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1页,天柱: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2页,肩髃: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肩平举,肩前凹陷中),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3页,极泉:,腋窝顶点,腋,A,搏动处(腋,A,内侧,),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4页,尺泽:,肱二头肌肌腱桡侧,肘横纹上(微屈肘),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5页,阳溪:腕横纹桡侧,拇短长伸肌腱之间(拇指上翘)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下,2,寸曲池:屈肘,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6页,合谷:第,1,、,2,掌骨之间,约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7页,环跳:股骨大转子高点骶管裂孔连线外,1/3,与 内,2/3,交界处。,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8页,风市: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直立垂手,中指尖下是穴。,),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9页,委中:,腘横纹中点,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10页,犊鼻,:,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1,横指,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11页,丰隆:,犊鼻下,8,寸胫骨前缘外,2,横指,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12页,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阴陵泉:胫骨内侧髁后下凹陷中。,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13页,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14页,太溪:内踝尖与跟腱之间。,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15页,太冲:,1,、,2,跖骨间隙后方凹陷中。,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16页,归来:正中线旁开,2,寸脐下,4,寸(平中极),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17页,毫针刺法,(一)进针法,1,、单手进针法:,以右手拇、食指挟持针柄,中指指端靠近穴位,指腹抵住针尖和针身下端,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随之屈曲,针尖快速刺入皮肤。,拇、食指挟持针身下端,针尖露出少许,进针时针尖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然后拇、食指再挟持针身上端或针柄,将针刺入深层,拇、食指挟持针柄下端,中指指腹紧贴在针身旁,依靠拇、食指关节屈伸运动,将针刺入。,2,、针管进针法,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18页,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19页,3,、双手进针法,挟持进针法,:以左手拇、食两指挟持消毒干棉球,再挟持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皮肤表面。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两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皮肤。,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20页,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21页,提捏进针法,: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针刺部位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上端刺入。,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22页,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皮肤向两侧撑开绷紧,使针从左手拇、食两指中间刺入。,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23页,指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爪甲切按在穴位旁 右手持针,紧靠指甲将针刺入皮肤。,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24页,(二)针刺角度和深度,1,、针刺角度,:,指进针时针身与所刺部位皮肤表面形成夹角。,直刺(,90,度),斜刺(,45,度),平刺(,15,度),2,、针刺深浅,度,:,察形气、观年纪、辨病情、部位酌定其深浅度。,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25页,行针手法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整针感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传导而采取操作方法。,(一)、基础手法,1,、,提插法,:先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施以上提下插操作方法。,“提”,就是将针由深而浅向上操作过程;,“插”,就是将针由浅而深向下操作过程,提插法就是提针和插针结合应用。,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26页,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27页,2,、捻转法,: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与食、中指挟持针柄,施以前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重复前后旋转动作。,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28页,(二)辅助手法,循法,:,针刺后如无针感,或得气不显著时,用手指沿针刺穴位所属经脉循行路线上下左右轻轻地按揉或叩打方法,称为循法。,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29页,七、得气,一、定义,即当针刺入腧穴后,经过施用捻转或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特殊感觉反应,谓之得气,亦称为针感。,患者,会感到针下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或沿一定部位、方向扩散传导;,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涩滞感觉。得气是否与针刺疗效关系亲密,能够说是针刺取效关键。,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30页,二、影响得气原因,影响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取决于,患者,体质强弱、病情改变以及,医者,取穴准否和操作手法。若针刺不得气则应采取行针催气,或留针候气,或温针,或加灸等法促其得气。,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31页,八、毫针补泻方法,(一)单式补泻,名称,补 法,泻 法,捻转,补泻,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指向后,食指向前,提插补泻,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32页,名称,补 法,泻 法,呼吸补泻,呼气时进什,吸气时出针,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开阖补泻,出针后按闭针孔,出针时不按闭针孔,或摇大针孔,疾徐补泻,进针慢,出针快,进针快,出针慢,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33页,十、针刺异常情况预防和处理,一)晕针,现象,轻度晕针,表现为精神疲惫,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慌气短,面色苍 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原因,见于首次接收针刺治疗患者,其它可因精神担心、体质虚弱、劳累过分、饥饿空腹、大汗、大泻、大出血后等。也有因患者体位不妥,施术者手法过重以及治疗室内空气闷热或严寒等,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34页,处理,停顿针刺 出针 扶持患者平卧床上: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复。如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抢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必要时可配用当代抢救办法。,预防,首次接收针治者,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选取舒适持久体位;对劳累、饥饿、大渴时,进 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改变,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原因。,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35页,原因,患者精神担心,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连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处理,嘱患者消除担心,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用循、摄、按、弹等手法,或在滞针 附近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肌肉担心。如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预防,对精神担心者,应先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注意行针手法,防止连续单向捻针。,二)、滞针,现象,针在穴位内,运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感到疼痛。,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36页,三、弯针,现象,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方向和角度、使提插,捻转和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到针处疼痛。,原因,术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变动了体位,或针柄受到某种外力碰压等。,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37页,处理,出现弯针后,就不能再行手法。如针身轻度弯曲,可慢慢将针退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者,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再慢慢退针。遇有弯针现象时,切忌强拔针、猛退针。,预防,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患者体位要选择恰当,并嘱其不要随意变动。注意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力碰压。,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38页,四、断针,现象,针身折断,残端留于患者腧穴内。,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内,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局部肌肉猛烈挛缩。患者体位改变,或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等所致。,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39页,处理,嘱患者不要担心、乱动,以防断针陷入深层。如残端显露,可用手指或镊子取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可用手指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用镊子取出。如断针完全没入皮内、肌肉内,应在,X,线下定位,用手术取出。,预防,应仔细检验针具质量,不合要求者应剔除不用。进针、行针时,动作宜轻巧,不可强力猛刺。针刺入穴位后,嘱患者不要任意变动体位。针刺时针身不宜全部刺入。遇有滞针、弯针现象时,应及时正确处理。,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40页,针刺注意事项,人体生理功效状态,1,、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分担心时,不宜马上进行针刺;,2,、身体虚弱、气虚血亏患者,针刺时手法不宜过重,并应尽可能选取卧位;,3,、妇女行经期,除非为了调经,普通不宜针刺;,4,、妊娠期小腹部、腹部、腰骰部,以及一些通经活血腧穴,也不宜针刺,5,、小儿囱门部。即头顶部腧穴亦不宜针刺。,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41页,人体病理状态,1,、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针刺;,2,、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部位,不宜针刺。,3,、小腹部腧穴治疗前要先排尿,主要脏腑组织器官所处腧穴,针刺不宜太深,针刺胸、背、腋、胁、缺盆部腧穴,不宜直刺过深,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42页,连续波,密波:普通频率高于,30Hz,连续波称为密波。密波能降低神经应激功效,常见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也用于针刺麻醉等。,疏波:普通频率低于,30Hz,连续波称为疏波。疏波刺激作用较强,能引发肌肉收缩,提升肌肉韧带张力。常见于治疗痿证,各种肌肉、关节及韧带损伤。,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43页,疏密波:,是疏波和密波交替出现一个波形,疏密交替连续时间各约,1.5,秒。,该波能克服单一波形产生电适应特点,并能促进代谢、血液循环,改进组织营养,消除炎症水肿等。常见于外伤、关节炎、痛症、面瘫、肌肉无力等。,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44页,断续波:,是有节律地时断时续自动出现组合波。断时在,1.5,秒时间内无脉冲电输出;续时,密波连续工作,1.56,秒。这种波形机体不易产生电适应性,其刺激作用较强,能提升肌肉组织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刺激收缩作用。常见于治疗痿证、瘫痪。,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45页,接电极:,治疗时,将输出导线夹夹于毫针上,通常电针治疗大都选择,2,个穴位为一对,形成电流回路。如遇只须单穴电针时,可选取有主要神经干经过穴位(以下肢环跳穴),将针刺入后,接通电针仪一个电极;另一个电极则用盐水浸湿纱布裹上,作无关电极,固定在同侧经络皮肤上。普通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身体同侧,在胸、背部穴位上使用电针时,更不可将,2,个电极跨接在身体两侧,防止电流回路经过心脏。通电时应注意逐步加大电流强度,以免给患者造成突然刺激。,针灸穴位专题知识讲座,第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