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第11页 / 共39页
第12页 / 共39页
第13页 / 共39页
第14页 / 共39页
第15页 / 共39页
第16页 / 共39页
第17页 / 共39页
第18页 / 共3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八章,第八章,第一节视 距 测 量,第一节视 距 测 量,一、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测量原理,图8-1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测量原理图,一、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测量原理图8-1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测,二、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测量原理,图8-2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测量原理图,二、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测量原理图8-2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测,第二节全站仪测距,第二节全站仪测距,一、全站仪测距原理,图8-3光电测距原理,一、全站仪测距原理图8-3光电测距原理,一、全站仪测距原理,图8-4相位测距原理图,一、全站仪测距原理图8-4相位测距原理图,二、全站仪测距的操作方法,1.温度和气压的设置,2.棱镜的设置,3.测距模式的设置,4.距离单位的设置,二、全站仪测距的操作方法1.温度和气压的设置2.棱镜的设置,1.温度和气压的设置,图8-5温度和气压的设置,1.温度和气压的设置图8-5温度和气压的设置,3.测距模式的设置,图8-6棱镜参数设置,3.测距模式的设置图8-6棱镜参数设置,3.测距模式的设置,图8-7测距模式的设置,3.测距模式的设置图8-7测距模式的设置,4.距离单位的设置,图8-8距离单位的设置,4.距离单位的设置图8-8距离单位的设置,三、对边测量,图8-9对边测量示意图,三、对边测量图8-9对边测量示意图,三、对边测量,图8-10对边测量的操作界面,三、对边测量图8-10对边测量的操作界面,四、后方交会,图8-11后方交会示意图,四、后方交会图8-11后方交会示意图,四、后方交会,图8-12后方交会的操作界面,四、后方交会图8-12后方交会的操作界面,五、悬高测量,图8-13悬高测量的原理图,五、悬高测量图8-13悬高测量的原理图,五、悬高测量,图8-14悬高测量的操作界面,五、悬高测量图8-14悬高测量的操作界面,第三节三角高程测量,图8-15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图,第三节三角高程测量图8-15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图,第四节导 线 测 量,第四节导 线 测 量,一、导线布设形式,1.闭合导线,2.附合导线,3.支导线,一、导线布设形式1.闭合导线2.附合导线3.支导线,一、导线布设形式,图8-16导线布设形式,一、导线布设形式图8-16导线布设形式,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2.距离观测,3.角度观测,4.连测,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2.距离观测,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1)相邻点间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3)视野开阔,便于下道工序。,4)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一般情况其边长应不大于350m,也不宜小于50m。,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且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6)点位布设应不影响其他工种的施工。,图8-17点之记,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1)相邻点间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3.角度观测,图8-18导线连测,3.角度观测图8-18导线连测,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1.计算与调整角度闭合差,2.重新推算各边方位角,3.计算与调整坐标闭合差,4.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1.计算与调整角度闭合差2.重新推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图8-19导线实测数据,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图8-19导线实测数据,4.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1)闭合导线角度观测值的理论值是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2)。,2)由于起始点和终点是同一点,因此闭合导线的坐标增量理论值为零。,4.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1)闭合导线角度观测值的理论值是多边形,第五节距离测量和导线测量技能训练,1.训练目的,2.训练要求和准备,3.训练步骤,4.注意事项,1.训练目的,2.训练要求和准备,3.训练步骤,4.注意事项,1.训练目的,2.训练要求和准备,3.训练步骤,4.注意事项,1.训练目的,第五节距离测量和导线测量技能训练1.训练目的2.训练要求,第五节距离测量和导线测量技能训练,2.工程实例,第五节距离测量和导线测量技能训练2.工程实例,2.训练要求和准备,1)在场地上打下2个木桩,分别记为A点和B点,作为测距的起点和终点。,2)全站仪、记录板。,2.训练要求和准备1)在场地上打下2个木桩,分别记为A点和B,3.训练步骤,1)在测站点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设置棱镜常数和大气改正值。,2)在待测点上安置棱镜,对中、整平。,3)用望远镜瞄准棱镜中心,按距离测量的操作键。,4)记录斜距、平距及垂直角。,3.训练步骤1)在测站点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设置棱镜常数,4.注意事项,1)不同类型的棱镜常数可能不一致,需区别对待。,2)大气改正值若无实测值,使用默认值即可。,4.注意事项1)不同类型的棱镜常数可能不一致,需区别对待。,2.训练要求和准备,1)在场地上打下2个木桩,分别记为A点和B点,作为测距的起点和终点。,2)经纬仪、水准标尺、小钢尺、记录板。,2.训练要求和准备1)在场地上打下2个木桩,分别记为A点和B,3.训练步骤,1)在测站点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记入手簿。,2)在待测点上竖立视距标尺,注意立直。,3)用望远镜瞄准视距标尺,在标尺上读取上丝、下丝、中丝的读数,读取竖盘读数分别为L和R,计算垂直角和竖盘指标差x。,4)计算水平距离和高差。,3.训练步骤1)在测站点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2.训练要求和准备,1)选择有一定高差的两个点,分别记为A点和B点,作为观测点和目标点。,2)全站仪及配套棱镜、小钢尺、记录板。,2.训练要求和准备1)选择有一定高差的两个点,分别记为A点和,3.训练步骤,1)在测站点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做悬高测量可不量测仪器高),记入手簿。,2)在待测点上安置棱镜,对中、整平,并量取棱镜高。,3)用望远镜瞄准棱镜,量取垂直角及斜距(做悬高测量还需要观测目标点的垂直角)。,4)根据三角高程测量(或悬高测量)计算公式计算高差(或目标点高度),并做对向观测。,3.训练步骤1)在测站点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2.工程实例,图8-20闭合导线,2.工程实例图8-20闭合导线,2.工程实例,1.,视距测量主要用于什么条件下?,2.,光电测距仪的测距原理是什么,?,3.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有哪些?,4.三角高程测量为什么要对向观测?,5.悬高测量中棱镜与待测点要满足什么条件?,2.工程实例1.视距测量主要用于什么条件下?2.光电测距仪,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