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人教版,第6课北宋的政治,11/15/2024,1,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人教版第6课,11/15/2024,2,6/11/20232,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建立:,_,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_,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_,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_,。,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1),解除禁军将领的,_,,,牢牢地控制了军队。,(2),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_,权力过大,,,采取,_,的办法,,,削弱相权。,960,陈桥驿,开封,宋太祖,兵权,宰相,分化事权,11/15/2024,3,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960陈桥驿开封宋太祖兵权宰相分化事权,(3),在地方,,,派,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3,意义:,通过这些措施,,,宋朝把,_,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_,大大加强。,文臣,中央集权,皇权,11/15/2024,4,(3)在地方,派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二、重文轻武政策,4,概况: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_,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采取,_,、,_,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5,宋朝注重发展,_,,,改革和发展了,_,。,6,影响:,宋朝的,_,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_,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文臣,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教事业,科举制,重文轻武,尚武轻文,11/15/2024,5,二、重文轻武政策文臣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教事业科举制重文轻,11/15/2024,6,6/11/20236,1,(2016,岳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A,刘备,B,元昊,C,忽必烈,D,赵匡胤,D,11/15/2024,7,1(2016岳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2,宋史,太祖本纪,记载:“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这段史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A,澶渊之盟,B,郾城之战,C,靖难之役,D,陈桥驿兵变,3,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将兵权收归中央,派文官任知州,设节度使,派转运使把地方财政大部分收缴中央,A,B,C,D,D,C,11/15/2024,8,2宋史太祖本纪记载:“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4,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朝统治者的这种做法,(,),A,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B,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C,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5,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致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和亲会盟,D,闭关锁国,D,B,11/15/2024,9,4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朝统治者,6,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D,11/15/2024,10,6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7,一位学者评论他所处的朝代,,,认为当时地方州郡之所以“日就困弱”,,,是因为朝廷把各州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A,秦朝,B,西汉,C,宋朝,D,唐朝,C,11/15/2024,11,7一位学者评论他所处的朝代,认为当时地方州郡之所以“日就困,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1)“,太祖”指何人?其“得天下”是在哪一年?,赵匡胤。,960,年。,11/15/2024,1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11/202312,(2),根据材料指出“兵革不息”的原因是什么?,节度使掌握兵权,,,实力强大,,,皇帝实力较弱。,(3),针对“普”的建议,,,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措施: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设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影响: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了中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逐渐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造成了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11/15/2024,13,(2)根据材料指出“兵革不息”的原因是什么?6/11/202,11/15/2024,14,6/11/202314,9,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A,秦始皇,B,汉高祖,C,宋太祖,D,元世祖,10,中国文化中包含着众多的历史元素,,,百家姓,是中国人熟知的一部关于姓氏的著作,,,开篇即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部著作最早可能出现在,(,),A,唐,B,明,C,汉,D,宋,C,D,11/15/2024,15,9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11,针对唐朝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是,(,),A,分化事权,,,分割宰相权利,B,废除丞相,,,权归三司,C,实行三省六部制,D,废除丞相,,,设中书省,A,11/15/2024,16,11针对唐朝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12,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且长相俊朗的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陈尧咨请示其母亲后,,,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朝,(,),A,孝亲观念浓厚,B,重文轻武传统,C,颜值备受推崇,D,选官注重才学,B,11/15/2024,17,12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且长相俊朗的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射箭,13,宋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它指定地点,,,由中央掌管。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A,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B,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C,防止农民起义,D,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B,11/15/2024,18,13宋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14,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的评价,,,正确的是,(,),形成重文轻武局面,加强中央对军权的控制,造成官僚机构膨胀,阻碍科举制和文化教育,A,B,C,D,A,11/15/2024,19,14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15,材料一:,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二:,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宣扬,“,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材料三:,宋朝科举考试图,:,11/15/2024,20,15材料一: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6/11/202320,(1),前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宋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重文轻武政策。,(2),宋朝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目的: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11/15/2024,21,(1)前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宋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6/11,(3),材料三中宋朝科举考试的人数大大增加,,,其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作用?,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作用: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11/15/2024,22,(3)材料三中宋朝科举考试的人数大大增加,其原因是什么?6/,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23,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