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跟踪训练,34,古诗文联读文本,E,辛弃疾和林逋,跟踪训练34,(一)辛弃疾,【甲】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乙】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听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丙】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闲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1),,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2),。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一)辛弃疾,【丁】臣亦闻古之善觇人国者,如良医之切脉,知其受病之处而逆其必殒之期,初不为肥瘠而易其智。官渡之师,袁绍未遽弱也,曹操见之以为终且自毙者,以嫡庶不定而知之也。咸阳之都,会稽之游,秦尚自强也,高祖见之以为当如是矣,项籍见之以为可取而代之者,以民怨已深而知之。盖国之亡,未有如民怨、嫡庶不定之酷,虏今并有之,欲不亡何待!臣故曰“形与势异”,惟陛下实深虑之。,(选自辛弃疾美芹十论审势),1.用“/”给【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榜通衢曰,/,闲籴者配,/,强籴者斩,【丁】臣亦闻古之善觇人国者,如良医之切脉,知其受病之处而逆其,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1)于是连,樯,而至,(2)其,直,自减,(3)初不为肥瘠而,易,其智,(4)高祖见之以为当如,是,矣,桅杆,这里指船,同“值”,价钱,改变,这样,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桅杆,这里指船同“值”,3.请根据语境及方框中提供的词义选择恰当的词填入画线处,并说明理由。(4 分),(1),,(2),。(A.粜B.籴)(2 分),理由:,籴,意为“买米”;粜,意为“卖米”。辛弃疾下令拿出公家全部的官钱、银器,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情况借贷钱物给他们,等到他们领命运回买来的粮食,不取利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2 分),籴(d):会意字,从入从米,本意为“买米”,引申为“买入”。,粜(tio):即“糶”,会意字,从出,从米翟,米翟亦声。本意为“卖米”,引申为“卖出”。,B,A,3.请根据语境及方框中提供的词义选择恰当的词填入画线处,并说,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五十弦,翻,塞外声 蝙蝠,翻,灯舞,B.齐,之,历城人 知其受病,之,处,C.均,为,赤子 初不,为,肥瘠而易其智,D.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以,民怨已深而知之,【解析】A.演奏/翻飞;B.助词,的;C.是/因为;D.介词,拿,把/介词,凭借。,B,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B,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当时信州太守谢源明乞求拨运米粮救助,部属都不答应。,(2)臣亦闻古之善觇人国者,如良医之切脉。,我也听说古时候善于观察别人国家的人,就像优秀的医生切脉一样。,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6.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破阵子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激烈紧张的战斗场面。,B.清平乐的上阙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画面:屋外风雨交加、糊窗破纸鸣响、室内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围灯翻飞。,C.宋史辛弃疾列传中,辛弃疾在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时,趁机论述南北形势以及三国、晋、汉的人才,观点强硬而直露。,D.美芹十论审势中,辛弃疾明确指出“形与势异”,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南宋王朝具有像民怨、嫡庶不定这两种情况,灭亡指日可待。,D,6.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D,7.有人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构成了辛弃疾悲壮的一生。请结合选文内容,就此观点加以,评析。(4 分),示例:清平乐中,“万里江山”是辛弃疾的理想,渴望能够浴血战场、保家卫国,而现实却是“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被迫寄居在山间小屋当中,眼睁睁看着国土沦陷,体现了辛弃疾壮志未酬的心酸和愤懑。破阵子中,理想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渴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现实却是“可怜白发生”,是壮志难酬,曾经的辉煌更显如今的凄凉。宋史辛弃疾列传中,辛弃疾论述南北形势以及三国、晋、汉的人才,希望帮助皇上恢复失地,这是他的理想,但是现实却是因为讲和刚刚成定局,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宋史辛弃疾列传中,辛弃疾很好地督办了江西一带的赈灾事务,希望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现实却是他因为谏官弹劾丢掉了职务。,7.有人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构成了辛弃疾悲壮的一生。请结合选,【译文】【丙】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当时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辛弃疾趁机论述南北形势以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观点强硬而直露。因为讲和刚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当时江西一带发生严重饥荒,皇帝命令辛弃疾督办赈灾事务。刚到灾区,辛弃疾就在大路边张榜说:“囤积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接着下令拿出公家全部的官钱、银器,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情况借贷钱物给他们,等到他们领命运回买来的粮食,不取利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因此得以熬过饥荒。当时信州太守谢源明乞求拨运米粮救助,部属都不答应,辛弃疾说:“都是一样的老百姓,而且都是皇上的子民。”就拿出米船的十分之三给了信州。皇帝嘉奖了他,给辛弃疾涨了一级俸禄,后来他又因为谏官弹劾丢掉了职务。,【丁】我也听说古时候善于观察别人国家的人,就像优秀的医生切脉一样,知道病人生病之处并且能预料他死亡的日期,一点也不因为这病人的胖或瘦就改变了自己的诊断。官渡之战时,袁绍的军队并没有立即减弱,曹操见了袁绍就认为他最终一定会自取灭亡,这是从袁绍还未确定嫡子还是庶子接班的问题上看出的。秦始皇在咸阳建都,到会稽游玩,那时秦还很强大,可是刘邦见了就认为今后自己也应当像这样,项籍见了就认为自己可以取而代之,这是从当时民怨已深看出来的。国家灭亡时,一般没有像民怨、嫡庶不定这样的残酷,但是虏人现在这两种情况都有,想不灭亡还等待什么时候?所以我说“形与势不同”,希望陛下实实在在地仔细考虑。,【译文】【丙】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当时虞允文主持国政,,(二)林逋,【甲】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林逋小隐自题),【乙】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选自宋史林逋传),【丙】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尝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选自梦溪笔谈卷十人事二),(二)林逋,1.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吾 方 晦 迹 林 壑,/,且 不 欲 以 诗 名 一 时,/,况 后 世 乎,2.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6分),(1)【孤】,少,孤,卿言多务,孰若,孤,(2)【趋】,弗,趋,荣利,尝,趋,百里外,(3)【善】,逋,善,行书,择其,善,者而从之,幼而丧父,古时王侯的自称,趋向,归向,快步走,善于,擅长,好,1.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何不录,以,示后世 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词澄浃峭特,其,真无马邪,C.盘旋久,之,公将鼓,之,D.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天子,为,动,【解析】A.连词,表目的,来/因为;B.代词,他的,指林逋的/表示加强诘问语气;C.音节助词,无实义;D.作为,当作/被。,C,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C,4.【甲】诗中林逋说自己“清深趣有余”,【乙】【丙】两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他的这种“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隐居孤山之趣;写文习书之趣;养鹤之趣;游西湖诸寺之趣。,5.【乙】文中说“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你认为【甲】中的“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这句诗“奇”在何处?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说说。(4分),这两句写白鹤久久地立于水中,一动不动,似在享受着一份悠闲;蜜蜂也懒洋洋地停在花间,并不往来穿梭去采蜜。运用拟人手法,对“鹤闲”“蜂懒”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传递出诗人悠游自在、安静闲适的心境,可谓景中有人。堪称奇句。,4.【甲】诗中林逋说自己“清深趣有余”,【乙】【丙】两文中哪,6.明代沈周评价林逋的诗文是“宛然风节溢其间”,从相关选文中你读出了他具有怎样的“风节”?请简要分析。(3分),他隐居竹树环绕之庐,亲自耕种,闲时养鹤养蜂,饮酒读书,可见他远离尘嚣,悠闲自适;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是安然自若地努力读书,可见他安贫乐道;他能书善文,但不想以诗文名扬后世,可见他淡泊名利。,6.明代沈周评价林逋的诗文是“宛然风节溢其间”,从相关选文中,【译文】【乙】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县人。他幼年丧父,致力求学,不为句读训古之学。性情恬淡好古,不追求荣誉利益,家里贫穷衣食不足,心安理得。起初远游于江、淮之间,很长时间才返回杭州,在西湖孤山建屋居住,二十年脚不踏及城市。林逋善写行书,喜欢做诗,他的词澄清通彻雄健独特,多有奇句。既完稿,随即丢弃。有人说:“为什么不录下以示后世?”林逋说:“我正隐居山林沟壑,尚且不想以诗闻名一时,何况后世呢!”但是好事的人往往私下记录诗句,现在所流传的还有三百多篇。【丙】林逋隐居住在杭州孤山,曾经饲养过两只仙鹤,放出它们后,它们在云霄中飞翔,盘旋许久后,再进入笼子里。林逋常常划着小船,游览西湖周围的众多寺庙。(如果)有客人来到林逋的住所,就会有一个小童仆出来开门,邀请客人坐下,接着把笼子打开把鹤放出去。过好一会儿,林逋必定会划小船回来。原来他经常以鹤飞在空中盘旋作为(有客人来的)验证。,【译文】【乙】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县人。他幼年丧父,致力求,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