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精神疾病治疗与进展,2010年11月4日,1,-,精神疾病治疗与进展2010年11月4日1-,精神病治疗的历史,精神病的历史很久远,古希腊在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460377B.C)的著作中,荷马史诗中,圣经里都可以看到精神病的记载,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的4种基本体液-火、土、空气和水的配比量失调是引起包括精神病在内的各种疾病产生的原因,比如抑郁症就是由于体内和胆汁过多造成的。而古希腊对“精神”来源的看法也是不同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ie,387322B.C)认为心是精神的发源地。,2,-,精神病治疗的历史精神病的历史很久远,古希腊在希波克拉底(Hi,中国医学有关精神疾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径一书公元前53世纪,春秋战国时代,也是祖国医学的奠基时代。在内经中队精神病的描述,是以阴阳五行生克学说解释躯体和精神的生理和病理。认为精神是物质实体的产物,与躯体密切有关,如“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说明情绪活动与机体各种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古代西方在治疗方面没有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但在中国,根据中医学理论,应用辩证施治的原则一直存在着精神病方面的治疗实践。,另一方面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宗教、神学等在精神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面都有较深的参与。比如巫术、驱魔等活动的目的也是为了消除疾病状态。,尤其是西欧的精神病学,随着罗马文化的衰落,特别是中世纪,医学为神学和宗教所掌握,队精神病本质的看法大大地退后了。至中世纪末,对待精神病人更为残酷,甚至用烙铁烧皮肤,用长针穿舌头等酷刑以处罚栖身在躯体内的魔鬼。,3,-,中国医学有关精神疾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径一书公元前53,18世纪初工业革命高涨和科学进步,受人道主义影响,这种局面才有改变,精神病到19世纪才引起人们的重视。法国比奈尔(Pinel,17541826)第一个被任命为“疯人院”院长,它去掉精神病人身上的枷锁,把疯人院变成医院。并著述了精神病治疗哲学。,1833年埃斯基洛尔(Esquirol,J)著根据卫生,医学,法律的观点考察精神病,柏林大学的教授格里辛(Griesinger,W)也提倡宽容对待精神病人,1845年他出版了精神异常之病理及其治疗法。,4,-,18世纪初工业革命高涨和科学进步,受人道主义影响,这种局面才,20世纪在医学领域中已形成了一些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派别,如:微尔啸学派(细胞病理学说),巴甫洛夫学派(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赛里学派(应激学说),心身医学派(精神分析学说)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的巨大成就,使基础医学,特别是神经生理、神经生化、神经免疫、精神药理及医学遗传学有了迅速发展。推动了精神疾病本质的理论研究和医疗实践。精神药物治疗学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50年代初氯丙嗪问世,迄今这类吩噻嗪衍药物已有2030种,继之发现的氟哌啶醇为代表的丁酰苯类以及三环类为代表的抗抑郁药。70年代以来,以安定为代表的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有了迅速发展。精神药理的发展和中枢神经递质的研究相互促进,为精神障碍的治疗提供了大量的治疗手段。,5,-,20世纪在医学领域中已形成了一些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派别,如:微,精神病治疗发展历程,一、封闭、隔离、远离社会,二、躯体治疗,胰岛素休克,电抽搐治疗,发烧疗法,三、现代精神药理学,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第二代(新型)抗精神病药,6,-,精神病治疗发展历程一、封闭、隔离、远离社会6-,现今常用的治疗方法,当前,我们在精神疾病的治疗所使用的方法与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心理治疗,(psychological therapy),2、躯体治疗,(physical therapy),药物治疗,(pharmacologic treatment),电抽搐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精神外科治疗,(psychosurgical therapy),3、社会康复,(rehabilitation),7,-,现今常用的治疗方法当前,我们在精神疾病的治疗所使用的方法与技,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疗及进展,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系统脱敏治疗,厌恶治疗,满灌治疗,奖励治疗,消退治疗),认知治疗,(自我指导训练、解决问题技术),认知行为治疗,人本主义治疗,(患者中心治疗、交朋友小组),特定诊断的心理治疗,(Diagnosis-specific Psychotherapy),:认为大多数常规心理治疗是病因性基础的,而对重性精神病恢复期或慢性精神病人实施以支持、行为矫正为基本特征的治疗则主要是康复性质的,即非病因性的(nonetiologic),此疗法属于后者。,8,-,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疗及进展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8-,特定诊断的心理治疗的特点,:,1.,病人均服用一定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2.,由于绝大多数这类精神病人缺乏自知力,较少或没有自主性,在对这些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时大多采用较主动、直接的指导性的治疗方法。目前比较普遍接受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心理教育、支持性(个别或团体)治疗;,行为技术包括就业、社会技能训练等;,家庭治疗,包括家庭教育或社区家庭干预等,有研究者甚至提出不管是否有可辨认的家庭问题存在,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与其家人接触都能有效,特别在降低疾病的复发方面,认为对所有病人家庭都应包括心理教育计划。此外,近十余年来,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有增加趋势,但尚处于初期应用阶段;动力或心理分析心理治疗较少应用,疗效亦不能确定。,3.,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心理治疗绝大多数是在疾病的恢复期或间歇期或疾病的慢性阶段,虽有对急性精神障碍进行心理治疗的研究报告,但这方面的探索非常少。,4.,一种新的治疗观念是对个人化治疗的强调。总之,治疗者面对如此多的心理治疗方法,应根据病人的自主功能的能力及病人的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9,-,特定诊断的心理治疗的特点:9-,问题解决训练,找出问题所在;,列出针对这一问题可能的解决办法;,对各种可能的办法后可能会产生的不同结果进行评估;,家庭成员从可能的解决办法中找出一种被认为是可行的最好的办法;,按此法做出计划并付诸实施;,对实施结果进行回顾并表彰参与者的努力。,10,-,问题解决训练 10-,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及其进展,酚噻嗪类氯丙嗪:1952年,(1953年法国人,拉搏里,和德尼凯最早发现),现代精神药理学的开始,从此开始关注精神分裂症的病生理学机制,推动了典型药物的开发研制。,丁酰苯类氟哌啶醇:1958年,硫杂蒽类:1958年,长效剂氟奋乃静庚酸酯:1960年,以上统称为:中枢多巴受体拮抗剂,11,-,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及其进展酚噻嗪类氯丙嗪:1952年(195,DA 通路:,腹侧被盖区(A10),投射到伏隔核、杏仁核、边缘系统和新皮层,该区域参与机体的奖赏、警觉、刺激过程和动机,多巴胺功能亢进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关;,投射至前额皮层,是人类情感活动、学习和记忆中枢,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认知损害有关;,中脑黑质(A9)投射到纹状体,与机体的运动功能有关,与典型药物产生的EPS、TD有关;,节结漏斗:下丘脑漏斗和垂体中后部,与神经内分泌功能关系密切,是典型药物产生泌乳素水平增高的原因。,阳性症状,幻觉,妄想,思维瓦解,阴性症状,情感迟钝,言语减少,意志减退,快感缺失,12,-,DA 通路:腹侧被盖区(A10)阳性症状阴,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对于传统(典型、第一代)抗精神病药(AP),,被称为,为新型(非典型、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中枢作用部位选择性(特异性作用于中脑边缘DA系统);,5HT2A受体亲和力(占据)D2,被称为SDA(5-羟色胺和,多巴胺拮抗剂);,特点:,对多巴胺受体的亲和性近似;,结构不同;,其他受体亲和性不同;,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不同;,13,-,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对于传统(典型、第一代)抗精神病药(A,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特点,对部分难治性患者有效;,作用谱广,阴性和阳性症状、认知功能损害和伴发的情,感症状;总体上改善社会功能。,EPS,TD,少;,对泌乳素水平的影响较小;,治疗适应症扩大,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抑郁、精神病性抑郁或难治性抑郁);,痴呆相关精神和行为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症状(如帕金森病);,14,-,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特点对部分难治性患者有效;14-,目前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SDAs: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奎硫平、齐拉西酮,、舍吲哚、阿立哌唑,5HT2A,拮抗剂:安哌齐特、利坦色林、MDL100,907,DA部分激动剂:MER327、SD208912,5HT3拮抗剂:GR68755C,Sigma拮抗剂:DUP734,D1拮抗剂:NO010687、SZH39166,D2自调受体激动剂:BHT920、Pramipexol、SPPP,15,-,目前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SDAs: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奎,新型抗精神病药的中枢作用,传统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阻断条件性回避反应,+,+,+,+,+,+,+,致动物木僵,+,0,0,0,0,0,0,EPS,+,0,+,0-+,0,0,0,TD,+,0,(+),?,?,?,?,癫痫发作,0-+,+,0,+,0,0,?,镇静,+或+,+,+,+,+,+,+,16,-,新型抗精神病药的中枢作用传统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抗精神病药的不良作用,传统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MNS,+,+,+,+,?,+,+,体位性低血压,+,+,0,+,+,+,0,0,?,QTc,0,+,0,0,0,0,+,0,肝转氨酶升高,0,+,0,+,0,+,0,+,0,+,0,+,0,抗胆碱能反应,0,+,+,0,+,0,0,0,泌乳素水平升高,+,+,0,+,+,0,0,0,0,体重增加,0,+,+,+,+,+,0,0,+,17,-,抗精神病药的不良作用传统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越来越引起的关注,QTc延长,室性尖端扭转性心动过速,猝死,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压,月经紊乱或溢乳,性功能障碍,高血脂,心血管疾病风险,高泌乳素血症,18,-,越来越引起的关注QTc延长室性尖端扭转性心动过速猝死代谢,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方面的经验提示,在药物治疗方面,太重大的突破并不多,但对治疗方面的合理用药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现比较公认的建议有:,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优先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2、,氯氮平,应用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应作为最后的治疗选择。,4、出现治疗指针时使用,辅助精神药物,治疗,例如抗抑郁剂和心境稳定剂。,5、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推荐剂量范围,内治疗有效并应采用。,6、以,不良反应作为药物选择,的指导并在抗精神病药治疗开始后对其进行监测。,19,-,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方面的经验提示在药物治疗方面,太重大的突破并,精神疾病全病程治疗的概念,全病程治疗:,指疾病的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的整个治疗过程,每个期的目的和重点不尽相同。,疗效:,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由于治疗措施所引起的非治疗目的的不利于受治者身体、心理和功能方面的反应。,依从性:,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此种还可区分出部分依从性。,治疗效益:,是一个评价治疗效果与结局的综合指标,包括疗效、安全性/耐受性、依从性/维持治疗三者间的平衡。在精神疾病全病程治疗中比起“疗效,(efficacy),”来说应该更注意“治疗效益,(effectiveness),”。,20,-,精神疾病全病程治疗的概念全病程治疗:指疾病的急性期、巩固期、,精神外科,应用神经外科的手术方法治疗某些精神疾病的精神症状。开始于本世纪30年代,额叶白质切断术曾广泛地应用于欧美各国,以较广泛地切断额叶白质的方法治疗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