快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将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屋子里与人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自然,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前一段是叙事写景,这一段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译文人们彼此亲近交往,很快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将自己的胸,2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 do),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1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回事。语出庄子德充符:“以死生为一条。”又庄子大宗师:“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12齐彭殇(shng):把长命的和短命的等量齐观。彭,彭祖,相传为颛顼帝的玄孙,活了八百岁。殇,指短命夭折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 do),23,译文,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即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无疑会是相通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也会由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译文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24,艺术特色,景物描写,井然有序,叙议结合,感慨深致,语言流畅,清丽动人,艺术特色景物描写,井然有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