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章、基本预设,第一章、基本预设,1,第一章、几种预设,一、,人性的预设:性善与性恶,二、,认知的预设:无知与全知,三、,心理的预设:理性与情感,四、社会的预设:个体与群体,五、道德的预设:利己与利他,六、价值的预设:客观与主观,第一章、几种预设一、人性的预设:性善与性恶,2,一、人性的假设:性善与性恶,中国思想史的三种假设,1、荀子与法家:人性恶,2、孟子与儒家:人性善,3、告子:人性不善不恶,一、人性的假设:性善与性恶中国思想史的三种假设,3,人性的假设:性善与性恶,西方的人性假设,,犹太基督教:原罪说,人性的两面性:上帝的创造,使人具有了“灵性”,因而有其不可侵犯的尊严;然而,人因偷吃禁果而背离上帝,具有一种堕落趋势和罪恶潜能。,人的居间性,可以向上,得到拯救,尽管达不到神的完美无缺;但也可能向下,堕落无止境。,人性的假设:性善与性恶西方的人性假设,,4,对后世政治理论的影响,犹太基督教的人性观,一方面肯定人的“灵性”和理性,进而肯定人的尊严,肯定人的共同价值,达到恪守共同法则,共营政治社会生活。这是近代“自然法”的一个重要源头。,另一方面,人的有限性,人不可能达到的完美性,表明人不是神,不可能成为神,即完人,完美人格的人。因此,人性是不可靠的,权力在人的手中,极易滥用,非常危险。,怎么办?,对后世政治理论的影响犹太基督教的人性观,一方面肯定人的“灵,5,二、,认知的假设:无知与全知,中国的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认识你们自己,从而承认你之所知微乎其微。”,现代:哈耶克、,罗尔斯:“无知之幕”,二、认知的假设:无知与全知中国的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6,人类知识状态,一派认为,绝大多数人都是无知的,只有少数天才才能做到全知,并能掌握终极真理;即使现在无知,但其中的少数人凭借着理性和直觉最终可以克服这种无知。,人类知识状态 一派认为,绝大多数人都是无知的,只有少数天才才,7,人类知识状态,另一派则认为,所有人的知识都是有局限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通晓一切,或是把握终极真理;人类的相对无知性是无法弥补和不可克服的。,人类知识状态另一派则认为,所有人的知识都是有局限的,任何人都,8,两种怀疑主义,1、苏格兰启蒙中的怀疑主义:休谟的怀疑主义,肯定现实存在,怀疑的是理性和灵知,“无知”学说显然得益于此。,2、法兰西启蒙中的怀疑主义:笛卡尔的怀疑主义则肯定的是表现思的理性和灵知,怀疑的是现实存在(即“我思”才能证明“我在”)。,两种怀疑主义1、苏格兰启蒙中的怀疑主义:休谟的怀疑主义,肯定,9,知识的增长与无知的范围,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说明,公认的无知范围的扩大与这种发展同步进行。,尽管多数人认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无知的范围在逐步缩小。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总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陌生无知的领域。,当人们不知道自己无知时,总是倾向于断定自己是有知的。我们不知道自己在某种领域无知,甚至不知道有该领域的存在(如量子力学、生物工程)。,知识的增长与无知的范围 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说明,公认的无知范围,10,无知究竟是什么?,无知,就是缺乏知识的状态。,使事情变得复杂的是:人们在事实上处于无知状态时,主观上却认为自己有知。,先知、巫师就特别擅长“知道”他们所根本不知道的东西。有时,出于(尤其是政治)利害的考虑,权贵绝不愿也不敢承认自己无知,如安徒生童话中的穿著新衣的皇帝。,无知究竟是什么?无知,就是缺乏知识的状态。,11,知识观与自由观,承认无知的不可避免性是个人自由的基础。,承认无知使人主张宽容。近代弥尔顿、洛克、米尔以及房龙等人都有著作论宽容。,知识观与自由观承认无知的不可避免性是个人自由的基础。,12,伯林:积极的和消极的自由,积极的自由,强调个人意志的自由伸张,尤其是要打破以传统为核心的社会“枷锁”的束缚,旨在使人类的心免于无知。,个人的自由以认识全部的必然和他人的自由为条件,否则它也就不能而且也不配享受自由。,这种思想起源于“理性时代”的法兰西启蒙运动,以卢梭的见解最为典型,而且对近现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影响很大。,伯林:积极的和消极的自由 积极的自由,强调个人意志的自由伸张,13,消极的自由,消极的自由,即缺少强制的状态。,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强制通常蕴涵着这样一层意思:强制者被假设为“有知的”、“正确的”,被强制者被假定为“无知的”、“错误的”,所以前者可以用各种手段迫使后者就范。,(非正义的)强制之所以是恶,之所以妨碍自由,是因为它不承认个人有能力去认识、运用、评判知识,使他成为仅仅是实现他人目的的工具。,消极的自由消极的自由,即缺少强制的状态。,14,知识与自由,从知识的角度看,自由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个人能置身于可以自由运用其知识服务于正当目的的状态。而且只有在个人能够根据其所掌握的有限知识决定其个人的行动时,才有可能有效地利用分散在千百万个人中的知识。同时只有他自己才能决定其知识用于何种目的时,他才是自由的。,相反,若是由政府来决定每个人对知识的运用,乃至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知识、机会和追求,必然会造成对知识的轻视、对无知的助长,造成自由因而也包括财富的失落,最终导致秩序的崩解。,知识与自由从知识的角度看,自由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个人能置身,15,“全知”假设与政府运作,“全知全能”的建构理性主义假设给政府的运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若是根据这一主张把社会中的资源统归给一个单一的政治实体(通常是政府)来分配,并做出经济决策,就会出现知识短缺和传递上的问题。,政府必须为稀缺的知识找到一个效率最高的用途。政府要想成功地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拥有大量的知识,而且必须拥有它在事实上不可能拥有的全部知识。,政府把资源分配到不同的用途之前,还务必首先要明确这些用途是什么。面对这些不可克服的无知,政府在决策时的主观主义就在所难免了。,“全知”假设与政府运作“全知全能”的建构理性主义假设给政府的,16,计划与市场,中央计划(设计秩序)在认识论上存在着困难。这类设计和计划的难处不仅仅在于它作不到周密的计算,还在于它远不是已知的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市场除了其经济职能外,还最佳利用了人类最稀缺的资源:知识。因此,市场是一种知识论的工具,是发现和制造分散在社会的各种知识和信息的不可替代的工具。,计划与市场中央计划(设计秩序)在认识论上存在着困难。这类设计,17,知识观与道德性,“全知”的知识观还蕴涵着极大的不道德性。,当一个人具备能力、并掌握了知识和决定生活目标后,若仍被强制弃其知识和目的而屈从政府的安排,即便由政府来替他的行为负责,他也会失去道德感、成为不道德的人,因为他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把自己的知识和无知转嫁给政府,要政府替他负责,这无疑是在瓦解个人的道德责任感。,若是他被强制按照政府的意图行事,却又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政府就处于一种不道德的境地。,知识观与道德性“全知”的知识观还蕴涵着极大的不道德性。,18,简要评价,把无知理解为一无所知,不妥,因为这样会贬低人类;,一厢情愿地把人的理性能力和知识水平提升到实际达不到的水平,就把人悬在了空中,两种看法都会使人得不到公平的对待。,所以,强调人类的智慧在于对人类的能力应保持审慎而非盲目乐观的态度。这一见解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注意。,简要评价把无知理解为一无所知,不妥,因为这样会贬低人类;,19,无知与错误,无知意味着人会犯错误。这是人类最不愿意正视的事实。尤其是自认为天才的人。,个人会犯错误,集体也会犯错误。,因为承认人们“无知”,所以会宽容,会鼓励人们纠正错误,也会尽量拓展知识领域,避免无知而达到有知。,知识在发展,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终极,不断求知成为人类“宿命式”方式。,无知与错误无知意味着人会犯错误。这是人类最不愿意正视的事实。,20,三、,心理的假设:理性与情感,中国:天、地、人、情、理、法,或者:仁、义、礼、情、理、法,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人类的基本属性。于人性概念相联。“情”是人的自然感情,如爱和同情。情是人性的表露。情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性。“情”于“仁”相关。,狭义:意指个人的情感。,三、心理的假设:理性与情感中国:天、地、人、情、理、法,21,“理”,“理”,即理性,也是人的基本属性。“上天”造了人,也赋予了万物以规律。既然人性是整个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性中也就有了理性。,“情”或“人情”以及“理”或“理性”,都是人的基本属性,是天造之法或自然法,超越于人造法之上。人造法从天造法中获得正义的原则。,“情理之中”,“合情合理”,“理”“理”,即理性,也是人的基本属性。“上天”造了人,也赋,22,“情”、“理”与“法”,中国的传统,解决纠纷的秩序:诉诸情,尔后理,最后是法。,人的自然情感和理性是作出公平而正义的判决的更高标准。,“民愤极大”,“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情为民所系”,中国成语的文化内涵及排序值得重视。,“情”、“理”与“法”中国的传统,解决纠纷的秩序:诉诸情,尔,23,西方:理性主义传统,西方:知、情、意、真、善、美,古希腊:求知的传统,宇宙论倾向,智辩的能力。逻各斯(Logos),中世纪:逻辑方法,近代:整体的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欧陆的唯理正义。,西方:理性主义传统西方:知、情、意、真、善、美,24,理性:自然法,人的理性功能,可以具有普遍有效的法和秩序,形成共同观念。这是欧洲思想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基本思想。,理性秩序,不仅是一个吸引人的崇高理念,而是统治一个国家的必要预设。,理性:自然法人的理性功能,可以具有普遍有效的法和秩序,形成共,25,理性主义的影响,实证主义: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学:经济人理性人,有限理性(西蒙):理性人假设的困难,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哈耶克、布坎南,理性主义的影响实证主义:科学技术的发展,26,四、社会的假设:个体与群体,集体主义,中国:血缘关系的差序(等级)结构;“修齐治平”与个体消失,“虚假的集体“与”真实的集体”,个体主义,希腊原子主义,近代个人主义(美国文化),四、社会的假设:个体与群体集体主义,27,五、道德的假设:利己与利他,利他主义:道德理想?,利己主义:道德现实?,五、道德的假设:利己与利他利他主义:道德理想?,28,六、方法论的假设: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个别与一般,一元与多元,证实与证伪,六、方法论的假设: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