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1,化疗药物:,指用于治疗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所致疾病及恶性肿瘤的药物。包括抗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抗寄生虫药和抗恶性肿瘤药,。,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化疗):,应用化学治疗药物对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及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的统称称化学治疗简称化疗,2,抗菌药物,病原菌,抗菌作用,耐药性,抗病能力,防治作用&不良反应,体内过程,机 体,致 病,3,第一节,常 用 术 语,4,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agents,),:,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抗生素(,antibiotics,):,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在其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作用和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5,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定义: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窄谱抗菌药:,仅对单一菌种或一属细菌具有抗菌作 用,抗菌范围窄,如异烟肼。,广谱抗菌药:,对多种不同病原菌具有抗菌作用,,抗菌范围广,如四环素、氯霉素、第三四代氟喹诺酮类,6,抑菌药(,bacteriostatic,drugs),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无杀灭作用如四环素类、红霉素类、磺胺类,杀菌药,(,bactericidal drugs),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杀灭病原菌,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7,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 activity),抗菌药物抑制和杀灭病原菌的能力,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外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外杀灭或使菌数减少,99.9%,的最低药物浓度,8,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评价化疗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指标。,LD,50,/ED,50,或,LD,5,/ED,95,化疗指数(3-5),治疗效果,毒性,临床应用价值,9,抗菌后效应:,指抗菌药物与细菌短暂接触后,随着药物浓度逐渐下降,甚至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细菌生长仍然收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抗菌后效应时间越长,其抗菌活性越强。,首次接触效应:,是抗菌药物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效应,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地增强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地效应,需要间隔相当时间(数小时)以后,才会再起作用。氨基苷类抗生素有明显的首次接触效应。,10,第二节,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化代谢过程,或因此而破坏其结构的完整性而产生抑菌或杀菌作用,11,1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糖类、蛋白质、类脂质,G,+,:,壁质(,黏肽、多糖肽,)50%-60%,耐胞内,20-30个,大气压的渗透压,G,-,:,黏肽层较薄,胞浆渗透压低,外膜,构成:脂多糖、磷脂、膜蛋白和,Porin,蛋白,一.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13,Pepti,-,Doglycan,Layers,细胞膜,细,胞,壁,外膜,磷脂,青霉素结合蛋白,青霉素结合蛋白,Teichoic,Acid,Lipopoly,saccharide,脂蛋白,黏肽,14,N-,乙酰胞壁酸,N-,乙酰葡萄糖胺,15,A,作用于胞浆内黏肽合成阶段的药物,磷霉素、环丝氨酸,B,作用于细胞膜黏肽合成阶段的药物,万古霉素、杆菌肽,C,作用于胞膜外黏肽合成阶段的药物,-,内酰胺类,16,二.损伤细菌细胞膜及其功能,17,三、,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氨基苷类,:与30,S,亚基结合,阻止终止因子与,A,位结合,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四环素类,:与30,S,亚基结合,阻碍肽链形成,氯霉素、林可霉素和红霉素,:抑制肽酰基转移酶,阻止肽链形成和延长,大环内酯类:,抑制移位酶,18,1.,抑制细菌核酸合成,影响细菌叶酸代谢,干扰敏感细菌叶酸合成,如磺胺类药和甲氧苄啶,抑制核酸合成,喹诺酮类,:抑制,DNA,螺旋酶,利福霉素类,:抑制,RNA,聚合酶,四.影响细菌体内生命物质合成,19,20,第三节,细菌耐药性,21,耐药性的分类,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的,先天对某些抗菌药先天不敏感,且代代相传的耐药性,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获得耐药性:,大多由质粒介导,携带有耐药基因的,z,质粒可通过结合、转化及传导方式在细菌细胞间传递,使细菌避免被相应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如金葡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注意:与耐受性相区别,22,耐药机制一,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1,、产生灭活酶,使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失去抗菌活性。,水解酶:,如,-,内酰胺酶,青霉素型: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型:水解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合成酶(钝化酶):,如乙酰化酶、磷酸化酶、核苷化酶等,将相应的化学基团结合到药物分子上使药物失活,23,耐药机制二,抗菌药作用靶位改变,靶酶的改变,对,-,内酰胺类耐药1)产生,-,内酰胺酶 2)靶酶,PBPs,改变,通过:靶酶与抗生素结合的亲和力,靶酶的生成,产生新的靶酶,24,耐药机制二,靶位结构改变,链霉素:,菌体核糖体30,S,亚基的靶位结构改变,林可霉素、红霉素,:核糖体23,S,亚基,RNA,上腺嘌 呤甲基化,25,耐药机制三,抗菌药物渗透障碍,细菌细胞壁、膜通透屏障作用,(1),G,-,菌,外膜:铜绿假单胞菌,天然耐药,通道蛋白丢失:,-,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2),G,+,菌:,细胞壁坚厚,26,耐药机制四,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泵出作用,特点:,(1)主动泵出:需能量,(2)非特异性,(3)产生多重耐药性,(4)泵出系统由跨膜蛋白,外膜蛋白和辅助蛋白组成,(5)主要对,-,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及氟喹诺酮类耐药,27,耐药机制五,细菌代谢途径的改变,金葡菌对磺胺类耐药的原因:,&对氨基苯甲酸生成增多,&耐药菌株直接利用外源性叶酸,28,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合理选用抗菌药 足够的剂量和疗程,必要时联合用药 有计划的轮换供药,开发新的抗菌药,29,第四节,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30,应用原则,病原菌的确认诊断,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肝、肾功能不良者抗菌药应用,老年人、儿童、孕妇抗菌药应用,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31,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联合用药结果:,无关:联合应用较强的单一药物作用,相加:联合应用=各药作用之和,增强:联合应用各药作用之和,拮抗:联合应用,无效或疗效减弱,32,The End,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