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苏东坡,德智语文阅读课第,2,讲,苏东坡德智语文阅读课第2讲,开头的话,开头的话,苏东坡一共活了,66,岁,他的生平经历很丰富,成就是多方面的,我们不可能介绍他的生平,只能介绍一点点。他,66,岁的生命历程,当他走到,2/3,的时候,也就是说,在他,44,岁那年,也就是北宋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那年,7,月,29,日的晚上,这个时候苏东坡还不叫苏东坡,他仅仅叫苏轼,字子瞻,东坡是两年以后才起的号。,苏东坡一共活了66岁,他的生平经历很丰富,成就是多,那么,这个晚上他在什么地方呢?他在江苏无锡的太湖上,他在一艘船上,他此时的身份是朝廷的钦犯。前一天(,7,月,28,日)朝廷派钦差到浙江的湖州,当时他是湖州的地方长官,宋朝知州是地方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作为一个政治犯把他逮捕了。本来连夜要送到汴京,但是因为船舵坏了,当天晚上停在太湖修舵,停了一晚上。,那么,这个晚上他在什么地方呢?他在江苏无锡的太湖上,古代用夏历来计时,那个月是小月,,7,月,29,日也就是那个月的最后一天,当然是没有月亮的,但是当天的天气晴朗、繁星满天。而北宋时候的太湖里面是没有蓝藻的,湖水非常清澈。所以,这样一个诗情画意的良夜,但是这位当时还不叫苏东坡的东坡,他在船上忧心忡忡,因为他已经知道他这次被朝廷千里追捕,罪名非常重。,古代用夏历来计时,那个月是小月,7月29日也就是那个,有人说他不单是批评朝廷的政治,而且诽谤皇帝,对皇帝有大不敬的言语,这个罪名就非常重。他觉得抓到京城去可能后果很严重,而且说不定会受到种种的侮辱,还会牵连到他的亲朋好友。所以,他看着船舱外面的太湖水,他突然起了一个不好的念头,他就想假如我此刻纵身一跃,跳入太湖,那么,以后的一切都画上了句号,生命就没有了。,有人说他不单是批评朝廷的政治,而且诽谤皇帝,对皇帝,历史是不能假设的,那天晚上苏东坡没有跳下去,一个是当时的官兵对他防守得很严,因为他是朝廷的重犯,必须严厉的看管。第二,他这个念头只是闪了一下,他很快就回心转意了,决心不自杀了。现在假设一下,假设公元,1079,年,7,月,29,日的夜晚这位苏轼在太湖的船上跳湖了,他的生命画上了句号,这个事情对于他本人来说,生命砍掉了,1/3,,少活,22,年。,历史是不能假设的,那天晚上苏东坡没有跳下去,一个是,但是,这个事情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史它会产生什么影响?假如他那天跳了:在古文宝库中,包括,赤壁赋,、,后赤壁赋,在内的,1500,多篇古文就没有了,在诗歌宝库中,包括,荔枝叹,在内的,1600,多首诗就没有了。在词的宝库中间,包括,念奴娇,、,大江东去,在内的,200,首词就没有了。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里要失掉一幅书法精品,,但是,这个事情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史它会产生,在日本某一个诗人收藏室里有一幅枯木怪石图也就消失了。在一本叫做苏沈良方的中医药书里大概有,450,个药方就消失了。在我们日常语言中的一些格言,比如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没有了,在杭州的西湖上那一条像长龙卧波一样的美丽的苏堤就没有了。然后在遍布全球的中菜馆里要失掉一道名菜,它肥而不腻、入口即化,“,东坡肉”就没有了,,在日本某一个诗人收藏室里有一幅枯木怪石图也就,因为是他,2,年以后到黄州才发明的,还有等等等等。也就是说,把这个人的生命砍掉,1/3,,如果他少活了后面这,22,年,那我们一个民族的一部文化史要损失掉这么多有价值的东西。反过来说,这个人对于我们的历史,对于民族的贡献就非常大。所以,这个人的伟大是不言而喻的。他的一生,他的行为,在当代有什么启发意义?,因为是他2年以后到黄州才发明的,还有等等等等。也,高风亮节的政治家,高风亮节的政治家,首先,苏东坡是大政治家。北宋后期的政坛上最大的政治事件就是新党和旧党的斗争,新党以王安石为首,要推行新法,要改革,要变法。旧党以司马光为首,主张要保守,要持旧,维护旧的。两边斗得非常厉害,天翻地覆,势不两立。那么,这个时候,苏东坡这个人的基本立场是司马光这一边的,当时朝廷我们现在数得上名字的文人,除了王安石一个人以外都反对新法,他基本上站在司马光一边,但是他有的时候他的态度又不像司马光那么固执。,首先,苏东坡是大政治家。北宋后期的政坛上最大的政,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个人作为政治家,他们的个人品质都非常好,人品都是没有缺陷的,两个人都是典范。但是这两个人在政治上也有很大的缺点,就是在坚持自己的政见方面过于固执,他们都坚决认为我的政治主张是对的,对方的全是错的,一句话都不能听,政治家不能太固执,不能太偏见,他们就是偏见。所以,这个时候苏东坡的观点比较通达平正,他比较稳妥,他既看到了新法的种种缺点,也看到了其中某些合理性的部分,他既看到了司马光的主张有些合理性,也看到了完全否定新法也是不对的。所以,他的态度比较中立一点。当然,当时他在政治上,他夹在夹缝中间,他是两边不讨好。,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个人作为政治家,他们的个人品质都,苏东坡实际上是一个高风亮节的政治家。他在朝廷里发表政见,完全是从他自己的思考,从是不是对国家有利,从真理出发。他不是看上司的眼色,不是看宰相怎么说,皇帝怎么说,他不是的,他是怎么认为就怎么表达。所以,他在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时候,他被视作“眼中钉”。他很聪明,他知道王安石为了推行新法,因为新法受到的批评太多,反对太多,王安石就采取了非常严格的阻止手法,凡是反对新法的都贬出去,拥护新法的都升上来。,苏东坡实际上是一个高风亮节的政治家。他在朝廷里发,这时候苏东坡反对,他批评,他说新法执行起来很多不好的地方,对民间有很大的扰乱,秩序都乱掉了,有的地方没有不合理,有的没有好好论证就推出来了,他提出种种的批评。正因为为此,他被朝廷千里追捕,抓到大牢汴京进入大牢,也正因为如此,他在牢里呆了,130,多天,差点面临死刑的危险。,这时候苏东坡反对,他批评,他说新法执行起来很多不,但是若干年以后,政治形势变了,支持变法的皇帝宋神宗去世了,高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东山再起了,旧党上台了,苏东坡也被召回汴京去了,还升了官。但是这个时候当他看到司马光不分青红皂白要在一年之内把王安石的新法法令全部推翻,苏东坡又站出来反对,他说这个新法有的还是合理的,而且有些执行这么多年了,百姓都习惯了,你想一年之内又把它全部纠正过来,他觉得这不稳妥,在朝廷里就跟司马光当场争起来,由此而得罪了司马光。司马光是君子,没有打击苏东坡。,但是若干年以后,政治形势变了,支持变法的皇帝宋神,但是司马光一年以后就死了,他的亲信,他的部下就把苏东坡又看作“眼中钉”。所以,苏东坡在朝廷始终呆不安稳,他,22,岁就考上进士,,66,岁去世,他在朝廷里一共只呆了,8,年零,11,个月,不停的被贬出去,这是什么品质?这是政治家高风亮节。我们把他切入到我们现代的意义上,难道我们现在的政治家不应该有这种高风亮节吗?当然应该有,这才是我们百姓的希望。所以,苏东坡作为政治家,高风亮节,这是最好的政治品质。,但是司马光一年以后就死了,他的亲信,他的部下就把,苏东坡幼年时候就确立了这样一种志向,他,10,岁的时候跟他的老母亲陈夫人一起读,后汉书,,读到,范康传,。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知道东汉那年政治上最大的问题是宦官专政,太监专政,朝廷很乱,范康是反对宦官专政的,所以他被朝廷逮捕起来判死刑,范康被杀掉了。,后汉书,里记载,范康临出门以前,来抓他了,他要走了,他告别他的老母亲,他说“忠孝不能两全,我要为国捐躯了,以后不能孝顺您老人家了”。范康的母亲大义凛然,说你这是正义的,为国捐躯,我赞成你这样做。,苏东坡幼年时候就确立了这样一种志向,他10岁的时,所以,苏东坡的母亲读到那里很感动,,10,岁的东坡就在旁边问,假如我将来做范康,母亲你同意不同意?他母亲马上说,你要能做范康,我为什么不能做范康的母亲,他,10,岁的时候就有这种志向,将来要是做政见就要这样子做。所以,对我们来说,读懂苏东坡的现代意义,第一点就是对于政治家有一种正面的教育作用,你要么不做政治家,如果你身居高位,你必须要说真话。,所以,苏东坡的母亲读到那里很感动,10岁的东坡就,勤政爱民的地方官,勤政爱民的地方官,苏东坡由于在朝廷仗义执言,所以他经常被贬出去,他在朝廷里呆不安稳,贬到地方上去。又由于北宋时候制度规定,地方官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一把手知州,二把手副市长,叫通判,知州和通判满三年一定要调动,他就怕你一个人在地方时间太长了以后,形成一个地方的势力,会滋生腐败,所以一定要调。那么,由于这两点原因,所以苏东坡是不停的调动。他在很多地方做过官,首先是陕西的凤翔,然后是浙江的杭州,杭州前后两次,第一次做通判副市长,时隔,15,年又去做市长。,苏东坡由于在朝廷仗义执言,所以他经常被贬出去,他,然后是湖州,江苏的扬州和徐州、安徽的鄞州、山东的密州和邓州,还有河北的定州,他做了这么多年地方的长官,他,13,年不停的调动。作为一个地方长官,当然我们要看他的政绩如何,苏东坡政绩卓著。,举两个例子,第一,江苏徐州。他到徐州做知州,上任一个多月,黄河泛滥,洪水一下冲到徐州城下,把徐州城团团围住,徐州城就靠一座城墙把洪水挡在外面,洪峰距离城墙顶端只有几寸,而洪峰的锋面比徐州城里的平地高出一丈多,也就是说,假如洪水把城墙冲垮,徐州全城就淹完了。,然后是湖州,江苏的扬州和徐州、安徽的鄞州、山东的,苏东坡急得不得了,就带领全城的老百姓来抗洪,他在城墙上搭了一个草棚子住在里面,日夜都在里面指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在城里面挖土,在城墙内测修一条堤坝,等于重新修一条城,从里面托住这个城墙,不让洪水把它冲垮。过去了一个多月,洪水不退,城里的人力不够,把老百姓都动员起来,青少年都上阵了,人手不够。苏东坡必须要到军队里去求援。,同学们,读水浒传读到,北宋的军队分两种,一种叫禁军,一种叫厢军。厢军是地方部队,没有战斗力,老弱病残,,苏东坡急得不得了,就带领全城的老百姓来抗洪,他在,禁军是朝廷的野战军、正规军,有战斗力。徐州城有禁军,但是北宋的禁军只有皇帝才能调动,地方官无权调动,一兵一卒都不能调动,所以,禁军安守在营房里不动。苏东坡这时候没办法了,人力不够了,他就亲自走到禁军的营房里面说“请你们出来帮我们抗洪”。禁军本来不敢开锁,朝廷没有命令,不敢违抗。但是当禁军的首领看到这个地方长官,一市之长,这个知州大人苏东坡走进来浑身泥浆、面目憔悴,他几天几夜都没有回家,都在抗洪。所以,禁军的首领感动了,说一个文官抗洪这么辛苦,我们国家养了军队,我们一起去抗洪,终于把那场洪水抗过去了,,80,多天洪水才退。,禁军是朝廷的野战军、正规军,有战斗力。徐州城有禁,作为地方长官,领导全城人抗洪,奋力支持,这似乎是应该做的,做得很好,但也不是什么特别了不起。苏东坡的过人之处在于第二年。第二年春天洪水已经退了,他马上动员一切人力、物力在城外兴修水利,加固堤防,预防第二场洪水。我们刚才说地方官任期最多三年,而且北宋黄河泛滥的周期是,50-60,年。也就是说,在他的任期内不可能有第二场洪水,但是他第二年就开始为地方上的长治久安来做贡献,这样的政绩不是我们现在某些地方官首长工程、面子工程,追求任期的效益,不是可以同日而言的,他是真正为地方上百姓着想。,作为地方长官,领导全城人抗洪,奋力支持,这似乎是,再看一个例子,浙江杭州,苏东坡第二次到杭州时隔,15,年,他很喜欢杭州,特别是喜欢西湖。但是他第二次到杭州一看,西湖的面积萎缩了。原来杭州这个地方气候温暖,西湖这个湖是一个浅盆子的湖,湖水很浅,平均水深,2,米多。所以,西湖靠湖岸边的水草疯长,水草长起来以后,草根容易瘀积,瘀泥就瘀积在那里,这样瘀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葑的东西,这个葑就把湖面堰塞掉了,西湖也就萎缩了,1/3,。,再看一个例子,浙江杭州,苏东坡第二次到杭州时隔1,苏东坡就很急,因为杭州西湖当时不但是游览景点,而且是杭州唯一的淡水源,所以他上任马上就开始整治西湖,动员人力物力割水草、挖污泥。那么,割下来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