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嗜酸性筋膜炎1例,刘毅,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嗜酸性筋膜炎1例刘毅,1,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因四肢皮肤水肿、硬化1年入院。2006年2月连续工作48小时后双足及小腿出现凹陷性水肿,活动受限。半月后水肿减轻,皮肤变硬伴有双下肢疼痛,休息后无缓解。2个月后硬化皮肤逐渐扩展至双上肢及双大腿,曾于外院诊断为“系统性硬皮病”,未经治疗。于2007年3月27日来我院就诊。,临床资料 患者男,22岁。因四肢皮肤水肿、硬化1年入院。20,2,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上肢及双大腿皮肤硬化呈弥漫性分布,皮肤不易捏起,沟槽症显著。表面光滑、边界不清,无明显蜡样光泽,触之坚实,双手足受累较轻(图1)。,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3,左上肢外侧弥漫分布皮肤硬化,沟槽症明显,图1 嗜酸性筋膜炎患者左上肢皮损,左上肢外侧弥漫分布皮肤硬化,沟槽症明显,4,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4010,6,/L;,ANA(+)滴度1:40;核型为斑点型;,免疫球蛋白IgG 22g/L,IgM 3.34g/L;,血沉 96mm/h;,血常规和补体皆正常。,实验室检查:,5,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右上肢):,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无胶原纤维增生、增厚和纤维化及毛细血管扩张、增生;皮下脂肪下筋膜层可见片状淋巴细胞,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图2)。,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右上肢):,6,筋膜层大量淋巴组织细胞浸润,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H E染色 100图2 嗜酸性筋膜炎患者左上肢皮肤组织病理像,筋膜层大量淋巴组织细胞浸润,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H E染色,7,诊断:嗜酸性筋膜炎。,治疗:入院后给予强的松40mg/d、西米替丁0.2g每日2次口服,青霉胺25mg每日2次口服,同时进行局部蜡疗。治疗20d后皮肤硬度减轻,好转出院。随访4月,患者皮肤硬化明显好转,无全身皮肤紧绷感。,诊断:嗜酸性筋膜炎。,8,讨论,嗜酸性筋膜炎(eosinophilic fascitis,EF)是一种累积肢体皮肤深筋膜伴有硬皮病样损害的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为躯干或四肢的硬皮病样的损害。,本病由Shulman于1974年首先报道,又称为Shulman综合征。本病好发于男性,男女比例为2: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本病发病原因尚未明确,目前有报导推测某些病毒与人体筋膜有相似的抗原决定簇,感染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成为针对筋膜组织的自身抗体。其他致病因素还包括过度劳累和摄入大量L-色氨酸。,讨论嗜酸性筋膜炎(eosinophilic fascitis,9,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病,常有过度劳累病史。对称性出现皮肤肿胀、肿痛和僵硬,常发生于四肢,亦可累积其它部位。常见关节痛、关节炎、关节挛缩等,但无雷诺现象,内脏损害非常少见。,实验室检查表现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高球蛋白血症。病理检查表现为深筋膜炎症,筋膜和筋膜下肌肉出现片状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血管周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晚期出现筋膜呈弥漫性增厚、纤维化、硬化。,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病,常有过度劳累病史。对称性出现皮肤肿胀、肿,10,本例患者发病前有过度劳累史,急性发病。临床呈现硬皮病样皮损,沟槽症明显。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皮肤病理示深筋膜炎症,有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根据以上特点嗜酸性筋膜炎诊断成立。,本例患者发病前有过度劳累史,急性发病。临床呈现硬皮病样皮损,,11,本病需与嗜酸细胞性多发性肌炎、灶性嗜酸细胞肌炎相鉴别,尽管这些疾病均为外周血嗜酸细胞增多,但是临床表现和预后有明显差别。,本病需与嗜酸细胞性多发性肌炎、灶性嗜酸细胞肌炎相鉴别,尽管这,12,嗜酸性筋膜炎和系统性硬皮病有相似的临床症状,但本病在大静脉或肌腱部位可呈明显条沟状凹陷,而硬皮病则不能见到类似损害;本病很少累及面部及指(趾),雷诺现象、指尖溃疡、毛细血管扩张非常少见,对皮质类固醇激素较敏感。组织病理学上硬皮病不能见到典型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需与本病鉴别的还有硬肿病等,但是从病史和化验、病理结果看均不很支持。,嗜酸性筋膜炎和系统性硬皮病有相似的临床症状,但本病在大静脉或,13,谢谢!,谢谢!,谢谢!谢谢!,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